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4004)

作品数:50 被引量:285H指数:10
相关作者:周定国储富祥谢建军王丽王喜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化学工程
  • 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农业科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理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0篇复合材料
  • 10篇复合材
  • 8篇丙烯
  • 7篇树脂
  • 7篇蒙脱土
  • 7篇木材
  • 7篇纳米
  • 7篇丙烯酰胺
  • 6篇杨木
  • 6篇酰胺
  • 6篇改性
  • 5篇增重率
  • 5篇水性
  • 5篇纤维
  • 5篇纳米复合材料
  • 5篇接枝
  • 5篇接枝共聚
  • 5篇共聚
  • 4篇杨木单板
  • 4篇吸水

机构

  • 2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3篇南京林业大学
  • 8篇内蒙古农业大...
  • 7篇河北农业大学
  • 7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国家林业局
  • 3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北华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林科院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路易斯安那州...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华日家具股份...
  • 1篇美国农业部
  • 1篇田纳西大学

作者

  • 8篇周定国
  • 7篇储富祥
  • 7篇谢建军
  • 6篇傅峰
  • 6篇秦特夫
  • 6篇王喜明
  • 6篇吴义强
  • 6篇王丽
  • 5篇卢克阳
  • 5篇卫佩行
  • 5篇韩心强
  • 5篇薛振华
  • 4篇张绘营
  • 4篇王泉中
  • 4篇张晓涛
  • 4篇曲保雪
  • 4篇何新建
  • 3篇刘志军
  • 3篇黄思维
  • 2篇蒋汇川

传媒

  • 6篇木材工业
  • 4篇林业科技开发
  • 3篇林业科学
  • 3篇木材加工机械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化工环保
  • 1篇包装与食品机...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湘潭大学自然...

