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89502)

作品数:27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严建成邓柏权彭利林黄锦华张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核科学技术
  • 8篇理学

主题

  • 10篇偏滤器
  • 10篇聚变
  • 4篇聚变堆
  • 3篇等离子体
  • 3篇偏滤器靶板
  • 3篇聚变反应
  • 3篇聚变反应堆
  • 3篇反应堆
  • 3篇靶板
  • 2篇托卡马克
  • 2篇热疲劳
  • 2篇温度测量
  • 2篇量子
  • 2篇量子力学
  • 2篇量子力学效应
  • 2篇
  • 2篇
  • 2篇FEB-E
  • 2篇HL-1M
  • 2篇HL-2A

机构

  • 18篇中国核工业集...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

  • 14篇严建成
  • 11篇邓柏权
  • 6篇彭利林
  • 4篇吴继红
  • 4篇张斧
  • 4篇黄锦华
  • 2篇许增裕
  • 2篇邓培智
  • 2篇程发银
  • 1篇高庆弟
  • 1篇严东海
  • 1篇孙平
  • 1篇刘德权
  • 1篇朱毓坤
  • 1篇陈小平
  • 1篇周小兵
  • 1篇李承跃
  • 1篇陈志
  • 1篇邓梅根
  • 1篇冉红

传媒

  • 13篇核聚变与等离...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表面技术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Chines...
  • 1篇Plasma...
  • 1篇Southw...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amaging impacts of energetic charge particles on materials in plasma energy explosive events
2006年
邓柏权彭利林严建成罗正明陈志
提高偏滤器排灰效率和减少氚投料量的探讨被引量:1
2000年
实验表明 ,通过抽气孔栏和偏滤器可以排除聚变堆中的氦灰。在孔栏和偏滤器靶板上中性化后未被立即抽出的部分 α粒子 ,能被偏滤器等离子体再电离并回流到刮离区 ( SOL) ,甚至再进入等离子体芯部。探讨了在聚变实验增殖堆 FEB- E偏滤器室内用 RF场有质动力势来阻止这部分α粒子的回流。计算表明 ,用 RF场有质动力势能将这部分再电离的 He+离子反射回靶板 ,同时不妨碍从芯部来的α粒子到达靶板 ,而且能阻止一部分氚离子进入靶板附近 ,部分氚离子能被反射回流到等离子体芯部成为再加料离子 ,从而提高了排灰效率并减少氚的投料量。
邓柏权彭利林严建成
关键词:聚变堆偏滤器
HL-2A偏压偏滤器物理设计
2004年
根据已有的理论模型,推算出了HL 2A偏压偏滤器的理论电流为1.5kA、偏压电压为200V,并对HL 2A偏压偏滤器做出了初步设计。HL 2A装置采用偏压后,有可能降低L H模转变阈功率,增加偏滤器等离子体密度、压强和滞留时间,改善约束,改善内外靶板功率沉积的非对称性,提高排灰效率及提高偏滤器性能。
唐益武严建成严龙文刘德权孙平
关键词:聚变反应堆等离子体密度
Fuelling and Diagnostics with Pellet Injection in the HL-1M Tokamak
2005年
The pellet injection experiments for fuelling and diagnostic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HL-1M tokamak. The eight-pellet injector was installed on HL-1M. A reliable monitor-detector and camera system was set up to take initial pellet photographs and measure the initial pellet speed and size. High fuelling efficiency of 60 % ~ 100 % and a density profile with a peaking factor of 1.8 ~ 2.0 were obtained. The maximum density close to 1014/cm3 in HL-1M was achieved with newly optimized combined fuelling techniques. Two typical models of pellet ablation have been utilized for simulative calculation of the ablation rates in HL-1M. In comparison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easured Hα emission intensity from the digital data of the CCD camer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eems more optimistic for core fuelling than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by the two models. The