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9925820)

作品数:33 被引量:298H指数:11
相关作者:薛松涛陈镕王远功唐和生范存新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近畿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建筑科学
  • 11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篇横观各向同性
  • 8篇损伤识别
  • 8篇建筑
  • 8篇各向同性
  • 7篇风振
  • 6篇阻抗函数
  • 6篇结构损伤识别
  • 6篇风振响应
  • 6篇高层建筑
  • 6篇层状场地
  • 4篇土-结构相互...
  • 4篇小波
  • 4篇横观各向同性...
  • 3篇土力学
  • 3篇子结构
  • 3篇子结构法
  • 3篇阻尼
  • 3篇无约束
  • 3篇小波变换
  • 3篇结构损伤检测

机构

  • 42篇同济大学
  • 8篇近畿大学
  • 4篇苏州科技学院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同济大学结构...
  • 2篇苏州城建环保...
  • 2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作者

  • 41篇薛松涛
  • 38篇陈镕
  • 23篇王远功
  • 15篇唐和生
  • 9篇范存新
  • 5篇万春风
  • 5篇郑海涛
  • 4篇秦岭
  • 4篇钱宇音
  • 3篇李肇胤
  • 3篇谢丽宇
  • 2篇张毅
  • 2篇水涛
  • 2篇陈鎔
  • 2篇吕鹏
  • 2篇陈诗慧
  • 1篇张茂雨
  • 1篇葛晓明
  • 1篇徐荣梅
  • 1篇褚濛

传媒

  • 7篇同济大学学报...
  • 6篇力学季刊
  • 4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应用数学和力...
  • 3篇振动与冲击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第十届全国结...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固体力学学报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苏州城建环保...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第14届全国...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 10篇2004
  • 9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时群桩阻抗函数的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桩与土体的动力相互作用不仅改变了桩基的承载力,也影响了上部结构对动荷载的响应,因此在进行上部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时必须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对这种动力相互作用效应研究的基础是确定桩土系统的阻抗函数,文章对考虑桩土系统动力相互作用时群桩的阻抗函数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明确了影响桩土系统动力相互作用阻抗函数的各种主要参数,为进一步研究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打下基础。
范存新张毅薛松涛陈镕
关键词:群桩阻抗函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桩基计算
Timoshenko梁运动方程的修正及其影响被引量:56
2005年
在Timoshenko梁的基础上,考虑剪切变形所引起的转动惯量,对传统的Timoshenko梁的运动方程进行了修正,分析了这种修正对梁的运动特性所带来的影响,并论证了Timoshenko梁实际上只存在一个相速度系,一个群速度系,以及一个固有频谱.这种修正在低频段影响很小,而在高频段影响比较显著,因此在诸如冲击等高频影响占重要地位的动力分析中必须加以考虑.
陈镕万春风薛松涛唐和生
关键词:波速群速度固有频率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检测结构损伤的位置和程度被引量:12
2005年
开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是结构损伤识别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建筑结构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通过模 态分析识别结构损伤的精度很难保证。提出一种灰色关联度分析应用于结构损伤检测的数值方法。通过测量结构的频 率,建立可能损伤频率和实际损伤频率的关联度的关联序,并找出最优序列,逐次迭代逼近来确定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 伤程度。对多种工况进行了框架结构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层间剪切结构,通过测量结构频率变化运用本方 法可以准确地确定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
薛松涛钱宇音陈镕1王远功
关键词:结构频率建筑结构结构损伤识别结构损伤检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迭代逼近
无约束平面框架结构冲击响应分析(Ⅰ)——公式推导
2005年
运用广义Fourier级数方法推导了无约束平面框架结构受运动刚体冲击时的瞬态动力响应公式,利用这些公式得到冲击系统动力响应解析解.在公式推导过程中得出结构系统中弹性响应的动量之和为零的结论.从公式推导可以看出,模态分析法同样可以用来解决此类冲击问题.
陈镕郑海涛薛松涛唐和生
关键词:冲击响应
无约束平面框架结构冲击响应分析(Ⅱ)——数值算例分析
2005年
利用第(Ⅰ)部分推得的公式,对一无约束平面框架结构受运动刚体冲击时的瞬态响应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计算了结构与运动刚体之间的冲击力时程曲线、梁中的剪力及弯矩分布、轴力杆件中的轴力分布.分析了杆中的纵波、Timoshenko梁中弯曲波及剪切波的传播现象.数值分析表明:冲击力的延续时间主要是由挠曲波及纵波控制的;在结构的冲击响应分析中,梁的剪切效应不容忽略.
陈镕郑海涛薛松涛唐和生
关键词:冲击响应
小波基带宽的变化对结构损伤识别的影响被引量:25
2003年
分析了小波变换在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用 ,证实选择具有不同带宽小波基对检测结果可起到关键性作用 .小波变换可以看作是一组带通滤波器 ,小波滤波器通过多尺度带通和自相关加强特性 ,对结构的动力信号进行实时检测 .利用灵活的多尺度带通小波滤波器组 ,对结构振动信号作滤波分析 ,结构所有的自然频率特性可以同时在时频空间出现 .
唐和生薛松涛陈镕王远功
关键词:结构损伤识别小波变换多尺度带通滤波器固有频率
灰色系统模型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3年
开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是结构损伤识别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建筑结构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通过模态分析识别结构损伤的精度很难保证。本文提出一种灰色系统模型应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方法。建立频率变化率和刚度变化的灰色系统模型,把一阶单变量的灰色模型(M(1,1))作为频率变化率和刚度变化之间的系统,通过一阶单变量的灰色模型(M(1,1))预测来体现结构动力指纹的整体功能,确定频率变化率和刚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变量。为了验证理论,对多种工况进行了框架结构模型的振动试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层间剪切结构,通过测量结构频率变化,建立的灰色系统模型可以较准确地确定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并使识别精度得到有效提高。
薛松涛钱宇音陈镕王远功
关键词:灰色系统
横向受力桩与层状土体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文章在弹性地基反力法的基础上 ,采用逐步加载方式分析非单一刚度的横向受力桩和抗力系数等随深度任意变化的层状土体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
唐和生薛松涛范存新陈镕王远功
关键词:横向受力桩
用二阶灵敏度和灰色系统模型识别损伤的比较
开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是结构损伤识别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结构频率容易测试并且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因此成为损伤识别中广泛应用的模态参数。本文首先采用基于二阶频率灵敏度的分析通过测量结构损伤前后频率变化来确定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
薛松涛邵有安陈镕王远功
关键词:灰色系统
文献传递
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场地在SH波入射时共振特性被引量:3
2002年
采用横观各向同性 (以下简称TI)层状弹性体模拟半空间之上的场地土 .首先推导了在入射SH波时TI弹性体界面上透射角的计算公式 ,然后利用笔者推得的在入射平面SH简谐波时TI弹性土层的刚度矩阵及TI层状场地的响应计算公式 ,计算了典型TI层状场地在SH简谐波入射时的频响函数 .计算表明 ,在入射角度较小时 ,场地的横、竖向模量比越大 ,则共振频率越低 ,而共振幅值越高 .
薛松涛陈镕秦岭
关键词:层状场地横观各向同性SH波频响函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