年份

  • 2篇2017
  • 7篇2015
  • 10篇2014
  • 9篇2013
  • 15篇2012
  • 9篇2011
  • 1篇2010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竹粉花盆韧性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2年
以竹粉为原料模压花盆是充分利用且提高生物质原料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影响竹粉花盆韧性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选取热压时间、聚乙烯用量和偶联剂用量为正交试验的因素。经过分析确定最优生产工艺参数:时间12 min,聚乙烯3%,偶联剂25%。优化试验测定结果:弹性模量为14.10MPa,静曲强度为13.54 MPa,吸水厚度膨胀率为1.52%。
刘杰刘志军陈旭肖建召耿佳康
关键词:竹粉韧性吸水厚度膨胀率花盆
桉木胶合板生产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在试验与生产结合的情况下,通过正交方法研究了桉木胶合板的制造工艺,运用极差和方差联合进行分析,得出了桉木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即桉木的涂胶量是290g/m2,热压时间是1.9min/mm,热压压力1.4MPa,热压温度是115℃,在此参数组合下,桉木胶合板的性能达到最好,其耐水胶合强度满足Ⅱ类胶合板的要求,为1.89MPa,静曲强度54.45 MPa,弹性模量7071MPa。
龙海蓉周定国
关键词:桉木胶合板正交试验生产工艺
化学镀铜天然高分子材料表面特征的近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对天然高分子材料木材进行化学镀的方法制成的木质电磁屏蔽材料既可以保留木材的一些优良特性,又能有效改善木材导电、导热和电磁屏蔽性,不仅为木材的增值利用开辟了新道路,还为电磁屏蔽材料的加工利用拓宽了领域。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化学镀铜处理前后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探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该材料表面特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化学镀铜前后样品表面的近红外光谱在形状和吸收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镀铜时间的样品之间也存在差异,尤其是反应未充分的样品。(2)经过主成分分析后,镀铜前后样品沿PC1轴、PC2轴大致分成了6类,其中未处理样品、活化处理样品性质较接近,镀铜时间25和40min样品因反应充分,性质也比较类似,说明近红外光谱中包含反映材料处理前后的重要特征信息。(3)比较近红外区域和可见光区域光谱的主成分分析效果,发现近红外光谱区比可见光光谱区对镀铜处理前后样品的分类效果好,可见光光谱在突出样品的表面颜色特征信息方面表现更好,这说明两者结合运用更有利于样品表面特征信息的表征。
秦静张毛毛赵广杰杨忠
关键词:天然高分子材料杨木单板表面化学镀铜近红外光谱
近红外光谱快速预测乙酰化木材的增重率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乙酰化大青杨和樟子松木材的增重率进行快速预测。在近红外波长780~2500 nm范围内,利用偏最小二乘法( PLS)建立木材横切面原始光谱及不同预处理(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归一化处理和消噪)光谱乙酰化木材增重率数学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乙酰化大青杨和樟子松木材分别选用归一化处理光谱和消噪光谱建立的增重率校正模型预测效果较好,预测模型相关系数( R)分别为0.90和0.70,预测标准差(RMSEP)分别为1.0072和1.3012,其中乙酰化大青杨木材增重率预测模型实测能力较佳,表明利用木材横切面近红外光谱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实现乙酰化木材增重率的快速预测。
柴宇博孙柏玲刘君良秦特夫储富祥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乙酰化樟子松增重率
乙酰化木材用作家具材料的性能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为改善杨木、樟子松等人工速生林木材的材质松软等缺陷,对其进行乙酰化处理,并进行性能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乙酰化处理后,木材的热塑性提高,尺寸稳定性增强,漆膜附着力无显著变化,但胶合强度有所下降。建议对乙酰化木材进一步进行压缩处理,以提升其密度和表面硬度等性能,满足家具,特别是厨卫家具用材料的要求。
曲保雪秦特夫储富祥张方达刘亚娜
关键词:尺寸稳定性胶合强度增重率
K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保水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自制高岭土/木质素磺酸钠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高吸水树脂(KLPAAM),研究了不同KLPAAM树脂用量、不同肥料溶液(单一与混合溶液)对不同土壤质地保水率、含水率的影响.自然蒸发条件下,K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施用量为0.5%时,各种肥料溶液中泥土、泥土/河砂=1/1和河砂三种质地土壤保水率下降明显减慢,土壤保水性能提高,10%尿素、10%尿素/0.1%磷酸二氢钠混合溶液下降最慢,即保水效果最好,而0.5%氯化钾、0.1%磷酸二氢钠/0.5%氯化钾混合溶液下降最快,即保水效果最差.K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更适合于含非电解质肥料溶液的砂质土壤中施用.
谢建军何新建张绘营李晟吴义强
关键词:复合高吸水树脂木质素丙烯酰胺保水性能接枝共聚
马尾松单板脱脂处理前后性能的变化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碱液脱脂处理马尾松单板,研究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脱脂处理后,马尾松单板的气干密度略有增加,吸水厚度膨胀率、吸水率增大;马尾松单板的顺纹弹性模量急剧下降,顺纹静曲强度下降不大;马尾松单板由偏酸性变为偏碱性。
卫佩行黄思维周定国
关键词:物理力学性能
砂光粉制造颗粒状燃料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对砂光粉进行工业分析,测定其热值和灰熔点,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砂光粉压制成的颗粒状燃料进行微观组织观察。结果表明:砂光粉水分为6.4%,灰分2.97%,挥发分79.44%,固定碳11.19%;砂光粉热值为16 800 kJ/kg,成型后的砂光粉密度为1 158 kg/m3;砂光粉的含水率为30%利于颗粒成型。对砂光粉颗粒燃料的电镜观察表明,砂光粉成型后其微观组织致密均匀,孔隙大大减小。砂光粉成型燃料挥发分逸出速度与散状相比大大降低,延长了燃烧时间,提高了热效率。砂光粉的变形温度为1 366℃,软化温度1 392℃,半球温度1 425℃,流动温度1 430℃,为生物质燃烧炉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黄思维周定国李慧媛卫佩行龙海蓉
关键词:砂光粉生物质能源
高频热压杨木单板层积材纵向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测定与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基于四点弯曲法,对一种基于高频热压技术的厚型杨木单板层积材的纵向弹性模量和纵横向泊松比进行了试验测定。其中纵向弹性模量的测定,分别采用了挠度法和应变片法。实验结果表明,2种测量方法所得纵向弹性模量数值比较接近,但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并对其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基于高频热压技术的杨木单板层积材纵向弹性模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其纵向弹性模量接近甚至超过杨木单板,为该材料引入重型产品包装箱领域甚至结构用材料,从而替代原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黄先宝卫佩行王泉中
关键词:单板层积材LVL
木质素脱甲基化改性及产物结构表征被引量:13
2012年
通过对不同催化剂、催化剂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下得到的改性木质素与甲醛反应活性的研究,确定了木质素脱甲基化反应条件,并通过FT-IR半定量、GPC1、H NMR对木质素脱甲基化前后结构进行表征。FT-IR半定量表明木质素甲氧基由反应前的0.990降至0.765,酚羟基由1.174增至1.529;GPC表明木质素脱甲基化后大分子木质素发生了降解,分子量小于2000的木质素含量由由改性前的38%增至改性后的51%;1H NMR表明木质素改性后脂肪族侧链与苯环分离,同时大量-βO-4醚键裂解。
胡立红周永红潘晖张猛刘瑞杰
关键词:木质素脱甲基化反应活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