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635170)

作品数:7 被引量:137H指数:7
相关作者:李伟平吴国雄丑纪范刘新刘屹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热带
  • 5篇副热带
  • 5篇副热带高压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夏季
  • 2篇环流
  • 2篇值模拟
  • 1篇低压环流
  • 1篇地表
  • 1篇地表反照率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变化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旋
  • 1篇气压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上海市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3篇吴国雄
  • 2篇丑纪范
  • 2篇李伟平
  • 1篇刘屹岷
  • 1篇庄世宇
  • 1篇刘辉
  • 1篇刘新
  • 1篇李建平
  • 1篇纪立人
  • 1篇孙岚
  • 1篇张培群
  • 1篇徐明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气象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Advanc...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大气科学发展...

年份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动的三维结构特征被引量:15
2001年
文中定义了东西风交界面作为表征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动力学参量 ,并利用 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在三维空间中考察了东西风交界面的空间、时间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副热带高压位置移动以季节变化为主 ,季节变化由南北移动和斜率变化两类运动组成 ;副热带高压位置移动的年际变化和 ENSO事件关系密切 ;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具有纬向对称的垂直结构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垂直结构较为复杂 ,尤其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表现出在全球副热带高压系统中的独特性。
宋振鑫张培群丑纪范徐明
关键词:年际变化厄尔尼诺事件
陆面蒸散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1 引言下垫面的潜热是对大气环流有比较重要影响的外热源之一。全球气候长期平均的潜热通量约占地表向大气释放能量的一半[1]。陆地蒸腾蒸发占全球降水15%及陆地降水65%。全球性陆面蒸散对大气环流和降水均有重要影响,这已为S...
孙岚吴国雄
文献传递
Vertical Circulation Structure, Interannual Variation Features and Variation Mechanism of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被引量:19
2001年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vertical circulation structure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STH) and its interannual variation features in relation tO East Asian subtropical summer monsoon and external thermal forcing by using the high-resolution and good-quality observations from the 1998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Experiment (SCSMEX), the NCEP 40-year reanalysis data and relevant SST and the STH parameters. It is found that the vertical circulation structures differ greatly in features between quasi-Stationary and transient componen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TH. When rainstorms happen in the rainband of East Asian subtropical monsoon on the STH north side, the downdrafts are distinct around the ridge at a related meridian. The sinking at high (low) levels comes from the north (south) side of the STH, thereby revealing that the high is a tie between tropical and extratropical systems. The analyses of this paper suggest that the latent heat release associated with subtropical monsoon precipitation, the offshore SST and East Asian land-sea thermal contras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TH interannual anomaly. Our numerical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offshore SSTA-caused sensible heating may excite an anomalous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on the west side, which affects the intensity (area) and meridional position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TH.
何金海周兵温敏李峰
夏季青藏高原加热和大尺度流场的热力适应被引量:41
2001年
使用1986~1995年7月逐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位涡方程进行了盛夏季节大气环流场对于青藏高原热源强迫适应调整的诊断分析.揭示了夏季高原上空低层气旋式及高层反气旋式环流结构稳定维持的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高原加热作用造成的低层正涡源是低层气旋式环流得以稳定维持的重要原因.而边界层摩擦产生的负位涡是平衡正位涡的主要因素.加热还在高原上空形成负位涡,侧边界位涡通量收支的分析表明,西边界和南边界有净的正位涡向外输送,但小于东边界和北边界的负位涡向外输出,高原上空大气因而成为影响盛夏大气环流的负涡源.这也是青藏高原上空强大而稳定的反气旋环流得以维持的重要因素.
刘新吴国雄李伟平刘屹岷
关键词: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热力适应低压环流反气旋环流
副热带高压带断裂的动力学分析——地转作用被引量:18
1998年
通过直接利用实际资料进行计算比较获得了描述副热带高压的简单动力模型 .从该模型出发 ,讨论了无海陆差异和无地形下副高带的断裂 .并对其断裂的动力学过程作了初步分析。
李建平丑纪范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带动力学非均匀性
夏季副热带西太平洋大气环流持续异常被引量:15
1997年
大气中的大尺度环流持续异常与灾害性天气气候相联系,是数值天气预报的难点,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迄今为止,对大气环流持续异常的研究多局限于冬季高纬地区的现象,如阻塞.在夏季,我国广大的地区,尤其是江淮流域的天气气候除了受来自高纬环流系统的影响外,还更多和更强烈地受副热带环流系统及其变异的控制和支配.陶诗言和徐淑英早在1962年就指出,长江、淮河流域的干旱或洪涝现象通常与持续异常的副热带环流型紧密联系,本工作就是沿着该思路,通过观测分析、数值试验等手段,试图揭示夏季副热带西太平洋大气环流持续异常(以下简称WPA)活动的规律特征.
庄世宇纪立人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大气环流
降水与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变化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2
2000年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的 T63业务数值模式 ,通过不同的对流潜热加热的敏感性试验 ,研究降水对西太平洋反气旋中、短期运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 ,非绝热加热在垂直方向的不均匀将引起加热区附近风场的变化 ,从而影响到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的改变 .而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降水区位置的变化 .由此证明 ,在中短期过程中 。
刘还珠姚明明
关键词:降水副热带高压数值模拟
地表反照率的改变影响夏季北非副热带高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8
2000年
利用 LASG L 9R1 5AGCM设计了两组不同地表反照率的数值试验。通过分析其夏季平均气候的差异来考察地表反照率改变对夏季北非副高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北非地表反照率增大时 ,由于地面接收到的净辐射减少 ,地面温度降低 ,底层大气的感热加热减弱 ,抑制了局地的对流和降水 ,相应的对流层中层的凝结加热也减弱。这种中、低层的冷却强迫出高空的异常辐合与低空的异常辐散 ,导致北非地区下沉运动增强 ,从而加强了北非副高。另外 ,这种北非地区的环流异常 ,通过辐散风环流加强了南亚高空的辐散 ,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南亚高压。
李伟平吴国雄刘辉
关键词:地表反照率数值模拟气压副热带高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