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361203)

作品数:34 被引量:491H指数:13
相关作者:胡振琪陈超付艳华王新静余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南工程学院石河子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矿业工程
  • 9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沙区
  • 12篇采煤
  • 10篇风沙区
  • 9篇土壤
  • 9篇复垦
  • 9篇沉陷
  • 8篇土地复垦
  • 7篇采煤沉陷
  • 6篇地裂缝
  • 5篇整治
  • 5篇生态
  • 5篇土地整治
  • 4篇自修复
  • 4篇开采沉陷
  • 4篇工作面
  • 3篇土壤含水量
  • 3篇煤炭
  • 3篇煤炭开采
  • 3篇含水量
  • 2篇生态环境

机构

  • 32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河南工程学院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石河子大学
  • 2篇陕西陕煤陕北...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河南财经政法...
  • 1篇神华神东煤炭...
  • 1篇中国煤炭学会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天津城建大学

作者

  • 28篇胡振琪
  • 15篇陈超
  • 5篇付艳华
  • 4篇梁宇生
  • 4篇王新静
  • 4篇荣颖
  • 4篇余洋
  • 2篇龙精华
  • 2篇李星宇
  • 2篇林杉
  • 2篇袁玉敏
  • 2篇曹远博
  • 2篇魏婷婷
  • 2篇赵瑜
  • 2篇王晓彤
  • 1篇张玉秀
  • 1篇胡青峰
  • 1篇肖武
  • 1篇史沛丽
  • 1篇贺安民

