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6052) 作品数:11 被引量:87 H指数:7 相关作者: 张振克 谢丽 余克服 王万芳 丛宁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机械工程 更多>>
光释光测年在海岸风沙地貌研究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8 2011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光释光技术广泛应用于海岸风沙沉积物测年研究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光释光测年激发光源和单片再生剂量方法的快速发展,海岸风沙光释光测年的时间范围不断扩大,测年的准确度逐渐提高,已测得最年轻的海岸风沙沉积物的年龄小于10年,最老的年龄达到90多万年。利用光释光年龄重建海岸风沙演化进程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正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光释光测年方法在将来的砂质海岸演化、区域气候变化及海平面变化等全球变化问题的研究中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谢丽 张振克关键词:光释光测年 海岸风沙 海南岛1605年历史地震的海岸沉积记录 被引量:9 2008年 海南岛铺前港湾地区1605年发生了华南历史记录的最强烈的地震,地震强度为M7.5,地震造成陆地沉陷成海。根据野外海岸地貌调查和海岸钻孔沉积物岩性特征与粒度、元素比值分析结果,对历史地震的海岸沉积记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4个钻孔位于铺前港湾西岸博度村附近的小型古海湾,昌德、演丰附近的野菠萝岛和道学附近的红树林区潮间带,钻孔沉积记录显示铺前港湾内湾沉陷幅度为2 m,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东寨港道学和野菠萝岛附近的钻孔岩心下部为泥状红土,属于成土的风化壳顶部,根据曲口半岛下山村附近的海岸调查,强海洋动力事件形成了高出现代高潮位3.0 m的高位海岸混杂沉积体,可能与1605年地震下沉引发的类似海啸的沉积事件相关。 张振克 孟红明 王万芳 李彦明 尤坤元 余克服关键词:历史地震 海岸沉积 新西兰海啸沉积研究进展 2009年 新西兰长期受到海啸影响,历史和地质学记录都表明新西兰受到多次海啸洪水的影响,新西兰对海啸沉积的研究历史只有十多年,但发展很快,成为国际海啸沉积研究的热点区域。我们简要地小结了新西兰海啸沉积的分布、诊断特征以及海啸沉积研究方法的新进展,并对海啸沉积与风暴沉积的区别进行了总结。 张振克 王万芳关键词:海啸 美国小型自动水下环境探测器及其对我国近海环境监测技术的启示 被引量:3 2008年 环境数据的采集是开展环境科学研究的基础。美国小型自动水下环境探测器是海洋环境监测中具有创新性、集成性的特征,对近海、河口海岸环境的监测十分有利。我国近海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开展类似的自动水下环境探测器的研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海洋环境监测传感器、信息无线传输和水下机器人三者之间的系统集成技术领域,还有诸多难题需要攻关。 张振克 王万芳关键词:海洋环境 苏北By1孔粒度特征、含水层分布与苏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保护 被引量:4 2010年 地下水资源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根据江苏宝应境内钻取的145m深的Byl孔岩芯,沉积物粒度分析显示,钻孔20m之下有5个主要的含水层,主要是粉砂质砂层,其间是粘土质粉砂层隔水层;在钻孔60m之下有3个厚度超过10m的含水层,显示该区域深部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宝应钻孔揭示的地下含水层上覆广泛分布末次冰盛期的硬质粘土层,对地下水资源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未来地下水资源开发中应重视"硬粘土层"的保护和防止海水内侵,并加强深层地下水资源的科学调查与开发管理。 杨得志 张振克 毛龙江 周生路 王颖关键词:地下水资源 粒度 含水层 国际海啸沉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 2010年 海啸是沿海地区人类面临的重要自然灾害,对海啸沉积的专门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海啸沉积研究异常活跃,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啸沉积研究成为国际沉积学领域热点之一。