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AA214141)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王丽颖万敏吴秀丽于永利张培因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长春市中心血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融合蛋白
  • 2篇热休克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诱生
  • 1篇诱生作用
  • 1篇脂质体
  • 1篇脂质体介导
  • 1篇融合蛋白质类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细胞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热休克蛋白
  • 1篇热休克蛋白6...
  • 1篇热休克蛋白质

机构

  • 4篇吉林大学
  • 1篇长春市中心血...

作者

  • 4篇万敏
  • 4篇王丽颖
  • 3篇吴秀丽
  • 3篇于永利
  • 3篇张培因
  • 2篇卫红飞
  • 2篇王燕媚
  • 2篇李大鹏
  • 2篇尹晓光
  • 1篇王爱丽
  • 1篇杨世杰
  • 1篇胡晓平
  • 1篇王宣军
  • 1篇邓平
  • 1篇张慧杰
  • 1篇王莉
  • 1篇王艳媚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对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刺激作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对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刺激作用。方法 :采用 GM- CSF和 IL- 4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然后用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刺激其分化成熟 ,以单核细胞条件培养液 (MCM)和模拟的单核细胞条件培养液 (MCM m imic)为对照。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可以刺激树突状细胞表面表达 CD4 0、CD80、CD86和 HL A- A2分子。结论 :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可诱导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
万敏张培因王宣军吴秀丽卫红飞王燕媚于永利王丽颖邓平张慧杰
关键词:树突细胞热休克蛋白质类
利用重组蛋白制备和鉴定分枝杆菌HSP65单克隆抗体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制备针对牛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65(HSP65)的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鉴定。方法以CpGODN1826/Alum为佐剂,不同的HSP65融合蛋白为免疫抗原和检测抗窄,用聚乙二醇(PEG)法制备杂交瘤细胞,ELISA检测杂交瘤细胞分泌抗体的效价和类型,Western blot分析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获得5株稳定分泌抗HSP65蛋白的McAb,3株细胞分泌的mAb为IgG1亚类,2株为IgG2a。ELISA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Ab能特异性结合HSP65-PSA-tag、HSP65-MUC1-tag和HSP65重组蛋白,但与Chaperon-PSA重组蛋白和宿主菌BL21的菌体裂解蛋白不发生结合。结论纯化的重组蛋白可代替的牛分枝杆菌,用于HSP65 mAb的制备和鉴定。获得的HSP65 mAb为HSP65及其重组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尹晓光李大鹏万敏张培因胡晓平王丽颖于永利
关键词:HSP65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
脂质体介导哺乳动物细胞转染的改良方法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提高脂质体介导的细胞转染效率。方法在传统的脂质体生化转染过程中,介入了简单的物理转染技术,并应用有限稀释克隆技术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技术,对转染细胞进行了早期克隆筛选,用流式细胞术对转染细胞表达GFP的阳性率进行检测。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通过改良法获得转染pcDNA3-GFP-PSA质粒的B16、RM1和EL4细胞,表达报告蛋白GFP的阳性百分率(26%、24%和40%)高于传统法转染的细胞(16%、16%和18%)。改良法转染的B16、RM1和EL4经过克隆筛选、液氮冻存、水浴复苏和体外连续培养2周后,外源基因报告蛋白GFP表达的阳性百分率分别为77%、69%和83%。在转染流程上,通过改良法获得单克隆转染细胞株的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改良的脂质体转染方法结合细胞克隆技术,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高表达外源基因的转染细胞株。
尹晓光吴秀丽万敏王艳媚王丽颖于永利
关键词:脂质体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
热休克蛋白65-MUC1融合蛋白对小鼠干扰素γ产生细胞的诱生作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 6 5 - MU C1 (HSP6 5 - MU C1 )融合蛋白对小鼠免疫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 :用HSP6 5 - MU C1融合蛋白免疫 C5 7BL/ 6小鼠 3次后 ,取脾脏和淋巴结 ,分离淋巴细胞 ,体外用 HSP6 5 - MU C1融合蛋白、 MUC1肽或非特异性刺激剂如 Cp G ODN和 Con A进行刺激 ,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 (enzyme linkedim munospot,EL ISPOT)检测免疫细胞分泌干扰素 γ的情况。结果 :HSP6 5 - MU C1融合蛋白免疫后小鼠的淋巴细胞在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抗原刺激下所分泌的干扰素 γ比 PBS组明显增多。结论 :HSP6 5 - MUC1融合蛋白对小鼠干扰素
李大鹏王莉卫红飞张培因吴秀丽万敏王燕媚王爱丽杨世杰王丽颖
关键词:诱生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