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2994)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郭红辉郭丽珊冯晓冰刘国凌肖仔君更多>>
相关机构:韶关学院中山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脂肪
  • 3篇脂肪性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脂肪变
  • 2篇脂肪变性
  • 2篇脂肪性肝病
  • 2篇酒精性脂肪性...
  • 2篇花色
  • 2篇花色苷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肝病
  • 1篇代谢
  • 1篇胆固醇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机构

  • 5篇韶关学院
  • 3篇中山大学
  • 2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郭红辉
  • 1篇刘国凌
  • 1篇唐辉
  • 1篇肖仔君
  • 1篇陈淑贤
  • 1篇冯晓冰
  • 1篇郭丽珊
  • 1篇陈凤霞
  • 1篇罗斯怡

传媒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生命科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轻工科技
  • 1篇维生素与健康...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维生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中的应用
随着肥胖症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成为最为常见的慢性肝病,其病理过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
郭红辉郭奕张佩雯凌文华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维生素E抗氧化抗炎
文献传递
间歇性断食的健康促进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近三十年来,我国肥胖及相关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呈现流行态势。间歇性断食(intermittent fasting,IF)可以强制性地减少热量摄入,使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实现减重的目的。现有研究表明,IF还可以通过转变能量代谢模式、诱导自噬、调整生物学节律和肠道菌群组成等途径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炎症反应,从而促进机体健康。IF对于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2型糖尿病等肥胖相关慢性病的防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其对长期体重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有待系统研究。该文对IF的实施方式、健康促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IF的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高雪彬林晓转郭红辉
关键词:体重管理自噬生物钟肠道菌群能量代谢
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6
2018年
目的探讨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HGI)与DR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506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GI数值,采用三分位数法将患者分为低、中和高HGI组,比较组间健康状况差异并分析HGI与DR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BMI、血压、血浆肝脏酶学、TG、HDL-C、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bA1c、FPG、SUA、TC、LDL-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GI(H-HGI)组和中HGI(M-HGI)组发生DR的风险分别是低HGI(L-HGI)组的2.49和1.88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GI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397(1.047,1.865),P<0.05],而eGFR是DR的保护因素[OR(95%CI)0.988(0.979,0.997),P<0.05]。结论 HGI有望成为预测T2DM患者发生DR风险的新指标。
陈晓正李珍梅林慧卿何健敏刘艳丽钟义春郭红辉范佳画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膳食花色苷与健康”宣教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2014年
花色苷是植物体内最为重要的一种水溶性色素,在赋予植物性食品鲜艳色彩的同时,还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和疾病预防功效。本项目通过搜集花色苷研究相关资料,结合大众对营养保健知识的实际需求,应用PowerPoint、Cool Edit Pro、Photoshop和绘声绘影等软件,设计并制作出一部关于花色苷的膳食来源、吸收代谢及健康促进效应的科普宣教视频,引导人们通过膳食摄入适量的花色苷,促进身体健康。
陈凤霞陈淑贤罗斯怡郭红辉
关键词:花色苷视频制作
高糖应激促脂肪变性肝细胞凋亡的线粒体机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高糖应激对脂肪变性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饲喂高脂饲料6周后,采用肝脏原位灌注技术分离得到脂肪变性原代肝细胞,在含有35 mmol/L葡萄糖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孵育12 h,以正常DMEM培养基(添加30 mmol/L甘露醇)孵育的细胞作为对照,观察高糖处理对脂肪变性肝细胞活力、线粒体膜电位、凋亡蛋白酶caspase活性及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高糖应激使脂肪变性肝细胞活力下降,凋亡显著增加,而等渗甘露醇处理的对照细胞没有明显变化。高糖组细胞出现较为严重的线粒体去极化,导致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色素C释放增多。线粒体介导凋亡关键酶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在高糖组有显著升高,抑制凋亡因子Bcl-2和Bcl-x L表达量明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水平显著升高,而感受外源性凋亡信号的caspase-8的活性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高糖应激会导致脂肪变性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启动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途径,引起肝细胞凋亡。这可能是高血糖加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程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辉肖仔君蒋鑫炜郭红辉
关键词:肝细胞线粒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游离脂肪酸联合LDL-C诱导脂肪性肝炎细胞模型的建立
2021年
目的:探讨建立人肝细胞系L-02脂肪性肝炎细胞模型的方法。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系L-02,分为对照组、脂肪变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使用DMEM高糖培养液,脂肪变性组施加200μmol/L油酸(OA),而模型组则施加200μmol/L OA和50 mg/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孵育36 h,观察不同处理对细胞活力、脂质沉积和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0~100 mg/L LDL-C干预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以50 mg/L LDL-C干预细胞0~48h,36 h时细胞内总甘油三酯(TG)含量趋于稳定,总胆固醇(TC)含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释放量达到最大值,提示36 h为最佳造模时间。油红O和菲律宾菌素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胞内TG和游离胆固醇蓄积情况更为严重。此外,模型组NLRP3炎症小体关键组件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脂肪变性组(P<0.05)。结论:应用游离脂肪酸联合LDL-C可以诱导建立类似脂肪性肝炎病理特征的细胞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细胞活力和可重复性,可以用于病理机制及药物筛选研究。
辛妍林晓转朱璇陈思婉郭红辉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游离脂肪酸脂肪变性
响应面法优化岗稔果汁脱涩工艺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活性炭-超声波联合处理脱除法与明胶脱除法两种方法对岗稔果汁进行脱涩处理。以单宁脱除率及花色苷保留率为指标,比较两种方法的脱涩效果。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脱涩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明胶脱除法的单宁脱除率、花色苷保留率均高于活性炭-超声波联合处理脱除法,其最佳脱涩工艺条件为:明胶添加量为1.2%,作用温度51℃,处理42min,此时单宁脱除率达到48.72%,花色苷的保留率为53.11%。
刘国凌冯晓冰郭红辉郭丽珊
关键词:岗稔脱涩花色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