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Z-YW-317)

作品数:23 被引量:586H指数:13
相关作者:何元庆李宗省贾文雄张宁宁和献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经济管理
  • 2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雪山
  • 5篇玉龙雪山
  • 5篇气候
  • 5篇冰川
  • 4篇低碳
  • 4篇低碳经济
  • 4篇气候变化
  • 4篇降水
  • 4篇河西走廊
  • 3篇雪坑
  • 3篇离子
  • 3篇海洋型冰川
  • 2篇低碳化
  • 2篇低碳化发展
  • 2篇中国经济
  • 2篇突变
  • 2篇突变分析
  • 2篇能源
  • 2篇能源效率
  • 2篇年际

机构

  • 26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9篇西北师范大学
  • 6篇兰州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百色学院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兰州铁路局
  • 1篇信息技术有限...

作者

  • 27篇何元庆
  • 20篇李宗省
  • 14篇贾文雄
  • 13篇和献中
  • 13篇张宁宁
  • 11篇庞洪喜
  • 9篇宋波
  • 7篇院玲玲
  • 7篇王世金
  • 7篇辛惠娟
  • 5篇宁宝英
  • 5篇王淑新
  • 5篇蒲焘
  • 4篇朱国锋
  • 3篇张蔚
  • 2篇杜建括
  • 2篇王旭峰
  • 2篇王春凤
  • 2篇刘巧
  • 1篇张涛

传媒

  • 5篇地理科学
  • 4篇地理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冰川冻土
  • 2篇地球科学(中...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铁路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中国沙漠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地球与环境

