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0430659)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陈世文徐晨郭衍袁陆涛田恒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交通大学医工(理)交叉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硬脑膜
  • 2篇人工硬脑膜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硬脑膜缺损
  • 1篇缺损
  • 1篇细菌纤维
  • 1篇细菌纤维素
  • 1篇膜修复
  • 1篇脑膜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徐晨
  • 2篇陈世文
  • 1篇王敢
  • 1篇田恒力
  • 1篇袁陆涛
  • 1篇郭衍

传媒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细菌纤维素膜修复兔硬脑膜缺损的早期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应用细菌纤维素膜修补兔硬脑膜缺损,观察植入后早期局部组织学改变以及炎症因子表达情况。方法 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2只。所有动物经切除双侧硬脑膜制备2 cm×1 cm的缺损。A组动物的右侧硬脑膜缺损采用细菌纤维素膜修补,左侧硬脑膜缺损则不予修补,于术后第30、90、180天采集标本,行组织学检查。B组动物的右侧硬脑膜缺损采用细菌纤维素膜修补,左侧硬脑膜缺损以人工硬膜修补,于术后第7、14、21天采集修补部位组织,采用RT-PCR技术检测促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结果所有实验动物均存活,切口无感染。在A组的细菌纤维素膜修补侧,细菌纤维素膜均匀覆盖脑表面,与脑组织无粘连;外侧面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内侧面成纤维细胞排列均匀,新生血管形成,炎症反应轻微;在A组的未修补侧,大脑与皮下组织直接粘连。RT-PCR检测结果显示:术后各时间点,B组细菌纤维素膜修补侧IL-1β和IL-6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人工硬膜修补侧,两侧TNF-αmRNA表达水平相近。结论采用细菌纤维素膜修复硬脑膜缺损,不易与脑组织形成粘连且早期炎症反应轻微。细菌纤维素膜可能成为理想的硬脑膜替代材料。
徐晨陈世文田恒力王敢郭衍袁陆涛
关键词:人工硬脑膜炎症反应
人工硬脑膜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硬脑膜缺损后易形成皮下积液及脑脊液漏,可造成感染;脑组织与头皮下组织直接粘连愈合会增加癫痫的发生机会,修复硬脑膜以恢复其完整性可减少脑脊液漏及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随着组织医学材料研究的兴起,人工硬脑膜的研究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徐晨陈世文
关键词:人工硬脑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