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627)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张进安杨香菊秦秋张健李翠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健康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自身免疫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内膜中层...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亚临床
  • 1篇亚临床动脉粥...
  • 1篇遗传学
  • 1篇中层厚度
  • 1篇桥本甲状腺炎
  • 1篇自身免疫病
  • 1篇自身免疫疾病
  • 1篇自身免疫性
  • 1篇自身免疫性甲...
  • 1篇自身免疫性甲...
  • 1篇组蛋白
  • 1篇组蛋白修饰
  • 1篇微RNAS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作者

  • 2篇张进安
  • 1篇朱远凤
  • 1篇王璇
  • 1篇李翠
  • 1篇张健
  • 1篇秦秋
  • 1篇葛莹
  • 1篇杨香菊

传媒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国际生物制品...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SLE患者58例和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28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病程、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等临床资料,测定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肝功、肾功、血沉、补体、免疫球蛋白等指标,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狭窄程度,测定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比较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分析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颈动脉IMT显著高于对照组[(0.56±0.17)mm与(0.39±0.03)mm,t=5.236,P<0.01]。年龄小于40岁的SLE患者的PWV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339.8cm/s与1044.6cm/s,t=2.589,P=0.019)。相关分析显示,SLEDAI(r=0.335,P=0.015)、强的松累积剂量(r=0.742,P<0.001)和病程(r=0.741,P<0.001)是颈动脉IM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SLE患者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明显增加,而且疾病活动指数、强的松累积剂量和病程是颈动脉IMT增厚的相关危险因素。
全瑛贺唯唯张进安慕开达张菁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细胞趋化因子受体-5和CD57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通过观察滤泡辅助T细胞(Tfh细胞)相关因子细胞趋化因子受体_5(CXCR5)及CD57在桥本甲状腺炎及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的表达,探讨个m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XCR5、CD57在15例桥本甲状腺炎及18例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的表达,以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为对照组。结果CXCR5、CD57在桥本甲状腺炎及Graves病主要表达于浸润淋巴细胞的胞膜和胞质,CXCR5阳性率分别为93.3%(14/15)和88.9%(16/18),CD57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3.3%(14/15)和83.3%(15/18),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均〈0.05),两种分子在桥本甲状腺炎和Graves病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XCR5及CD57主要表达在甲状腺组织浸润的淋巴细胞的胞质和胞膜,且在两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表达呈现一致性,提示Tfh细胞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张健李翠秦秋朱远凤杨香菊王璇张进安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CD57
自身免疫病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2013年
自身免疫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复杂性疾病,包括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和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等20余种疾病.表观遗传学是研究DNA序列未改变而基因表达发生变化的一种可遗传改变,其调节机制主要有三种: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以及微RNA调节.此文综述了这三种调节机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在自身免疫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
葛莹张进安
关键词:自身免疫疾病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微RNA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