年份

  • 2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以石羊河流域民勤县为例被引量:18
2008年
西北内陆河流域,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水资源极其宝贵,生态环境脆弱。然而,西北内陆河流域工农业用水却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致使流域水资源管理出现诸如上下游利用不公,工农业利用不均等许多问题。现在,如何科学合理地优化配置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并使其可持续利用,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已经成为学界和政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石羊河下游流域民勤县为例,通过分析和研究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了适合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支撑体系,以期对本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所裨益。
王世金何元庆赵成章
关键词: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可持续利用
典型海洋型冰川区消融期雪坑层位演变及离子沉积后过程初探被引量:8
2010年
2006年4—7月,在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消融区(P1)和积累区(P2)分别开挖雪坑连进行续观测,分析了海洋型冰川在消融期雪坑内各层位的物理变化以及各离子的沉积后过程.结果表明:海洋型冰川区雪坑的消融速率远大于大陆型冰川;随着消融的进行,雪坑中各种粒雪成分逐渐向粗粒雪转化,同时冰片数量增多以及含水层加厚,并且向雪坑底部移动.雪坑消融可以分为雪坑内部的细粒雪、中粒雪向粗粒雪转变,雪坑厚度变化不大以及雪坑厚度的快速变薄两个过程,P2处两消融过程转变时间比P1处大约推迟两个月.根据各种离子在P1处雪坑剖面的浓度变化,白水1号冰川积累区的淋溶序列为:K+>SO42->NO3->Cl->Ca2+>Mg2+>Na+.由于海洋型冰川的消融期也是它的积累期,该序列中各离子的顺序不仅反映了融水淋溶作用的影响,同时反映了物质输入对雪坑内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
张宁宁何元庆庞洪喜和献中宋波李宗省
关键词:玉龙雪山海洋型冰川
玉龙雪山东坡气温和降水梯度年内变化特征被引量:13
2012年
依据玉龙雪山东坡4个不同海拔高度处自动气象站观测的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气温和降水梯度的年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同一海拔区间温度梯度月变化存在显著差异,海拔2400~3046m之间温度梯度绝对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4月(1.01℃/100m)和12月(0.39℃/100m),两者相差0.62℃/100m;海拔3046~4300m之间温度梯度绝对值的最大最小值分别出现在4月(0.60℃/100m)和1月(0.32℃/100m),两者相差0.28℃/100m;在4300~4800m之间,月温度梯度绝对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2月(0.80℃/100m)和8月(0.46℃/100m),两者相差0.32℃/100m.另外,玉龙雪山东坡海拔2400、3046、4300和4800m处的2009年5月到10月的降水总量依次为788.40、1884.30、735.30和1680.70mm;该区雨季降水量(5-10月)随海拔变化存在两个峰值带,第一大降水带在海拔2800~3200m左右,养育了森林植被,第二大降水带在海拔4800~5000m左右,养育了冰川.同时,月降水梯度随海拔升高呈现出"正-负-正"的变化形式.
辛惠娟何元庆李宗省王世金杜建括王春凤蒲焘张蔚
关键词:玉龙雪山冰川气候变化环境工程
我国横断山区1960-2008年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36
2010年
运用样条函数法、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和趋势分析等方法,对横断山区27个气象站1960-2008年日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表明,近50年来横断山区气温呈现统计意义上的变暖趋势,其中60和80年代气温相对较低,其他年代则较高,2000-2008时段年均温比多年均值高0.46oC。横断山区年均气温、春季气温、夏季气温、秋季气温和冬季气温的倾向率分别为0.15oC10a-1、0.589oC10a-1、0.153oC10a-1、0.167oC10a-1和0.347oC10a-1,升温幅度表现出随纬度增高而加大的趋势,整个横断山区以沙鲁里山和大雪山南缘区域及梅里雪山地区为中心,春季升温幅度最大,冬季次之。横断山区年降水在60和70年代偏低,80年代以后相对偏高,特别是90年代比多年均值高29.84mm,进入2000年后相较90年代明显下降。横断山区年降水、春季降水、夏季降水、秋季降水和冬季降水倾向率分别为9.09mm10a-1、8.62mm10a-1、-1.5mm10a-1、1.53mm10a-1和1.47mm10a-1,只有春季倾向率通过了显著水平检验;除夏季降水外,其他季节降水均表现出由西南向东北和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这是纵向岭谷对流经该区的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同时起着东西向阻隔作用和南北向通道作用的体现。横断山区季风期气温和降水的倾向率分别为0.117oC10a-1和6.01mm10a-1,最为明显的是2000年后季风期降水明显降低;横断山区非季风期气温和降水的倾向率分别为0.25oC10a-1和7.47mm10a-1,均高于季风期。
李宗省何元庆辛惠娟王春凤贾文雄张蔚刘婧
关键词:气温降水
