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JY035)

作品数:10 被引量:55H指数:4
相关作者:赵利潘志远张利霞王振兴张红霞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东财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就业
  • 6篇技术进步
  • 4篇实证
  • 4篇就业结构
  • 3篇实证研究
  • 3篇就业影响
  • 3篇劳动力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就业量
  • 2篇劳动就业
  • 2篇产业结构
  • 2篇城镇化
  • 1篇第三产业
  • 1篇行业数据
  • 1篇因果
  • 1篇因果检验
  • 1篇制造业
  • 1篇中国数据
  • 1篇人民币
  • 1篇人民币升值

机构

  • 9篇山东财经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山东财政学院

作者

  • 8篇赵利
  • 3篇潘志远
  • 2篇张红霞
  • 2篇王振兴
  • 2篇张利霞
  • 1篇李欣
  • 1篇王东霞
  • 1篇李新运
  • 1篇宿伟健
  • 1篇王植
  • 1篇王圆圆

传媒

  • 4篇山东财政学院...
  • 2篇东岳论丛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财经科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山东财经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技术进步影响地区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在考察地区就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回归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技术进步对地区就业结构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对各地区就业产生负向影响,同时对不同地区就业的影响存在差别:技术进步对东部地区第一、三产业就业有负向影响;对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就业有负向影响;对西部地区的第二、三产业就业有负向影响。为优化地区就业结构,应在加快技术进步的同时,选择适合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先进技术。
赵利潘志远
关键词: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劳动力
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就业量与就业结构两方面。从就业量的角度来看,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效应与就业破坏效应共同发生作用,最终表现为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总效应:当技术进步的破坏效应大于补偿效应时,就业总量减少,失业率上升;当技术进步的破坏效应小于补偿效应时,就业总量增加,失业率下降。从就业结构角度看,技术进步导致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的变化,从而使产业、行业间兴衰交替。另外,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变化也会引起高低技能就业岗位数量的变化,最终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
赵利张红霞王振兴
关键词:技术进步劳动就业就业量就业结构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互动效应;建立了成分数据预测模型,对我国2014-2020年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了预测;通过计算产业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弹性,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和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产值与其就业量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第二、三产业产值的增长能带动该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预测期内,我国第一、二产业产值比重稳中有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依然不协调。因此,我国今后发展的重点仍在第二、三产业,尤其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利用第二、三产业对劳动的吸纳能力来增加就业、促进劳动力转移。
李新运徐瑶玉王圆圆
关键词:GRANGER因果检验成分数据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
城镇劳动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VAR模型的分析被引量:17
2014年
本文针对就业问题,在考察国内关于影响劳动就业文献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三个因素方面选取出可能影响城镇劳动就业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VAR模型对影响城镇劳动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从影响劳动就业的三个因素中提取两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宏观经济因子和技术进步因子。实证表明:影响劳动就业的主因子为宏观经济因子和技术进步因子。在宏观经济因子中,对城镇劳动就业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消费、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在技术进步因子中,对城镇劳动就业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技术进步水平,而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应该将各种促进就业措施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城镇劳动就业的增长。
赵利潘志远王东霞
关键词:宏观经济技术进步主成分分析法VAR模型
劳动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3年
就业问题历来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经济增长、经济结构、技术进步是影响就业的三个重要因素。经济增长影响就业的观点主要有三个思路: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具有带动效应;经济增长减少了劳动就业;中国经济增长带动劳动就业存在动态效应。经济结构影响就业的观点体现在产业结构演变对就业有促进作用、产业结构演变抑制了劳动就业以及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非均衡性等三个方面。对于技术进步影响就业,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一是技术进步对就业有积极的作用;二是技术进步对就业以替代作用为主;三是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双重的;四是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微小,二者关系不明显。
赵利潘志远
关键词:劳动就业经济增长经济结构技术进步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的就业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不断升值以来,我国的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总需求效应、资本替代劳动效应、国际投资效应以及消费效应等方面。本文运用协整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研究方法对人民币升值影响制造业就业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制造业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人民币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度升值有利于该就业量的提高。
赵利宿伟健
关键词:汇率人民币升值制造业就业量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山东省的实证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科学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选取1980—2011年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多变量回归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协整检验的方法实证考察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各因素的作用规律。结果发现,城镇就业空间的大小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因素,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预期收入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相对最小;同时,城镇失业率越低,制度因素越弱,相应劳动力转移的文化技能素养和物质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赵利张利霞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城乡收入差距农民收入
我国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1978-2012被引量:7
2014年
选取1978-2012年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分析、VAR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探究我国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就业比重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且因果关系是单向的;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长都呈现出较强的、持续性的推动作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城镇化水平波动的贡献率较大。
张利霞
关键词:城镇化第三产业就业
R&D活动的就业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立足于技术落后国家的实际情况,研究R&D活动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在计算R&D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R&D与就业之间的回归模型。中国的经验研究显示:对像中国这样的处于技术劣势的国家而言,企业主动进行R&D活动的动机不强,研发活动受到抑制;对就业的影响则主要是通过分工细化等途径进行传导,人力资本的作用较小;在技术模仿阶段,R&D的就业效应呈S型曲线特征,如果考虑到制度因素,就业水平在达到高点之后会出现下降,曲线将会向右下方倾斜。
赵利王振兴李欣
关键词:R&D技术进步就业
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结构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行业数据的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在考察行业就业结构的现状基础上,通过协整分析和误差项的修正,分析了技术进步对中国行业就业结构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在短期内对各个行业就业影响并不显著,长期中技术进步对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就业有负的影响,对于其它行业均有正的影响,说明技术进步在促进生产力增长的同时,有利于行业间就业结构的调整和扩大就业。因此,我国需要加快技术进步,同时要选择适应产业及行业结构变化的先进技术进行应用。
赵利王植张红霞
关键词:技术进步就业水平劳动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