传媒

  • 7篇中国土地科学
  • 4篇煤炭学报
  • 3篇中国煤炭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金属矿山
  • 2篇中国矿业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矿业科学学报
  • 1篇煤炭技术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煤炭工程
  • 1篇林业经济问题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Intern...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5年展望——土地整治分报告被引量:21
2015年
研究目的:对2014年国内外土地整治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展望了2015年国内研究趋势,为土地科学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文献资料综述法。研究结果:2014年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整治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农用地整治、村庄土地整治、工矿建设用地整治以及土地复垦等方面,研究成果丰富。研究结论:土地整治是土地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2015年《中国土地科学》在本领域的关注重点将主要集中在:推动土地整治与经济建设协调关系研究;不断推进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坚持开展以加强土地权属管理为目标的土地整治研究;加快完善土地整治监督管理机制,从而落实土地整治的共同责任。
胡振琪余洋付艳华
关键词:土地整治土地复垦
神南矿区采煤沉陷裂缝对土壤表层含水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为探究西部风沙区采煤沉陷裂缝对土壤表层含水量(0~20 cm)的影响,以神南柠条塔煤矿某工作面为研究区,使用时域反射仪(TDR)对动态裂缝以及不同宽度的地裂缝进行了土壤的水分含量监测,结果表明:①在动态裂缝整个发育周期内,裂缝周边表层含水量呈现处一个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且相对出塌陷侧的含水量损失量小于相对出露侧;且裂缝相对塌陷侧含水量及含水量恢复速度稍大于相对露出侧;在裂缝相对出露侧的土壤含水量受影响范围在85 cm内,影响周期为13 d;在裂缝相对塌陷侧的土壤含水量受影响范围在55 cm内,影响周期为12 d;在土壤自修复的作用下,土壤的含水量都可以得到基本的恢复;②对超充分采动区内不同裂缝宽度条件下(2、5、9、13、17、24、32、35、38 mm)的土壤含水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宽2、5 mm的裂缝对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影响,9 mm及以上的裂缝中,当裂缝宽度相同时,距离裂缝位置越远,土壤含水量越高;在距离裂缝相等时,裂缝宽度越大,土壤含水量越低。
琚成远浮耀坤陈超冯泽伟白铭波胡振琪
关键词:半干旱风沙区土壤含水量
风沙区超大工作面开采对土壤及植物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对毛乌素风沙区超大工作面开采当年和沉陷一年后的裂缝区和采空区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生长生理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为矿区生态的自我修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样地调查和室内元素含量分析,并利用ANOVA方差分析和LSD最小显著差异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开采当年裂缝区和采空区土壤含水率都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而沉陷一年只有裂缝区的含水率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采空区的修复速度和修复能力都强于裂缝区;沉陷一年裂缝区、采空区和对照组的土壤pH值与开采当年比较无显著差异,开采当年和沉陷一年后土壤的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沉陷一年裂缝区、采空区的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元素含量较开采当年显著提高;受土壤环境影响最大的是乔木,其次是灌木,草本受环境影响最小,并且其恢复速度最快。【结论】植物在土壤水肥环境剧变后,促使植物对环境重新适应并对土壤环境进行修复,修复能力表现为:草本>灌木>乔木。
魏婷婷胡振琪曹远博李星宇袁玉敏林杉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风沙区土壤植物
中国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针对中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存在系统化、层次化总结不够的问题,对西部生态脆弱区研究中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的进展、前景与难点进行梳理总结。结果表明: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多采用参数借用评估模型,原因在于该类评估模型具有数据精度限制和模型简单易用的特点;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主导因素的研究趋于具体化,而县域小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成为研究趋势;就时空差异性和生态系统异质性的表征状况而言,遥感定量测量模型更适用于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赵瑜陈超胡振琪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价值评估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18年
基于经济-社会-生态因素评价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和多因子综合评价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通过引入协调度和障碍度模型对城市土地集约系统协调性和障碍因子进行分析,探索影响城市土地集约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城市用地集约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表明:1)研究区4市土地集约度在2008-2016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集约度均值大小依次为克拉玛依市(0.562)>石河子市(0.532)>昌吉市(0.512)>乌鲁木齐市(0.476),均属于土地基本集约利用(Ⅲ级),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土地集约度和协调度整体上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同增同减"现象明显,协调度均值大小依次为克拉玛依市(0.594)>昌吉市(0.591)>石河子市(0.502)>乌鲁木齐市(0.466);3)4市土地集约利用障碍度情况各不相同,但整体表现为经济障碍>社会障碍>生态障碍,生态因素障碍度持续降低。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度的指标层障碍因子存在一定区位差异,但整体以GDP为核心的经济指标和以人口为基础的社会指标为主要障碍因子。基于全局标准化的最优组合赋权法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既保证了对比统一性,又反映了区位差异性,准确、有效地实现了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障碍度因素的分析。
赵会顺陈超胡振琪李路曼
关键词:区位协调度障碍度天山北坡
2016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7年展望——土地工程与技术分报告被引量:10
2017年
研究目的:对2016年国内外土地工程与技术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展望了2017年国内研究趋势,为土地科学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文献资料综述法。研究结果:2016年土地工程与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测量、土地信息技术、土地整治工程等方面。研究结论:推进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深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技术、加强矿区土地复垦的技术工艺及相关新设备研究等将是2016年及未来土地工程与技术领域着重研究的方向。
胡振琪梁宇生巩玉玲王晓彤
关键词:土地整治土地信息
采煤塌陷对中国西部风沙区土壤质量的影响机制及修复措施被引量:21
2017年
中国西部风沙区生态环境脆弱,煤炭井工开采造成土体坍塌,产生地表裂缝,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土壤酶活性降低、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土壤沙化、植被死亡以及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剖析近年来煤炭地下开采对西部风沙区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植被生长等方面的影响机制,提出塌陷区土壤环境破坏的修复措施。指出今后的研究应集中于采煤塌陷区土壤质量的恢复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演替规律方面,为中国西部风沙区采煤塌陷地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史沛丽张玉秀胡振琪马康于冰冰
关键词:井工开采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多样性
风沙区井工煤炭开采对土地生态的影响及修复被引量:26
2016年
能源"金三角"地区已成为我国能源开发的主战场,该区域大都位于风沙区,煤炭开采对该区域生态影响直接关系到矿业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多年的监测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系统探讨了该区域煤炭开采对土地生态的影响和修复方法。研究表明:土地生态的监测方法是揭示煤炭开采对土地生态影响的关键,以井下开采信息为先导的多源信息采集与处理以及定位、动态和长期的监测方法更具有说服力;煤炭开采对风沙区土地生态具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地表形变、裂缝、土壤水分、土壤理化特性和植物生长的影响,这些影响除沉陷盆地边缘裂缝外,都能在较短时间内由于自修复和自然修复而逐渐消除;该区域的生态修复应采用分区修复模式,即均匀沉陷区的自然封闭修复和非均匀沉陷区的植物修复为主、工程修复为辅的人工诱导修复模式;同时要尽可能采用超大工作面和边沉陷边充填裂缝的边开采边修复模式,从源头减轻土地生态损伤和及时修复。
胡振琪陈超
关键词:风沙区煤炭开采土地生态生态修复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美国采矿与复垦学会(1984—2014年)发展历程与研究综述被引量:4
2016年
研究目的:通过对美国采矿与复垦学会31次年会论文集的统计分析,以求解析国际土地复垦领域的重点问题及发展趋势。研究方法:采用VOSviewer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划分三个时间段对会议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关键词划分为"复垦评价、规划与管理"、"酸性矿井水"和"土壤与植被"三个聚类,在三个时间段中,各聚类的关键词在稳定中有变化,数量逐渐增多。研究结论:土地复垦的研究对象更加丰富,复垦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扩展,研究进一步细化。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生态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也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胡振琪付艳华肖武赵云肖余洋
关键词:土地复垦酸性矿井水植被
风沙区超大工作面开采土地损伤的演变与自修复特征被引量:16
2015年
为揭示超大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土地损伤的演变规律,以神东矿区的部分典型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土地生态环境观测方法,发现地表移动变形、地裂缝以及土壤物理性质等关键要素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1与传统开采方式对比,超大工作面快速开采条件下,地表的移动变形和下沉总量没有变化,地表的下沉速度明显增大,地表受采动影响的时间缩短50%左右,相对均匀沉陷区的面积一次性达到78%,有效地促进了采后地形向采前状态的自修复;2地裂缝存在明显的"分区"特性,动态地裂缝扩展程度较弱并快速闭合,发育周期与采矿地质条件有函数关系;边缘地裂缝以"O"型圈分布于开采边界,裂缝角呈近似垂直角,分布范围明显减小,也表现出较强的自修复能力;3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地表移动变形以及地裂缝的分区特征基本吻合,均匀沉陷区的土壤物理性质在采动1 a后趋于采前水平,而非均匀沉陷区由于边缘地裂缝的存在,暂无自然修复现象,需要辅助人工治理。
王新静胡振琪胡青峰陈超
关键词:风沙区开采沉陷地裂缝土地复垦自修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