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1963)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5
相关作者:陈美兰黄璐琦邵爱娟杨立申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药用
  • 2篇药用植物
  • 2篇植物
  • 2篇龙脑
  • 2篇龙脑樟
  • 2篇基因
  • 1篇异构酶基因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愈伤组织诱导
  • 1篇生防菌
  • 1篇生物防治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土传病害
  • 1篇脱氧
  • 1篇物防
  • 1篇香樟
  • 1篇磷酸

机构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天士力控股集...

作者

  • 5篇陈美兰
  • 5篇黄璐琦
  • 3篇申业
  • 3篇邵爱娟
  • 3篇杨立
  • 2篇林淑芳
  • 2篇郑汉
  • 2篇姚娜
  • 2篇杨光
  • 1篇彭华胜
  • 1篇李琴
  • 1篇郭兰萍
  • 1篇叶正良
  • 1篇陈敏
  • 1篇杨青山

传媒

  • 5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香樟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基因CcDXR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reductoisomerase,DXR)是萜类甲基赤藓醇-4-磷酸途径(methylerythritol-4-phosphate pathway,DXP/MEP)上的第二个限速酶。本研究以5种化学型的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作为实验材料,基于转录组数据,运用快速扩增c DNA末端技术(RACE),从香樟中克隆出DXR基因的c DNA,命名为Cc DXR1(Gen Bank登录号:KU886266)。该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1 413 bp,编码470个氨基酸残基,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其分子质量为51.1 k D,等电点(Theoretical p I)为6.62,不含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结合蛋白质保守区以及进化树分析,证实该基因确为DXR家族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得出香樟中CcDXR1基因在成熟叶片表达量高于幼嫩叶片,根与叶中表达量相当,枝中最低。Cc DXR1在香樟5种化学型中的表达量不同,在龙脑樟中的表达量要高于油樟、芳樟、脑樟和异樟4种化学型。本研究首次从香樟中克隆出了Cc DXR1序列全长,并揭示了Cc DXR1在不同组织、生长时期及5种化学型中的差异表达,为香樟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挖掘提供研究基础。
郑汉荆礼姚娜杨青山彭华胜申业黄璐琦
关键词:香樟RACE
生防菌对药用植物土传病害的抗病机制及应用探讨被引量:13
2012年
近年来,药用植物在引种栽培过程中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直接影响了其产量和质量。目前主要采用化学防治,但化学农药对大多数土传病害防效甚微,且过量使用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和中药材农药残留超标,直接损害人体健康以及影响中药材出口。而且随着人们对无污染、无公害绿色中药材的呼声日益提高,生物防治已成为继农业、化学防治之后的又一重要防治方法。生防菌在生物防治中的潜力也被日益重视,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作者分别从改善寄主关键养分,与病原菌的竞争作用,改变寄主根系的形态或解剖结构,调节寄主内源激素,恢复寄主根际土壤微生态平衡以及激活寄主防御机制等方面探讨目前常用生防菌对药用植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机制,对其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未来的展望。
杨立陈美兰邵爱娟杨光
关键词:生防菌药用植物生物防治土传病害
龙脑樟中内生真菌bn12分子鉴定及挥发性代谢产物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龙脑樟中内生真菌bn12菌种进行鉴定,并对其的挥发性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形态学结合ITS序列分析法对菌种进行鉴定,采用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内生真菌bn12的ITS序列与格孢菌目Pleospora-les中格孢菌科Pleosporaceae的真菌相似度最大,并且与Cochliobolus nisikadoi ITS序列同源性比较高;龙脑樟内生真菌bn12的挥发性代谢产物中含有龙脑以及大量的吲哚类物质。结论:内生真菌bn12属于座囊菌纲的格孢菌科真菌,具有产生龙脑的能力。
陈美兰杨立李琴申业邵爱娟林淑芳黄璐琦
关键词:龙脑樟分子鉴定
樟树4-二磷酸胞苷-2-C-甲基-D-赤藓醇激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4-二磷酸胞苷-2-C-甲基-D-赤藓醇激酶(4-diphosphocytidyl-2-C-methyl-D-erythritol kinase,CMK)是植物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甲基赤藓醇-4-磷酸途径(methylerythritol-4-phosphate pathway,DXP/MEP)上的第4个关键酶。该研究根据樟树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方法从药用植物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中克隆得到4-二磷酸胞苷-2-C-甲基-D-赤藓醇激酶基因,命名为Cc CMK1(Gene Bank登录号Ku376098),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1 212 bp,编码403个氨基酸,推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4.46 k Da,等电点(theoretical p I)为4.99。跨膜结构分析表明CMK蛋白不存在跨膜结构。信号肽分析表明其为非分泌蛋白,不存在信号肽。亚细胞定位表明其定位于叶绿体中。利用荧光实时PCR检测了龙脑樟、油樟、芳樟、脑樟和异樟5种化学型樟树中Cc CMK1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Cc CMK1基因在油樟中的表达量最高,龙脑樟中表达量最低,为樟树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元件挖掘提供研究基础。
荆礼郑汉姚娜陈美兰申业黄璐琦
关键词: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药用植物AM共生体系评价方法和关键技术的探讨被引量:9
2011年
近年来AM菌在中药栽培研究领域受到的关注增加,但是由于药用植物品种繁多、生境复杂多样、根系内含物多,而农作物生境单一,根系成分简单,因此有关从农作物AM共生体系的评价方法和关键技术并不能完全适合药用植物AM共生体系。作者分别从药用植物AM菌的分离鉴定、AM侵染强度评价等方面对药用植物AM共生体系的评价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旨在对今后AM菌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研究提供指导。
陈美兰郭兰萍杨光陈敏杨立黄璐琦
关键词:药用植物丛枝菌根
龙脑樟愈伤组织的诱导及龙脑的产生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优化龙脑樟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和气相色谱方法进行。结果: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激素,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不同,愈伤细胞生长状况也不一样,其中在培养基上添加2,4-D4 mg.L-1+6-BA 0.2 mg.L-1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细胞生长旺盛。同时,发现采用嫩叶为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中含有龙脑,而采用茎为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中不含龙脑。结论:龙脑樟愈伤组织诱导适宜的培养基为MS+2,4-D 4 mg.L-1+6-BA 0.2 mg.L-1,龙脑的生成则以嫩叶为外植体。
陈美兰叶正良欧阳少林林淑芳邵爱娟黄璐琦
关键词:龙脑樟愈伤组织诱导龙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