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202202) 作品数:44 被引量:778 H指数:18 相关作者: 黄文辉 邵龙义 唐书恒 万欢 唐修义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安徽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矿业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新疆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及古地理 被引量:44 2009年 在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上,对聚煤期古地理特征及其与聚煤作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含煤岩系形成于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中共发育4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一、二段和三、四段。吐哈盆地从层序Ⅰ到层序Ⅳ,先后经历了沼泽(层序Ⅰ)—湖泊(层序Ⅱ)—沼泽(层序Ⅲ)—湖泊(层序Ⅳ)过程。在对应于最大湖泛面的湖侵体系域末期和高位体系域早期,较快的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相平衡,从而有利于厚煤层的堆积。煤层厚度、碳质泥岩厚度与砂砾岩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即砂砾岩含量越少,煤和碳质泥岩厚度越大;地层厚度300~500m(层序Ⅰ)和400~550m之间(层序Ⅲ)时,煤层厚度最大,说明有利于煤和碳质泥岩聚集的环境是沉降速率中等、陆源碎屑供给相对较少的三角洲间湾、湖湾以及下三角洲平原环境,层序Ⅰ和层序Ⅲ的聚煤中心如艾维尔沟、柯尔碱、桃树园、七泉湖、柯柯亚、鄯善、艾丁湖、沙尔湖、大南湖和三道岭等均属于这类环境。 邵龙义 高迪 罗忠 张鹏飞关键词:吐哈盆地 聚煤作用 混合模糊证据权模型在河北承德煤炭资源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0年 应用模糊逻辑法、加权证据权法相结合的混合模糊证据权模型和GeoDASGIS技术开展了承德煤炭资源预测研究。采用模糊逻辑法对与煤炭矿床有关的证据层进行了系统的处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加权证据权方法编制了成矿后验概率图,最终划分出5个主要的找矿远景区。研究结果不仅对进一步开展预测区优选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而且为混合知识驱动与数据驱动的混合预测模型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有效方法。 黄秀 张钊 陈建平 刘清俊 别立东关键词:证据权模型 资源预测 沁水盆地高家庄区块煤储层的孔隙特征 被引量:11 2009年 基于煤的孔隙特征在煤层气生产中的重要性,采用了压汞试验和低温氮吸附试验对沁水盆地高家庄区块煤层煤样进行了研究。压汞试验结果表明:该区煤储层具有小孔发育,大孔和微孔较发育,中孔最不发育的双峰结构孔隙特征;该区各煤样中的微孔孔容含量相近,变化不大;在各样中小孔孔容不仅含量最多,而且含量也相近;中孔孔容在各样中含量最少,且差异最大,大孔孔容在各样中含量差异也较大,但总孔容含量差异不是很大。低温氮吸附试验表明:煤样微孔比表面积差异巨大,最大差异达到6.3倍,各煤样中的小孔比表面积差异也较大,反映出各煤样吸附能力差异较大。 颜志丰 唐书恒 方念乔 朱宝存 张佳赞关键词:孔隙特征 压汞试验 兴隆含煤区石炭—二叠系边缘相沉积组合及层序划分 被引量:2 2008年 根据地层露头和钻孔资料揭示,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对兴隆含煤区石炭二叠系进行研究,划分了短期、中期、长期基准面旋回。研究区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是以基准面上升为主的不对称旋回,共识别出短期旋回8个,中期旋回5个,长期旋回2个。研究区发育典型的边缘相组合,包括冲积扇沉积组合、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组合及潟湖-泛滥盆地组合,分析了各组合相沉积特征,并讨论了层序界面选取原则及煤层在层序划分中的意义。该成果对于在研究区及外围寻找新的煤炭资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朱宝存 张路锁 唐书恒 杨森丛 张佳赞 闫海渠关键词:石炭-二叠系 层序划分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的煤岩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6 2010年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发育多层厚煤层,煤质优良,储量巨大,且构造简单,埋深较浅,具有很大的开采价值。该岩系独特的煤岩特征与其成煤沼泽环境有密切联系,即内陆湖泊发育有关的河流体系上部的一系列高位沼泽;泥炭埋藏后继续经历不同程度的氧化阶段,使得煤岩组分中惰性组分含量普遍偏高,而镜质组分普遍经受一定程度的丝炭化作用而成为半镜质体。研究表明盆地中侏罗系煤系中煤的宏观煤岩主要以半暗煤和暗淡煤为主,半亮煤和光亮煤占次要地位;在盆地边缘,特别是靠近盆地北部物源地区,半暗煤、暗淡煤含量比例较高,往南向盆地中心部位半亮煤和光亮煤逐渐增多,表明沉积环境和成煤沼泽环境对煤岩组分具有主要控制作用;含煤岩系中,特别是煤层下部砂岩越厚,颗粒越粗,显微煤岩组分中丝质体含量越高,而且其结构完整、清晰,半镜质体含量也越高,植物细胞结构越完整和规则。埋藏后顶底板岩性还会继续影响煤岩组分的演化过程。煤层顶底板砂体由于物性条件好,孔隙水仍可长时间处于氧化与循环流通状态,使得各煤岩组分能长时间处于氧化状态,有利于丝炭化作用进行;相反,在盆地中心,湖泊相发育,泥炭被埋藏之后迅速被泥岩覆盖,煤层很快处于还原缺氧环境,凝胶化作用得以充分进行,镜质组的含量就会增高。