夏季玉龙雪山地区不同水体常规阴离子特征及其来源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依据Dionex-3000型离子色谱仪和Dionex-600型离子色谱仪测定的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地区2005年7月22日~7月28日不同水体的阴离子数据及同期降水中的无机离子数据,运用系统聚类、海盐示踪、后推气流模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人类活动、岩石岩性、大气干湿沉降对我国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地区不同水体阴离子构成和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玉龙雪山地区阴离子浓度和组成在3 180 m以上受人类活动和岩石岩性影响较小,主要受大气干湿沉降影响,3 180 m以下人类活动和水岩作用对水体阴离子浓度的影响增强,人类活动和水岩作用对低海拔地区水体阴离子浓度和组成的影响远大于对高海拔地区的影响.聚类分析发现高海拔地区各水体阴离子浓度和离子组成一致性很强,低海拔地区水体间一致性较弱,说明低海拔水体离子浓度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海盐示踪法分析表明该区湿沉降中Cl-非海洋源平均值为65%;NO 3-认为是陆源物质贡献;SO24-平均值为93.7%,说明海盐对Cl-浓度影响较大;后推气流轨迹模型分析表明2005年7月22日~7月30日气团主要来自于印度洋,沿途主要经过南亚地区,同时有少量来自于东太平洋的气团,SO24-和NO 3-主要为南亚、东南亚和我国东南沿海工业区的污染物质随季风环流输入.
朱国锋何元庆蒲焘张宁宁王淑新辛惠娟
关键词:阴离子系统聚类分析
我国典型季风海洋型冰川积累区冰雪剖面的环境记录被引量:2
2009年
运用多种方法,对白水1号冰川积累区冰雪剖面的主要阴、阳离子和δ18O的环境意义分析表明,受强烈淋溶作用影响,离子和δ18O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剖面离子浓度显著低于雪坑,离子流失量较大。NH4+年际变化最为显著,与丽江降水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Mg2+和Ca2+浓度与冰雪剖面净积累量呈反向变化。分析表明,阴离子主要是湿沉降产物,阳离子主要是干沉降产物。该剖面所反映的13年δ18O比率变化介于-11.8‰~-14.6‰。冰雪剖面中δ18O与西南季风指数、冰雪剖面积累量、丽江降水和丽江气温呈反向变化,表现出显著的"降水量效应"。
李宗省何元庆和献中贾文雄王世金常丽朱国锋辛惠娟
关键词:玉龙雪山Δ^18O环境记录
近50年来河西走廊平原区气候变化的区域特征及突变分析被引量:67
2008年
近50年来,河西走廊平原区的气温在20世纪60~80年代偏低,90年代以后明显偏高,其中冬季升温显著,而降水在60年代偏少,70年代最多,80年代又偏少,90年代以后又偏多,2000年以来秋季降水增加显著。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走廊平原区的气温突变明显,而降水突变不明显;区域气温突变比较一致,春、夏、秋季在90年代中后期发生升温突变,冬季在80年代中期发生升温突变,年平均气温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后期也发生升温突变;降水突变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东、西部降水在60年代中后期发生突变,突变后降水量增多。
贾文雄何元庆李宗省庞洪喜院玲玲宁宝英宋波张宁宁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气候突变河西走廊
中国经济低碳化发展的收敛
研究和认识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经济低碳化的发展特征,对进一步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电力生产效率的视角,用σ-收敛、俱乐部收敛和β-收敛方法考察了1995-2008年全国及东、中、西...
王淑新何元庆李宗省
关键词:低碳经济Σ-收敛俱乐部收敛Β-收敛
文献传递
全球变暖背景下海螺沟冰川近百年的变化被引量:24
2009年
海螺沟冰川是我国典型的温冰川之一,对100 a来各种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海螺沟冰川自1823年以来末端海拔上升300 m,年均升高1.64 m,20世纪以来末端海拔上升速度加快;在20世纪呈现明显的退缩变化,76 a冰川后退1 821.8 m,年均后退24 m.运用冰川学方法恢复了海螺沟冰川45a来的物质平衡变化,45 a累积物质平衡值为-10 825.5 mm(水当量),年均平衡值为-240.6 mm(水当量).在全球变暖影响下,冰川雪线不断上升,冰川活动强烈,导致冰面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冰川厚度不断变薄、大冰瀑布上出现巨大塌陷洞穴、冰面丘融化变形、冰面径流不断变大、冰川弧拱区裂隙密布等,冰川内部的径流冲刷和冰川表面的剧烈消融是海螺沟冰川表面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机制.总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该冰川表现出以亏损为特征的退缩变化趋势.
李宗省何元庆贾文雄庞洪喜和献中王世金张宁宁张文敬刘巧辛惠娟
关键词:海螺沟冰川冰川变化
我国典型海洋型冰川区高海拔区输出水量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被引量:12
2010年
通过丽江盆地气象水文观测资料研究发现:冰雪消融加剧、融水增加,漾弓江流域径流量明显上升;高海拔冰雪区消融期提前,春季径流增加明显;高海拔冰雪区的径流输出对漾弓江流域水量平衡的贡献量逐年增加,体现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海拔冰雪区对整个流域水循环的重要性.对海螺沟流域实测气象水文资料的分析也表明,气候变暖背景下,该流域冰雪区水量输出也逐年上升.两流域高海拔区输出水量的剧烈增加,明显响应了气候变暖,表明了流域水循环的加速,这必然将对区域的发展和资源开发产生重要影响.
李宗省何元庆温煜华庞洪喜贾文雄和献中蒲焘
关键词:气候变暖玉龙雪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