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0DFA22480)

作品数:2 被引量:30H指数:2
相关作者:杨风亭王绍强周蕾邓泽文聂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固碳
  • 1篇有机碳
  • 1篇森林植被
  • 1篇碳固定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固碳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农田
  • 1篇农田生态
  • 1篇农田生态系统
  • 1篇秸秆
  • 1篇秸秆还田
  • 1篇还田
  • 1篇固碳潜力
  • 1篇EPIC模型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篇周蕾
  • 2篇王绍强
  • 2篇杨风亭
  • 1篇张游
  • 1篇吴宜进
  • 1篇蔡锦涛
  • 1篇石浩
  • 1篇王晶苑
  • 1篇林飞燕
  • 1篇聂昊
  • 1篇邓泽文

传媒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森林清查资料的江西和浙江森林植被固碳潜力被引量:16
2011年
以我国江西、浙江两省的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基于1999—2003年间第六次全国森林清查数据及收集的1030个亚热带森林样地文献资料,依据林分生长的经验方程,估算了两个地区森林2004—2013年的固碳潜力,并基于455个样点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不同森林管理措施(纯林间种、间伐、施肥)对森林未来固碳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第六次森林清查以来的10年(2004—2013)间,江西森林植被年均自然固碳潜力约11.37TgC·a-1(1Tg=1012g),而浙江省森林植被年均自然固碳潜力约4.34TgC·a-1.纯林间种对江西、浙江两省森林植被固碳潜力影响最大,其次为间伐抚育,施肥的影响最小.纯林间种、间伐和施肥3种森林管理措施使江西省森林植被固碳潜力分别提高(6.54±3.9)、(3.81±2.02)和(2.35±0.6)TgC·a-1,浙江省森林植被固碳潜力分别提高(2.64±1.28)、(1.42±0.69)和(1.15±0.29)TgC·a-1.
聂昊王绍强周蕾王晶苑张游邓泽文杨风亭
关键词:固碳潜力
秸秆还田对江西农田土壤固碳影响的模拟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秸秆还田等农田管理措施能有效地增加土壤碳储量,从而有利于减缓大气CO2浓度的上升趋势。论文基于环境政策综合气候模型(EPIC),采用千烟洲生态试验站和鹰潭生态试验站农田监测场长期观测数据,验证和优化了EPIC模型参数,同时利用1990—2010年江西省气象资料以及土壤清查资料,模拟分析了4种秸秆还田(CR)比例情景下2010—2030年江西省水稻田土壤的固碳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无秸秆还田(CR0%)和秸秆还田25%(CR25%)两种处理下耕作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下降21.3%和6.5%,秸秆还田50%(CR50%)和100%(CR100%)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5.4%和11.9%;相对CR0%情景而言,CR25%、CR50%、CR100%情景下江西省水稻田土壤总固碳潜力分别为6.43、14.92和25.26 TgC(1 Tg=106t)。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调控措施,采用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是提高水稻田土壤固碳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林飞燕吴宜进王绍强周蕾杨风亭石浩蔡锦涛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碳固定EPIC模型农田生态系统秸秆还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