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1115)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花玮毛颖周良辅姚瑜钟平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胶质
  • 4篇胶质瘤
  • 3篇肿瘤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肿瘤干细胞
  • 2篇小鼠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治疗
  • 2篇脑胶质瘤
  • 2篇恶性
  • 2篇干细胞
  • 1篇原性
  • 1篇人胶质瘤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作者

  • 4篇花玮
  • 3篇毛颖
  • 3篇姚瑜
  • 3篇周良辅
  • 2篇储以微
  • 2篇骆菲菲
  • 2篇徐铭
  • 2篇钟平
  • 1篇张宏义
  • 1篇李安宁
  • 1篇李薇
  • 1篇马德选
  • 1篇朱剑虹
  • 1篇张荣
  • 1篇吴劲松
  • 1篇姚振威
  • 1篇唐峰
  • 1篇冯晓源
  • 1篇朱巍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人胶质瘤干细胞样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疫苗Ⅰ期临床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 探讨胶质瘤干细胞样抗原致敏DC疫苗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5例复发胶质瘤患者;二次手术后体外无血清培养胶质瘤细胞,CD133磁珠分选和X线照射后获取干细胞样抗原;同体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IL-4诱导后再与干细胞样抗原共孵育获得成熟DC疫苗;每周1次皮下接种DC疫苗,共3次,联合替莫唑胺化疗.观察不良反应,头颅MRI增强随访及生存期评估疗效.结果 5例胶质瘤标本中均含有不同比率的CD133+细胞,DC疫苗接种后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平均生存期为72.2周.结论 干细胞样抗原致敏DC疫苗对于胶质瘤患者安全可行,联合化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花玮姚瑜储以微钟平张荣朱巍吴劲松马德选徐铭毛颖周良辅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肿瘤干细胞树突状细胞
恶性胶质瘤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20世纪5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s,TSC)的概念;1997年,Bonnet和Dick从白血病肿瘤细胞中分离出少量细胞,它们是众多肿瘤细胞中惟一具有致瘤性的细胞,且能分化为其他肿瘤细胞,具有干细胞特征,从而证实了TSC的存在。2004年Singh等从胶质瘤中分离出具有干细胞样特征的细胞,证明了胶质瘤TSC的存在。胶质瘤TSC的发现为胶质瘤诊治开辟了一条新思路。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肿瘤干细胞理论遇到了诸多挑战,如TSC的定义、特异性标志物等。
花玮姚瑜周良辅
关键词:干细胞标志物恶性胶质瘤肿瘤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干细胞理论
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小鼠淋巴细胞MR成像特性探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及其体外MR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取5只小鼠脾脏淋巴细胞,采用100、50、25、15、10、5μg/ml的SPIO联合3μg/ml的多聚赖氨酸(PLL)标记淋巴细胞,确定最佳标记浓度。普鲁士蓝染色鉴定细胞内铁。取30份新鲜、标记、未标记淋巴细胞行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的变化。用对照组及2×10^6、5×10^6和10×10^6个/ml的标记后淋巴细胞接种于琼脂糖凝胶中行3.0TMRT:WI、T2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扫描,相同细胞浓度不同序列及相同序列不同细胞浓度时各取21个感兴趣区测量MR信号值。采用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细胞存活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MR信号值差异。结果SPIO联合PLL成功标记小鼠淋巴细胞,最佳SPIO浓度为5μg/ml。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细胞内存在蓝染铁颗粒,阳性率为(93.6±2.1)%。30份台盼蓝染色细胞样本,新鲜分离的淋巴细胞存活率为(94.8±3.1)%,细胞培养6h后,标记组和未标记组淋巴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8.7±2.7)%和(88.9±3.2)%。标记组同未标记组细胞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1,P〉0.05),但标记组、未标记组存活率同培养前相比,其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125、7.253,P值均〈0.05)。相同浓度细胞,T2WI信号降低最弱,SWI信号降低最明显。结论SPIO联合PLL能有效标记小鼠淋巴细胞,且不影响其存活率,标记细胞体外3.0TMR成像可行,以SWI序列最敏感。
李安宁姚振威冯晓源毛颖花玮唐峰李薇骆菲菲
关键词:淋巴细胞磁共振成像
特异性T细胞免疫治疗脑胶质瘤模型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特异性T细胞过继治疗脑胶质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C57BL/6小鼠树突状细胞(DC)与GL261细胞抗原共育,再与T细胞共培养,检测T细胞体外杀伤作用。建立GL261-C57BL/6小鼠脑胶质瘤模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用上述T细胞进行免疫治疗,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检测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磁共振检测小鼠成瘤情况,观察生存期并解剖死亡小鼠观察成瘤情况。结果体外实验效靶比为60∶1时,成熟DC组T细胞杀伤率为(62.67±2.52)%,未成熟DC组为(26.33±2.08)%(P=0.000)。T细胞治疗后小鼠外周血CD8a/CD4比值为1.18±0.31,对照组为0.28±0.05(P=0.047),治疗组磁共振未见肿瘤生长,对照组生存期为(22.63±2.38)d,治疗组死亡2只,其余均存活至实验结束(80d)(P=0.001)。解剖发现,对照组小鼠均可见肿瘤生长,治疗组在实验结束前死亡的2只可见肿瘤生长,存活至实验结束的小鼠未见肿瘤生长。结论GL261细胞抗原诱导的特异性T细胞在动物实验中有抑制胶质瘤的作用。
张静文杨紫潇徐旸齐增鑫张宏义毛颖花玮
关键词:T细胞免疫治疗胶质瘤树突状细胞
小鼠GL261脑胶质瘤原位模型的介绍和GL261细胞免疫原性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胶质母细胞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脑恶性肿瘤,近年来尽管手术、放疗、化疗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患者预后仍很差。免疫治疗研究是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需要有能够复制人胶质母细胞瘤特征、重复性好的胶质瘤动物模型,并且需要了解成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本文介绍一种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小鼠GL261脑胶质瘤原位模型,并初步探讨GL261细胞的免疫原性。
徐铭花玮姚瑜钟平毛颖朱剑虹周良辅骆菲菲储以微
关键词:免疫原性脑胶质瘤小鼠免疫治疗脑恶性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