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DJSK100202)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0H指数:6
- 相关作者:蒲艳萍刘婧李霞吴杰华凯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西部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区域内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 2012年
- 文章利用1997-2008年西部地区12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对西部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在整体增长的同时,区域内部存在显著性差异;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及城镇化水平对西部农村居民整体工资性收入具有正向影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居民受教育程度、城镇化水平及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三因素对西部区域内部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性省际差异。
- 蒲艳萍余尊宝
- 关键词:工资性收入
- 劳动力流动对缓解家庭贫困的影响效应——以西部为例被引量:4
- 2011年
- 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组2010年初对西部地区的289个自然村有无外出务工家庭的问卷调查为样本,对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个体特征及劳动力流动对缓解家庭贫困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农民家庭贫困、改善农民家庭福利具有积极效应;家庭及外出劳动力的数量、流动者受教育程度、流动者外出年限及每年外出务工的月数等因素对缓解家庭贫困均具有积极作用。
- 蒲艳萍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缓解贫困
-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结合的农民增收模式探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文章通过对重庆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状况的分析发现:劳务收入与家庭经营收入是重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究其原因在于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发展严重脱节,重庆市在劳务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从而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持久稳定增长。为此,文章提出了建立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结合的农村居民持续增收模式。
- 蒲艳萍李霞
- 关键词:劳务经济资源经济农民增收
- 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效应——基于对重庆市137个自然村有无外出务工家庭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4
- 2010年
- 本文运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2010年初在重庆地区137个自然村有外出务工家庭和无外出务工家庭的问卷调查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重庆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个体特征,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家庭收支、福利及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农民家庭贫困、改善农民家庭福利状况及促进土地流转具有积极效应;对农村劳动力和土地等基本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农业产出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
- 蒲艳萍刘婧
-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 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西部289个自然村的调查被引量:25
- 2010年
- 本文运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2010年初在西部地区289个自然村有无外出务工户的问卷调查及2000-2007年西部各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就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进行统计与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农民家庭贫困、改善农民家庭福利状况具有积极效应;劳动力流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及农村人力资本提高等因素对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具有积极影响,其中,区域经济增长对农民增收作用最大。
- 蒲艳萍
-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农民增收问卷调查
- 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效应——基于对四川省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4
- 2011年
- 本文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2010年初在四川省63个自然村有无外出务工家庭的问卷调查为研究样本,分析四川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个体特征,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家庭收支、福利及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农民家庭贫困、改善农民家庭福利状况及促进土地流转具有积极效应;对农户劳动力和土地等基本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农业产出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
- 蒲艳萍李霞
-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农村经济
- 特色经济与劳务经济结合的农民增收模式研究
- 2012年
-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内蒙古特色经济发展较好,劳务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内蒙古农民增收应走特色经济与劳务经济相结合的道路,构建"高效特色农业+高效特色草原畜牧业+劳务经济"的农民增收模式。
- 汪希蒲艳萍
- 关键词:特色经济劳务经济农民增收
- 转型期中国就业重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笔者利用1992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就中国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就业重构方向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极化负相关,就业重构速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极化正相关;受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水平差异的约束,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极化效应大于平衡效应;在区域层面,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净极化效应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中部、西部和东部。
- 蒲艳萍吴杰
- 关键词:收入分配
- 农村经济要素稀缺型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被引量:1
- 2012年
- 内生于赶超战略的制度和政策安排,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呈现要素稀缺型发展模式。文章利用1978-2010年的相关数据,就农村要素稀缺型发展模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对外开放受规模限制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无显著效应,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呈U形关系,现阶段依然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需进行相机抉择。
- 蒲艳萍华凯
- 关键词:城乡发展城乡收入差距
- 公共产品财政投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通过构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就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财政投资上进行博弈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 曾军丽刘玉萍
- 关键词: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公共产品投资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