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08DZ1981000)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王丽卿季高华徐后涛赵风斌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人工湿地
  • 2篇植物
  • 2篇湿地植物
  • 1篇养殖
  • 1篇养殖废水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库
  • 1篇湿地
  • 1篇湿地处理
  • 1篇水产
  • 1篇水产养殖
  • 1篇水产养殖废水
  • 1篇水处理
  • 1篇碳氮
  • 1篇碳库
  • 1篇人工湿地处理
  • 1篇人工湿地植物
  • 1篇固碳
  • 1篇固碳潜力
  • 1篇废水

机构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3篇徐后涛
  • 3篇季高华
  • 3篇王丽卿
  • 2篇赵风斌

传媒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沙田湖人工湿地植物-土壤有机碳库被引量:2
2011年
在人工构建的用于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表面流和水平潜流湿地复合系统中,对湿地植物各组织、湿地表层土壤(0~10cm)、湿地植物根际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季节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湿地植物表层土壤和湿地植物对有机碳的固定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植物地上部分组织固定的有机碳含量表现为在生长期迅速增加,8月较高,进入成熟期(11月)后保持稳定,8月有机碳含量与5月有显著性差异、与11月差异不显著;湿地植物地下部分组织固定的有机碳含量低于地上部分,但季节变化与地上部分相似,5月含量最小,8月达到一个较高的值,11月与8月有机碳含量差异不大。植物进入生长期后,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湿地上无植物时期,各湿地植物根际土有机碳含量均高于表层土,但差异不显著(睡莲除外)。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0.96~1.67kg·m-2,受植物种类、植物生长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湿地面积和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估算出沙田湖人工湿地(表面流湿地部分面积为3592m2)0~10cm土壤有机碳总量为5.61t,通过植物吸收每年固定的碳量为10.34t。
徐后涛王丽卿沈杰季高华赵风斌
关键词:人工湿地固碳潜力
沙田湖人工湿地植物碳氮磷动态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在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表面流和水平潜流湿地复合系统中,进行了湿地植物不同组织氮磷含量以及有机碳含量的周年变化规律研究,评价湿地植物吸收对湿地系统总氮和总磷的去除作用及对有机碳的固定效果。结果表明:湿地植物组织碳、氮、磷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植物组织内碳,氮、磷均具有由根部向上输送蓄积和向下"营养回流"的特点。氮磷在植物生长初期含量较高,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其含量呈下降趋势;有机碳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9月份各植物有机碳含量达最高值,其中再力花最高,达59.48%。植物生长期,植物直接吸收氮磷作用明显。植物体氮磷净吸收能力随植物生长期中不同时间而变,当湿地进水氮磷负荷为301.32 g/(m^2·a)和62.64 g/(m^2·a)时,若选择10月底收割,各植物对氮的去除率为28.43%,对磷的去除率14.69%,植物氮磷吸收对人工湿地系统营养物质去除起到一定的作用。
徐后涛王丽卿季高华朱雪生邱雪妹赵风斌
关键词:人工湿地湿地植物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池塘养殖废水效果分析被引量:17
2009年
构建表面流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水产养殖池塘排放的废水,以减少水产养殖废水对周围水域环境的污染。结果表明,经湿地净化处理后,养殖废水中总氮、总磷、CODMn、氨氮分别从2.32、0.50、14.88、0.61 mg/L降至0.98、0.18、9.72、0.30 mg/L,叶绿素a从369.6μg/L降至61.78μg/L,水质明显得到净化。湿地植物存活时组织氮、磷含量明显高于死亡时,湿地植物死亡时梭鱼草、黄菖蒲、小香蒲的组织氮含量分别仅为存活时的18.8%、26.8%、38.1%。湿地植物死亡时收割可去除氮、磷含量分别为11.68 g/m2和4.81 g/m2,再力花去除氮、磷能力最强。在湿地植物死亡前收割能够提高湿地植物吸收所贡献的净化率。
朱雪生王丽卿徐后涛邱雪妹李平季高华谢平
关键词:人工湿地水产养殖废水湿地植物水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