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基金(2008MH029)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冯琳陆洁苏静英杨倩红吴积炯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脂
  • 1篇腔内
  • 1篇腔内超声
  • 1篇腔内超声检查
  • 1篇颈动脉
  • 1篇颈动脉疾病
  • 1篇颈动脉粥样硬...
  • 1篇降血脂
  • 1篇降血脂药
  • 1篇反应蛋白
  • 1篇干预
  • 1篇干预性
  • 1篇干预性研究
  • 1篇C反应蛋白
  • 1篇C反应蛋白质
  • 1篇超声
  • 1篇超声检查

机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篇程小文
  • 1篇顾海蔚
  • 1篇吴积炯
  • 1篇杨倩红
  • 1篇苏静英
  • 1篇陆洁
  • 1篇冯琳

传媒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和对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1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30例)及辛伐他汀组(31例),随访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经颈动脉超声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和斑块面积的变化,测血C反应蛋白、尿微量蛋白、血脂、生化指标的变化,记录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后,颈总动脉IMT、斑块积分及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辛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后,颈总动脉IMT、斑块积分及斑块面积较治疗前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在6个月的随访观察期间,阿托伐他汀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3.3%,辛伐他汀组为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逆转粥样硬化斑块及抑制斑块内炎性反应、减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中,阿托伐他汀较辛伐他汀可能更具有优势。
杨倩红陆洁程小文冯琳顾海蔚吴积炯苏静英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降血脂药C反应蛋白质动脉粥样硬化腔内超声检查干预性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