safety factor profile q(r) has been extracted from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CCD camera during the pellet injecti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easured results depends mainly on the calibration of the imaging space position. Based on the calibration, the measured q-profile becomes more reasonable than those published previously for the same shot number and same photograph.
彭利林曹建勇李波李立肖正贵郑银甲李承跃崔正英邓柏权严建成袁涛
关键词:托卡马克装置核燃料HL-1M
模拟偏滤器小试样材料表面温度测量
2002年
偏滤器材料研制是近年来聚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用小试样模拟试验测试了不同功率密度下的材料表面温度分布。用热等静压焊接方法制作了钨为表面的模拟偏滤器材料小试样 ,用电子束作为热源 ,在真空室中用直径为 0 .3mm的NiCr NiSi热电偶测量了 2~ 9mW m2 功率密度下材料表面的温度分布。结果发现在冷却充分的情况下 ,表面最高温度约 40 0℃ ,钨铜焊缝处的平均温度约 15 0℃ 。
吴继红张斧严建成
关键词:偏滤器温度测量
高能带电粒子库仑对数量子力学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先进燃料D-3He聚变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在本底等离子体中慢化时间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能量平衡和高能离子压强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高能带电粒子与本底等离子体的离子相互作用的库仑对数量子力学效应明显。应使用高能带电粒子库仑对数力学效应来研究聚变产生的高能端部粒子慢化过程;能量大于等于25Zi2Z2tAtkeV的高能粒子与本底等离子体中离子的相互作用库仑对数最好也使用量子截断。
李承跃邓柏权彭利林
关键词:量子力学效应慢化
HL-2A装置偏滤器改造的初步设计
2005年
根据HL-2A装置的结构特点,提出了HL-2A装置偏滤器系统改造的基本方向。对HL-2A极向场线圈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了单零平衡位形,进行了开放式偏滤器的结构设计,并对新的偏滤器系统进行了热分析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新的偏滤器系统新的偏滤器系统能够满足具有一定拉长比和三角形变的等离子体放电要求。
冉红程发银严建成朱毓坤
关键词:HL-2A装置偏滤器
He冷偏滤器靶板的热应力分析和优化结构设计被引量:2
2002年
采用有限元计算程序COSMOS M HSTAR对氦冷复合偏滤器靶板的温度和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 ,对靶板结构作了初步的优化设计。
邓培智王岷邓柏权黄锦华严建成
关键词:偏滤器靶板应力分析温度分布HE
偏滤器靶板磁预鞘层边界的离子流
2003年
利用流体力学模型研究了偏滤器等离子体条件下磁预鞘层边界离子流和预鞘层宽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粒子碰撞对预鞘层边界离子流的影响。由于粒子碰撞对离子的驱动效益,预鞘层边界离子流速度随着预鞘层宽度的增加而减少;只有当预鞘层宽度趋于零时,边界离子流沿磁力线的速度才趋近于离子声速。在固定预鞘层宽度的条件下,计算了预鞘层边界离子流速度与碰撞频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高庆弟陈小平龙永兴
关键词:靶板等离子体
偏滤器高热负荷材料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用热等静压焊接的方法对两种性能差异很大的金属材料钨和铜进行了成功的焊接。用SEM对断口和焊接界面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焊接的性能作了对比分析。给出了两种样品的断裂特征和焊接过程中元素的扩散特点。钨和铜合金的结合主要是物理结合 ,是在高温高压下 ,材料表面微观的凹凸不平而产生的犬齿交合结合在一起的 ,扩散结合只占很少的部分。偏滤器靶板的寿命主要决定于靶板材料的热疲劳性能。在真空室中用大功率电子束作为热源进行了热疲劳试验。电子束的功率密度选为 9MW/m2 ,循环周期为 4 0s,冷却水流量为 80mL/s。用直径为 0 .3mm的NiCr NiSi热电偶测量了下材料表面的温度分布。结果发现 ,在冷却充分的情况下 ,表面最高温度约 4 0 0℃ ,钨铜焊缝处的平均最高温度约1 5 0℃。经过 1 0 0 0次的循环加热后 ,没有发现靶板材料出现破坏现象。对试验条件下的材料表面温度分布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计算。计算结果和试验测得的结果是相吻合的 。
吴继红张斧许增裕严建成
关键词:偏滤器靶板热疲劳性能受控核聚变等离子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