扼要总结了近20年来国际海啸沉积研究的主要特点,综述了海啸沉积研究涉及的古海啸诊断证据、海啸沉积与风暴沉积的区别、海啸沉积分布与海啸爬高之间的关系、海啸沉积多样性以及海啸沉积的保存与发生频率等科学问题,简要讨论了今后海啸沉积研究应重视的若干问题。 张振克 谢丽 杨达源 余克服关键词:海啸 近期长江北支口门圆陀角附近潮滩地貌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2010年 圆陀角位于长江北支岸线与江苏海岸线的交会处,独特的互花米草潮滩、淤泥质光滩环境和复杂的河海沉积动力,决定了潮滩地貌对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具有敏感性。由于大规模的围垦,圆陀角附近过去40年来海岸线向东推进了6km。根据2006年以来多次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粒度与钻孔岩芯的137Cs分析,2006年以来圆陀角附近潮滩淤积明显加强,由137Cs时标估算的互花米草滩多年平均沉积速率为2.3cm/a,2006~2008年观测到的互花米草滩淤积速率>4cm/a,粉砂淤泥质光滩的淤积速率更高;圆陀角风景区内互花米草滩前缘陡坎在风暴潮影响下侵蚀后退,并因粉砂淤泥质光滩的快速淤长而消亡,圆陀角附近潮滩地貌动态是对人类围垦活动、风暴潮与潮汐海洋动力的综合响应,互花米草与光滩快速淤积是近期圆陀角附近潮滩地貌演化的主要特点。 张振克 谢丽 丛宁 李瑛 王秀玲 何华春关键词:淤积 近8ka来云南洱海湖泊沉积记录的气候变化与夏季印度季风强弱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3 2008年 根据洱海湖泊沉积物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元素、磁化率记录,近8 ka来西南季风区洱海古气候演化可以分为9个阶段,气候变化以暖干-冷湿交替为主,暖干气候阶段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西南地区的频率增加,夏季印度季风路径偏向西亚、中亚和青藏高原西部,包括洱海在内在云南高原气候暖干明显;冷湿气候阶段,副热带高压偏弱向东撤退,印度季风路径移向中国西南地区,降水增加,造成气候冷湿.湖泊沉积物记录的洱海流域人类耕作农业历史最早出现在5 ka BP左右. 张振克 沈吉 羊向东 朱育新 夏威岚 吴瑞金关键词:湖泊沉积 印度季风 气候变化 全新世 洱海 苏北平原MIS 3阶段海侵事件的沉积记录 被引量:19 2010年 MIS 3阶段的气候与环境是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的热点,该阶段中国沿海地区的海侵过程是沿海平原环境演化的重要事件。根据苏北平原宝应By1钻孔的^(14)C年代结果和沉积特征、微体生物组合特点,确认苏北平原MIS 3阶段存在明显的海侵事件,潮滩与泻湖相沉积层的厚度约7m,深度在By1孔19~26m,海相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末次冰盛期的硬粘土层之下,^(14)C年代在距今26~39ka之间,属于MIS 3阶段的沉积,岩芯沉积物的沉积构造以水平的薄层砂质粉砂沉积为主。沉积物中大量的海相有孔虫壳体在研究的岩芯段中是最丰富的;此外,还发现咸水环境下的Sinocytheridea impressa(Brady),Spinileberis pulchra与Spinileberis furuyaensis,Neomonoceratina chenae Zhao,Keijella bisanensis(Okubo)等形类壳体;该段岩芯中的植物残体、碳屑也很丰富,有机质含量丰富,显示比较封闭的弱动力环境,指示了潮滩、泻湖沉积环境。 张振克 谢丽 张云峰 徐军 李书恒 王颖关键词:海侵事件 沉积环境 海南岛东寨港1605年地震陷落事件的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3 2012年 1605年海南岛东寨港发生了重要的地震陷落事件,本文在东寨港采集了305cm长的柱状岩芯DX孔,对岩芯进行了粒度、年代学、地球化学元素的分析,发现地球化学元素在164cm附近有明显的突变,岩芯沉积物岩性特征与地球化学元素均反映了从陆相沉积向海相沉积的转变,对海南岛东寨港地震陷落事件有明显的沉积响应,岩芯沉积记录反映1605年东寨港地震沉陷的幅度至少2.0m。 张云峰 张振克 孟红明 张凌华 余克服关键词:历史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