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6205)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董林森刘焱光石学法黄元辉胡利民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有机碳
  • 1篇柱样
  • 1篇矿物
  • 1篇矿物学
  • 1篇矿物学特征
  • 1篇化学特征
  • 1篇白令海
  • 1篇北冰洋西部
  • 1篇XRD
  • 1篇表层沉积物
  • 1篇沉积环境
  • 1篇沉积物

机构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2篇黄元辉
  • 2篇石学法
  • 2篇刘焱光
  • 2篇董林森
  • 1篇王春娟
  • 1篇陈志华
  • 1篇白亚之
  • 1篇方习生
  • 1篇邹建军
  • 1篇胡利民

传媒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极地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白令海西部柱样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埋藏记录被引量:6
2015年
基于2012年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专项调查获得的样品资料,重点探讨了百年来白令海西部柱样沉积物中有机碳(TOC)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埋藏记录,结果显示,基于两柱样210 Pbex随深度的指数衰变趋势,整体能反映出调查区相对稳定的现代沉积环境,可获得两沉积柱约70年以来的海洋沉积环境序列。陆架区BL16柱样中TOC的垂向分布与TN及粒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反映出有机质来源较为一致,粒度可能对沉积有机碳的赋存起控制作用;而陆坡区BL10柱样粒度相对略粗,且TOC与TN、粒度无明显相关关系,这可能与该区复杂的沉积水动力环境、有机质输入和较强的细菌微生物作用有关。两柱样上层样品(近20年以来)都不同程度表现出TOC含量增加和CaCO3含量下降,这可能指示了近期北极地区变暖和海洋酸化加剧等过程对沉积有机质的影响。计算得到两柱样沉积有机碳的埋藏通量分别为3 100mmol C·m-2·a-1(BL16)和1 400mmol C·m-2·a-1(BL10),通过对有机碳埋藏保存效率的分析和区域对比,认为该区较高的有机碳埋藏通量,可能主要受控于较高的上层水体初级生产力和有机碳输出效率,较为有利的沉积有机碳保存代谢机制以及较快的沉积速率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胡利民石学法刘焱光白亚之董林森黄元辉
关键词:有机碳沉积环境白令海
北冰洋西部表层沉积物矿物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被引量:6
2014年
对北冰洋西部7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全岩X射线衍射矿物组成分析,结合洋流和地质背景,探讨各矿物分区的物质来源。矿物组合分区表明研究区物质来源变化较为复杂:(1)在楚科奇海的中部靠近白令海峡处长石含量很高,主要是阿纳德尔流携带的来自阿纳德尔河的沉积物;在楚科奇海的西侧的长石含量也较高,且与其他矿物组合分区相比,角闪石含量较高,这是因为受阿纳德尔流和东西伯利亚沿岸流的双重影响,沉积物来自西伯利亚陆地的一些高含长石的火山岩及沉积岩等。在楚科奇海的东侧,石英含量很高,来源为阿拉斯加沿岸流携带的育空河及卡斯奎姆河的沉积物。在阿拉斯加北部,碳酸盐岩和石英含量高,这与马更些河搬运的沉积物有关;(2)北冰洋西部深水区中加拿大海盆的南端和中部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含量较低,说明受波弗特环流携带的加拿大北极群岛的碳酸盐影响相对较小,且与其他矿物组合分区相比,云母含量最高,说明沉积物主要来源为来自拉普捷夫海的海冰沉积物;此外,一些黏土级细粒物质可能由大西洋中层水携带而来。深水区的其他海域以方解石和白云石含量高为特点,主要受波弗特环流的影响,来源主要为加拿大北极群岛的班克斯岛和维多利亚岛;此外,还受来自西伯利亚陆架,主要是拉普捷夫海沉积物的影响。
董林森石学法刘焱光方习生陈志华王春娟邹建军黄元辉
关键词:XRD北冰洋西部矿物学表层沉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