研究还发现,壳质组常常在煤层中的某一部位富集,虽然整个煤层中其平均含量不高,但是却对煤层的总体生烃能力会有很大贡献。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壳质组含量常常被低估,尤其是呈流动状态的沥青质体,因为它最容易流动到刚性比较强的丝质体内部或各种裂隙中而常常被忽略,在以后的研究中值得加以重视。 黄文辉 敖卫华 翁成敏 肖秀玲 刘大锰 唐修义 陈萍 赵志根 万欢 FINKELMAN Bob关键词:侏罗纪 成煤环境 鄂尔多斯盆地 煤层气储层综合评价要素与评价体系 煤储层评价对于煤层气勘探和开发选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实验室测试分析资料,系统总结了影响我国煤层气储层产量潜力和产能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将这些评价因素总结为煤储层物性特征(包括渗透率、孔隙度、外生... 姚艳斌 刘大锰 刘志华 汤达祯 唐书恒 黄文辉关键词:煤储层 储层评价 储层表征 文献传递 煤层气储层物性预测的AVO技术对地震纵波资料品质要求的探讨 被引量:31 2008年 煤层的含气性及渗透性可以利用纵波AVO技术及基于各向异性理论的方位AVO技术进行研究.煤层气属于吸附气,储层厚度较薄,地震异常响应较弱,对地震资料的品质及其携带的信息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AVO与方位AVO反演理论的近似条件及模型试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地震纵波数据信噪比、入射角、偏移距分布及方位角分布等参数的要求:1.观测系统设计及野外采集时应保证地震波的有效入射角在0°~30°或更大范围内,偏移距应大中小均匀分布,避免过于集中或缺失.2.地震数据应有足够宽分布的方位角,煤层气地震勘探中应选择宽方位观测系统.3、地震资料信噪比应足够高. 常锁亮 杨起 刘大锰 刘洋 李国发 索重辉关键词:煤层气 入射角 方位角 The concentration of fluorine in coals and gangue of China 2008年 A detailed comparison was done between the data about the F in coals published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ssociated with the special situation in China. An introduction also was made to illuminate the forming, occurrence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F in coals and its potential hazard to human and environment. Analytical data of coal samples were referred to study the great difference of the F content between coals and gangu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F in the coal samples collected in different coalfields of China is 304x10^6, while that of gangue samples is surprisingly 1 319x10^6, especially the F content of coal ash from Bangmai in Yunnan Province reaches 4 800x10^6. It has been proved in many provinces of China that burning the coal and clay mixture can produce F contamination. 敖卫华 黄文辉 陈晶 万欢关键词:COAL GANGUE 贵州上二叠统炼焦煤分布成因解析 被引量:3 2010年 贵州上二叠统炼焦煤在平面上呈χ型环带状分布特征,通过对该地区深成热变质作用、莫霍面抬高热力异常及岩浆岩分布特征的分析,认为上覆地层及地温梯度影响的深成变质作用是贵州上二叠统炼焦煤呈χ型环带状分布的主控因素,莫霍面抬高形成的地热异常是对这个主控因素的加强,峨眉山玄武岩的楔形分布及研究区大地热流值从西向东的逐渐递减的分布形态是炼焦煤呈χ型环带状分布的不利因素,而燕山期小型侵入体在黔东部的较强活动则刚好是这个不利影响因素的弥补。总之,几种热叠加变质的综合作用,可较好地解释贵州上二叠统炼焦煤呈χ型环带状分布的独特现象。 陈朝玉 黄文辉 陈国勇关键词:上二叠统 炼焦煤 滇东黔西上二叠统含煤岩系泥岩粘土矿物组成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27 2008年 滇东黔西上二叠统含煤岩系形成于陆相到海陆过渡相环境中,其泥岩的粘土矿物组成可以反映这种环境背景。该区泥岩粘土矿物类型以高岭石和伊利石/蒙皂石间层矿物为主,伊利石次之,局部层段见较少绿泥石及蒙皂石。垂向上,高岭石在富源后所矿区、盘县盘关矿区剖面中下部(即宣威组中、下段和龙潭组)含量偏高;伊利石在织金矿区剖面上部(长兴组)和下部(龙潭组下段)含量明显偏高,而在剖面中部(龙潭组上段)偏低;伊利石/蒙皂石间层矿物在后所矿区、盘关矿区、纳雍矿区占绝对优势,而在织金矿区仅在剖面中部含量较高,并与伊利石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蒙皂石含量很少,仅出现于盘关矿区和织金矿区剖面的上部和下部。粘土矿物的上述分布特征可大致反映出龙潭早期为海侵期,龙潭晚期为海退期,长兴期为新的更大的海侵期。平面上,从陆到海,即从滇东的冲积平原河流体系,向东经盘关向斜的上三角洲平原、纳雍的过渡带三角洲平原,到织金的下三角洲平原及潮汐平原,高岭石含量急剧减少,伊利石含量逐渐增加。最为明显的是从滇东河流体系到黔西三角洲—潮坪体系之间高岭石含量骤然减少。 罗忠 邵龙义 姚光华 邓光明 汪浩 韩俊关键词:粘土矿物 泥岩 含煤岩系 上二叠统 沉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