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1033-001-007)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梁骏张明唐露王洪海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杭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机顶盒
  • 2篇机顶盒芯片
  • 2篇QFP
  • 2篇DDR
  • 1篇抖动
  • 1篇信号
  • 1篇亚稳态
  • 1篇速率
  • 1篇随机抖动
  • 1篇同步开关
  • 1篇开关
  • 1篇SDRAM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 2篇杭州国芯科技...

作者

  • 3篇张明
  • 3篇梁骏
  • 1篇王洪海
  • 1篇唐露

传媒

  • 1篇电视技术
  • 1篇电子学报
  • 1篇微电子学与计...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比特重排的减少机顶盒芯片DDR接口SSN的方法
2014年
封装电感引起的SSN(Simultaneous Switching Noise,同步开关噪音)效应阻碍低成本QFP(Quad Flat Package,四方型扁平式封装)封装的机顶盒芯片的DDR SDRAM(Double Data Rate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速率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DDR)接口的传输频率.本文利用视频数据的相关性,及DDR颗粒的数据比特可以任意交换的特点,提出对DDR接口数据进行数据比特重排的方法来降低SSN效应.视频解码器使用到的数据在二维空间上高度相关.在DDR接口版图设计时将高比特位的数据与低比特位的数据在空间上交错放置,可使得DDR接口的电流分布更加平衡,减少通过封装寄生电感的平均电流,最终减少SSN.本文提出的方法成功用于台积电55rm工艺高清机顶盒芯片的设计.QFP封装的样片的DDR接口传输速率达到1066Mbps.
梁骏叶剑兵王洪海张明
关键词:DDR
基于随机延时注入的跨时钟域信号验证方法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应对现代SOC复杂的时钟结构给跨时钟域信号处理带来的隐患,分析了跨时钟域信号产生的亚稳态现象的根本原因和常用的跨时钟域信号的处理方法,针对跨时钟域信号处理难以验证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随机延时注入的跨时钟域仿真验证方法.通过将亚稳态现象抽象成采样数据在时钟上的随机抖动,使得芯片设计的RTL前仿真在没有时钟树物理信息的情况下能够模拟出亚稳态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完成SOC芯片的跨时钟域信号的功能验证.
梁骏唐露张明
关键词:亚稳态随机抖动
低SSN的机顶盒芯片DDR控制器的设计被引量:1
2013年
低成本QFP封装的SSN效应是限制DDR接口传输速率的重要因素。根据图像数据翻转比特的分布统计,提出了基于数据重发的DDR控制器设计方法。本方法利用DDR芯片上的DM功能管脚将1次高数据比特翻转的写传输转化成2次低数据比特翻转的写传输。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以较少的代价减少SSN。
梁骏张明
关键词:DDRQF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