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C4B01)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孙志远荆瑞勇王彦杰陈文浩王伟东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农垦总局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沼气
  • 3篇菌群
  • 2篇厌氧
  • 2篇厌氧生物
  • 2篇厌氧生物降解
  • 2篇沼气工程
  • 2篇生物降解
  • 2篇生物菌
  • 2篇培养基
  • 2篇热力学
  • 2篇热力学第一定...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菌
  • 2篇难降解
  • 2篇难生物降解
  • 2篇降解
  • 2篇降解途径
  • 2篇寒冷地区
  • 2篇发酵
  • 2篇高浓度

机构

  • 5篇哈尔滨工程大...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黑龙江东方学...
  • 2篇北京中联环工...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三峡大学

作者

  • 3篇施悦
  • 3篇崔宗均
  • 2篇张冬冬
  • 2篇王小娟
  • 2篇王小芬
  • 2篇王慧
  • 2篇李培培
  • 1篇王之瑶
  • 1篇李晓明
  • 1篇王伟东
  • 1篇陈文浩
  • 1篇王彦杰
  • 1篇吴浩宇
  • 1篇荆瑞勇
  • 1篇孙志远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Agricu...

年份

  • 10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解秸秆纤维素菌群的发酵及保存方法被引量:3
2011年
探索一种简洁、高效的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的发酵及保存方法,便于后续的秸秆沼气开发应用。将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前期工作中筛选到的一组纤维素分解菌(ADS-3)作为供试菌种,分别用5种培养基分别进行菌种发酵,通过测定各发酵液总DNA浓度,并采用基于16SrRNA基因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比较其微生物组成,综合评定最优培养基;将最适培养基发酵后的产物分别用"秸秆粉吸附风干"、"秸秆粉吸附冷冻干燥"和"直接冷冻干燥"3种方法保存,在6个月的保存过程中,通过测定各产物保存的pH值和复壮后对秸秆的降解效果,及比较处理间微生物组成,评定适宜的保存方法。结果表明:改良Czapek培养基的发酵质量最好,其微生物组成和供试菌种的相似率最高;保存方法"秸秆吸附冷冻干燥"的保存效果最好,其pH值在7.2和7.4之间与供试菌种最接近、复壮后分解能力和原供试菌种无显著差异,微生物组成和供试菌种相似率最高,且和"直接冷冻干燥"相比具有成本低的优势。该研究为纤维素菌群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李培培张冬冬王慧王小娟王小芬崔宗均
关键词:发酵秸秆培养基PCR-DGGE
高浓度难降解辛醇废水厌氧生物降解试验研究
由于辛醇废碱液的浓度高、难生物降解,目前,国内外现行的辛醇废碱液处理方法普遍为物理化学法,处理费用较高。本研究考查利用CSTR+SBR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大庆石化总厂辛醇废碱液的可行性,得到如下结论:原水COD浓度60400...
施悦刘晓文李晓明孙向文陈彦李岩
关键词:难生物降解厌氧生物降解降解途径
文献传递
污水处理厂沼气机热泵系统的火用分析
为了挖掘沼气机热泵系统的节能潜力,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方法,建立了污水源沼气机热泵系统中各个部件的火用损失模型,得出系统各设备的火用损、火用效率。通过一个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沼气机的火用损失最大,揭示了整个系统能量转换的薄...
李晓明吴浩宇王之瑶施悦
关键词:火用分析污水源热泵系统
文献传递
微生物菌剂对条垛式堆肥中氮素变化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堆肥原料,采用条垛式堆肥方式进行堆肥,研究了接种微生物菌剂WSC和SS对堆肥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全氮(T-N)、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及堆肥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WSC和SS的堆肥处理,分别在堆肥6天和12天达到45℃,维持时间均为25天,而对照仅维持17天。堆肥结束时,与CK相比,接种菌剂WSC和SS处理的全氮含量分别提高11.3%与6.6%,硝态氮含量分别提高56.4%与43.6%,氨态氮含量分别降低76.7%与15.1%。接种菌剂WSC和SS处理的堆体温度均比对照上升速度快,高温维持时间长,接菌可以增加堆肥的N,P,K养分含量,改善堆肥产品质量。
陈文浩王彦杰荆瑞勇孙志远王伟东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氮素变化
三组微生物菌群分解油菜秸秆的消化液性质比较
利用微生物对秸秆进行酸化前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秸秆甲烷发酵效率。该文以探索不同微生物菌群对秸秆消化过程的影响为目的,利用3组不同的菌群(纤维素分解菌群MC1、纤维素分解菌群WDC2以及牛粪菌群(CD))消化油菜秸秆,通过监测...
