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06DZW013)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符杰祥郝怀杰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殉道
  • 1篇整体观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化
  • 1篇士人
  • 1篇思索
  • 1篇气节
  • 1篇文化
  • 1篇文言
  • 1篇文言文
  • 1篇悲剧

机构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工程...

作者

  • 2篇符杰祥
  • 1篇郝怀杰

传媒

  • 1篇东方论坛(青...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谁的“现代”,何种“现代”?——从鲁迅早期文言文看其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整体构想与现实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鲁迅的意义不在于为提供了什么高明的现代化理论,而在于确立了一种近代中国最缺乏的"批判性质询"的态度。从这种现代性态度出发,鲁迅建构了自己关于现代化问题思考的完整构想:以"审己"为原则,以"比较"为方法,以"自觉"为"本根",以"精神"为"根本"。鲁迅的构想是出于文化整体的观照,他同样重视精神之外的政治、经济问题。
符杰祥
关键词:整体观
“不得其路”的困结与“殉道”悲剧——从“道”“路”分裂的角度看鲁迅对中国士人文化的现代思索被引量:6
2007年
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深受影响又立意疏离的关系,使他有可能形成一种属于他个人的独特视界。尽管儒道赋予了士阶层安身立命的价值意义,但它自身依赖政治权力而“不得其路”的内在困结也给士阶层的道路实践带来了同样难以消解的问题。“道”无法得到现实保障的脆弱结构意味着士人在“行道”实践中,坚持“道”的理想就意味着“殉道”的悲剧。
符杰祥郝怀杰
关键词:士人殉道气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