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9C16076)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4
相关作者:章雪峰应义淼杨俊杰周晓悦郑曙光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电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余震
  • 2篇早龄期
  • 2篇早龄期混凝土
  • 2篇振动台
  • 2篇龄期
  • 2篇混凝土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模拟
  • 1篇地震模拟振动...
  • 1篇电机
  • 1篇压强度
  • 1篇灾后
  • 1篇灾后重建
  • 1篇震后重建
  • 1篇振动
  • 1篇振动台试验
  • 1篇伺服
  • 1篇伺服电机
  • 1篇台试
  • 1篇探伤

机构

  • 5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5篇应义淼
  • 5篇章雪峰
  • 4篇杨俊杰
  • 2篇周晓悦
  • 2篇郑曙光
  • 1篇戴妙娴
  • 1篇金臻丽
  • 1篇曹军
  • 1篇陈雄

传媒

  • 3篇建筑结构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浙江建筑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余震作用下早龄期混凝土强度及损伤试验被引量:8
2011年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是在不断发生的余震中开工建设的,余震是否会对在建建筑物造成损伤是共同关注的问题。对早龄期混凝土试块模拟不同峰值加速度的振动扰动,通过28d的抗压强度及超声波波速的比较,研究不同龄期的新浇混凝土受振动扰动后强度及损伤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刚性模板的试验条件下,新浇混凝土在2d后受振对后期强度及损伤影响甚微。
金臻丽杨俊杰应义淼章雪峰郑曙光
关键词:早龄期混凝土余震抗压强度
余震作用下早龄期混凝土柱裂缝及内部损伤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通过对不同龄期新浇筑混凝土柱施加不同地震加速度作用的试验,以模拟新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受地震作用后的影响。研究发现,处于早龄期的混凝土柱在地震作用下产生自上而下的水平裂缝,裂缝位置在柱箍筋位置附近,且越接近柱端,裂缝越宽。龄期在48h以后的混凝土柱在受到地震扰动下,柱身和柱根均未见明显水平裂缝。通过超声波探伤表明,内部损伤与外观裂缝具有紧密的联系,龄期越短,内部损伤越为严重,且越靠近柱根,内部损伤越明显。
应义淼杨俊杰陈雄周晓悦章雪峰
关键词:早龄期混凝土余震振动台试验超声波探伤
余震作用下早龄期钢筋混凝土握裹力试验被引量:7
2011年
汶川灾后重建过程中余震不断,新浇筑的混凝土结构受余震作用后钢筋产生甩动、构件出现微裂缝等现象,这些现象是否会影响钢筋与混凝土间的握裹力,是重建项目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对早龄期钢筋混凝土试件施以不同峰值加速度的振动力后即时进行拉拔试验,分析不同振动力对不同龄期的混凝土钢筋握裹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早龄期混凝土在12h(初凝至终凝间)受振动作用,对钢筋握裹力影响最大,即时可产生13.86%的折损;而2d以上龄期的混凝土受振动作用,其钢筋握裹力折减率最大仅为4.69%。
戴妙娴杨俊杰应义淼周晓悦章雪峰
关键词:余震握裹力
交流伺服电动缸在地震模拟振动台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交流伺服电动缸凭借其优异的控制性和相对较低的成本,特别是其核心部件——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高、加速性能好、有良好的矩频特性和过载能力,使得利用电动缸进行地震模拟成为可能。交流伺服电动缸振动台成本低、控制简单,在地震教学演示、构件及小型结构振动台实验中优点突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伺服电动缸和微机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一条单向地震波的模拟仿真输出。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加速度范围内模拟效果良好,模拟极限加速度值和模拟效果取决于交流伺服电动缸的性能和台面载荷。
曹军杨俊杰应义淼章雪峰
关键词:交流伺服电机地震模拟PID控制
青川县中小学校舍灾后重建现场施工的重点和难点被引量:2
2009年
浙江省援建的青川县30余所中小学校舍重建的工作目前正紧张有序地开展。笔者参与了学校建设施工的现场技术服务,经历了从基础验槽、标准层钢筋验收、主体结顶等整个主体结构建设过程,体会到了施工单位建设的艰难,当然从中也发现了较多施工过程的难点和抗震措施设置困难的问题。以下结合设计体会,讨论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部分解决方法和优化方案,希望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参考。
章雪峰应义淼郑曙光
关键词:震后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