吕育财崔宗均王小芬李宁龚大春
关键词:农业废弃物沼气菌群油菜秸秆
文献传递
北方寒冷地带沼气工程能量分析
近年来,我国沼气工程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南北方温度差异,这项技术在南方的应用比较广泛。本文通过热力学第一定律,从量的角度对北方寒冷地带沼气工程进行能量分析。对鹤岗富森有限公司进行全年数据评估,得到冬季能源消耗率为46.5%...
李晓明王之瑶王爱杰施悦
关键词:热力学第一定律沼气工程寒冷地区
文献传递
Screening of a Composite Microbial System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Wheat Straw Degradation被引量:17
2011年
To accelerate the decomposition of wheat straw directly returned to soil, we constructed a microbial system (ADS-3) from agricultural soil containing rotting straw residues using a 40-wk limited cultivation. To assess its potential use for accelerating straw decomposing, the decompos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icrobial composition of ADS-3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t could degrade wheat straw and filter paper by 63.8 and 80%, respectively, during 15 d of incubation. Straw hemicellulose degraded dramatically 51.2% during the first 3 d, decreasing up to 73.7% by the end of incubation. Cellulose showed sustained degradation reaching 53.3% in 15 d. Peak values of xylanase and cellulase activities appeared at 3 and 11 d, with 1.32 and 0.15 U mL-1, respectively. Estimated pH averaged 6.4-7.6 during the degradation process, which approximated acidity and alkalinity of normal soils. The microbial composition of ADS-3 was stable based on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analysis. By using bacterial 16S rRNA and fungal 26S rRNA gene clone library analysis, 20 bacterial clones and 7 fungal clones were detected. Closest identified relatives of bacteria represented by Bacillus fusiformis, Cytophaga sp., uncultured Clostridiales bacterium, Ruminobacillus xylanolyticum, Clostridium hydroxybenzoicum, and uncultured proteobacterium and the fungi were mainly identified as related to Pichia sp. and uncultured fungus.
LI Pei-pei WANG Xiao-juan YUAN Xu-feng WANG Xiao-fen CAO Yan-zuan CUI Zong-jun
关键词:CELLULOSECELLULASEXYLANASE
北方寒冷地带沼气工程能量分析
近年来,我国沼气工程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南北方温度差异,这项技术在南方的应用比较广泛。本文通过热力学第一定律,从量的角度对北方寒冷地带沼气工程进行能量分析。对鹤岗富森有限公司进行全年数据评估,得到冬季能源消耗率为46.5%...
李晓明王之瑶王爱杰施悦
关键词:热力学第一定律沼气工程寒冷地区
文献传递
分解秸秆纤维素菌群的发酵及保存方法
探索一种简洁、高效的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的发酵及保存方法,便于后续的秸秆沼气开发应用。将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心前期工作中筛选到的一组纤维素分解菌(ADS-3)作为供试菌种,分别用5种培养基分别进行菌种发酵,通过测...
李培培张冬冬王慧王小娟王小芬崔宗均
关键词:发酵培养基PCR-DGGE
文献传递
高浓度难降解辛醇废水厌氧生物降解试验研究
由于辛醇废碱液的浓度高、难生物降解,目前,国内外现行的辛醇废碱液处理方法普遍为物理化学法,处理费用较高。本研究考查利用CSTR+SBR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大庆石化总厂辛醇废碱液的可行性,得到如下结论:原水COD浓度60400...
施悦刘晓文李晓明孙向文陈彦李岩
关键词:难生物降解厌氧生物降解降解途径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