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0640014)

作品数:3 被引量:103H指数:2
相关作者:王瑁何斌源王文卿郑海雷蒋和生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环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幼苗
  • 1篇孕酮
  • 1篇沼泽型水牛
  • 1篇生境
  • 1篇生境多样性
  • 1篇生理生态
  • 1篇生理生态效应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湿地
  • 1篇时序性
  • 1篇水牛
  • 1篇藤壶
  • 1篇农药
  • 1篇农药防治
  • 1篇排卵
  • 1篇硫磷
  • 1篇马拉硫磷
  • 1篇空间异质性
  • 1篇红海榄
  • 1篇红树

机构

  • 2篇厦门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作者

  • 2篇何斌源
  • 2篇王瑁
  • 1篇韦英明
  • 1篇蒋钦杨
  • 1篇郑海雷
  • 1篇王文卿
  • 1篇韦精卫
  • 1篇蒋和生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数排卵处理沼泽型水牛血清E_2和P_4浓度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研究利用3种不同的方法超数排卵处理沼泽型水牛,比较研究不同方法处理时水牛血清雌二醇(E2)、孕酮(P4)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口FolltropinR○-V、国产FSH和PMSG超数排卵处理沼泽型水牛,血清E2浓度峰值分别出现在氯前列烯醇(PGc)处理后的48 h([142.45±94.66)pg/mL]、72 h([87.78±29.62)pg/mL]、48 h([126.38±92.33)pg/mL];血液中P4浓度最低值分别出现在PGc处理后的48 h([0.76±0.21)pg/mL]、24 h([1.18±0.12)pg/mL]和144 h([0.82±0.06)pg/mL]。
蒋钦杨韦英明蒋和生韦精卫张诗新
关键词:超数排卵雌二醇孕酮水牛
中国红树林湿地物种多样性及其形成被引量:100
2007年
目前中国红树林湿地共记录了2854种生物,包括真菌136种、放线菌13种、细菌7种、小型藻类441种、大型藻类55种、维管束植物37种、浮游动物109种、底栖动物873种、游泳动物258种、昆虫434种、蜘蛛31种、两栖类13种、爬行类39种、鸟类421种和兽类28种。这些动物中有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5种二级保护动物。中国红树林湿地是中国濒危生物保存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并在跨国鸟类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红树林湿地单位面积的物种丰度是海洋平均水平的1766倍。从初级生产物质基础、食物关系多样性、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的空间异质性、生境利用的时序性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红树林湿地物种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原因。
何斌源范航清王瑁赖廷和王文卿
关键词: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初级生产力生境多样性空间异质性时序性
农药对红海榄幼苗上藤壶的防治及其生理生态效应被引量:2
2008年
设置4种施药频度(3、7、14和28d)和马拉硫磷4种浓度(分别为原农药浓度45%的1/200、1/400、1/600和1/800)处理,在初植红海榄(RhizophorastylosaGriff)幼苗上开展了1年防治藤壶试验。结果表明:随施药浓度和频度提高,处理组幼苗上藤壶生物量显著降低,且所有处理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红海榄茎生物量和高度对施药浓度和频度不表现规律性反应;同一浓度的28d频度处理组幼苗的叶和根生物量及叶面积均低于其他频度处理组;在同一浓度下,施药频度越高叶数保持越多;3、7和14d频度处理组幼苗死亡率均较低,仅0~5%,28d频度处理组死亡率较高,为11%~22%,但对照组死亡率达39%;幼苗死亡率与藤壶生物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与叶生物量、叶数、根生物量及新生器官生物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与茎高、茎生物量、原繁殖体生物量等相关性不显著;施用农药造成红海榄幼苗叶绿素总量降低,Chl(a/b)比值上升,同时抗氧化酶系SOD和POD活性增大。建议在平均海平面高程的滩涂上造林,可采用频度14d、浓度1/800马拉硫磷喷雾防治藤壶。
何斌源赖廷和王瑁邱广龙郑海雷
关键词:红海榄藤壶农药防治马拉硫磷生理生态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