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980)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罗孟飞赵洋钟依均朱伟东于兹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主题

  • 1篇氧化碳
  • 1篇乙酸
  • 1篇乙酸甲酯
  • 1篇乙烷
  • 1篇乙烯
  • 1篇制氢
  • 1篇三氧化二铬
  • 1篇水煤气
  • 1篇水煤气变换
  • 1篇水煤气变换反...
  • 1篇四氟
  • 1篇四氟乙烷
  • 1篇四氯乙烯
  • 1篇气相
  • 1篇气相氟化
  • 1篇稳定性
  • 1篇吸收剂
  • 1篇裂解
  • 1篇裂解制备
  • 1篇氯乙烯

机构

  • 4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罗孟飞
  • 2篇赵洋
  • 1篇蔚辰刚
  • 1篇肖强
  • 1篇郑素贞
  • 1篇张元卓
  • 1篇曹晓雁
  • 1篇张富民
  • 1篇王月娟
  • 1篇鲁继青
  • 1篇于兹瀛
  • 1篇朱伟东
  • 1篇钟依均
  • 1篇程永香

传媒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化工进展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u-Cr_2O_3催化剂上二氟乙酸甲酯催化加氢合成二氟乙醇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Cr2O3催化剂,考察了铜含量对Cu-Cr2O3催化剂的二氟乙酸甲酯加氢合成二氟乙醇性能的影响。运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BET和Raman光谱技术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还原态Cu-Cr2O3催化剂物相主要由Cu和Cr2O3组成,然而30Cu-Cr2O3和50Cu-Cr2O3催化剂存在少量CuCr2O4和CuCrO2复合氧化物。随着铜含量的增加,Cu-Cr2O3催化剂的二氟乙酸甲酯单程转化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二氟乙醇选择性保持在70%左右;30Cu-Cr2O3催化剂的二氟乙酸甲酯单程转化率达到最大值97%。Cu-Cr2O3催化剂的二氟乙酸甲酯加氢反应比速率随着铜含量的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反应比速率的提高可能与催化剂中CuCr2O4和CuCrO2物种的存在有关。
曹晓雁郑素贞吴周安王树华周强鲁继青罗孟飞
关键词:加氢CR2O3
Y-Mg-Al-F催化剂用于1,1,1,2-四氟乙烷裂解制备三氟乙烯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Y-Mg-Al-F催化剂,应用XRD、NH3-TPD和Raman光谱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与AlF3催化剂作比较,且将催化剂应用于四氟乙烷(HFC-134a)裂解制备三氟乙烯反应中。结果表明,1100℃焙烧的Y-Mg-Al-F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反应稳定性。反应温度400℃时,四氟乙烷转化率大于25%。催化剂表面酸性和积碳是影响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赵洋蔚辰刚周强吴周安王树华罗孟飞
关键词:四氟乙烷催化裂解
La掺杂对Cr2O3催化剂气相氟化四氯乙烯反应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aF3-Cr2O3催化剂,并考察了催化剂对气相氟化四氯乙烯(PCE)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a掺杂量的增加,LaF3-Cr2O3催化剂上PCE的转化率不断升高,而有效产物(HCFC-123+HCFC-124+HFC-125)总选择性出现先升高后下降。当La掺杂为1%时,1LaF3-Cr2O3催化剂的气相氟化四氯乙烯(PCE)反应性能最佳,PCE的转化率和有效产物总选择性分别达到92.8%和90.1%。NH3程序升温脱附结果表明,随着La掺杂量的增加,LaF3-Cr2O3催化剂弱酸中心减少,催化剂酸强度和强酸中心数目增加。这是由于催化剂中LaF3和CrF3含量的增加所致,催化剂表面相对酸量的增加不利于有效产物(HCFC-123+HCFC-124+HFC-125)的生成。
范镜莲程永香赵洋王芳罗孟飞王月娟
关键词:稳定性活性三氧化二铬四氯乙烯
纳米Li_2ZrO_3吸收剂原位移除CO_2强化水煤气变换反应制氢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在水煤气变换(WGS)反应中具有高催化活性的Ni/γ-Al2O3催化剂,使用柠檬酸法合成出高效CO2吸收剂Li2ZrO3纳米材料.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上对WGS和吸附强化水煤气变换(SE-WGS)反应制氢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前者只使用20%Ni/γ-Al2O3催化剂,而后者将20%Ni/γ-Al2O3催化剂与纳米Li2ZrO3吸收剂混合装填.结果表明,纳米Li2ZrO3具有比已报道的CO2吸收剂更快的吸收速率及优异的吸脱附循环稳定性,可应用于吸附强化过程,通过原位吸收WGS反应产生的CO2,使得反应超越化学平衡限制,直接制得高纯度H2.在823K,0.1MPa和H2O/CO=4的条件下,在SE-WGS过程一步制得纯度高于98%的H,验证了吸附强化反应进程制高纯氢的可行性.
张元卓于兹瀛张富民肖强钟依均朱伟东
关键词:制氢二氧化碳吸收剂水煤气变换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