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2C31306)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3
相关作者:廖华余磊徐达传钟世镇熊绍虎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APA微囊
  • 4篇松果体
  • 4篇微囊
  • 4篇细胞
  • 2篇褪黑素
  • 2篇微囊化
  • 2篇免疫
  • 2篇基因
  • 2篇黑素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色胺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生物学特性研...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培养
  • 1篇褪黑激素
  • 1篇转染
  • 1篇组织相容性

机构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作者

  • 7篇廖华
  • 6篇徐达传
  • 6篇余磊
  • 4篇钟世镇
  • 3篇黄美贤
  • 3篇邱小忠
  • 3篇熊绍虎
  • 2篇刘晓静
  • 2篇曹永英
  • 1篇刘小静
  • 1篇霍霄鲲
  • 1篇黄晓兰
  • 1篇黄涛

传媒

  • 3篇解剖学报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松果体细胞微囊的组织相容性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制备松果体细胞微囊并进行动物移植实验,探讨松果体微囊与宿主体的组织相容性。方法: 游离并摘取乳鼠松果体,胰酶、胶原酶消化分离获取松果体细胞悬液,体外培养后进行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 藻酸钠(APA)微囊化处理,将囊化细胞与空囊植入大鼠体内(腹膜腔、肌间隙)。术后15、30 d回收微囊,采用形态学 观察、HE染色、细胞计数、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并分析回收囊的形态、囊内细胞活性、囊壁炎性浸润及纤维 化程度,从而判断APA囊膜在体内的组织相容性及其对松果体细胞的免疫保护效应。结果:微囊的腹腔回收率约为 85%,15 d回收囊大多囊壁完整,少数有破损,囊外粘附巨噬细胞。随植入时间的延长,炎性浸润逐渐加重,囊壁增 厚,同一时段微囊与空囊的回收率、囊壁纤维化程度无显著差异。检测证实,15 d回收微囊仍有褪黑素(MT)分泌功 能,但细胞功能迅速下降,30 d回收囊的MT检测呈阴性。结论:APA微囊有一定的组织相容性,对松果体细胞具备 免疫保护作用,囊内细胞生存期约为20 d左右,该时段内细胞能维持生物活性和MT分泌功能。
廖华徐达传余磊邱小忠刘小静黄美贤
关键词:松果体APA微囊褪黑激素
不同细胞来源松果体微囊功能特性的比较研究
2004年
目的;分析体外培养扩增及直接消化分离的松果体细胞微囊的功能差异,筛选最佳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游离并摘取乳鼠松果体,胰酶、胶原酶消化分离获取松果体细胞悬液,将直接消化细胞与体外培养一定时间的松果体细胞同时进行海藻酸钠一多聚赖氨酸一海藻酸钠(APA)微囊化处理,采用形态学观察、细胞计数、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并分析两种细胞微囊的活性和功能差异。结果:体外培养后囊化的松果体细胞分散良好,细胞增殖旺盛,囊内细胞的褪黑素(MT)分泌功能逐渐恢复;直接消化包裹的细胞分散程度较差,有细胞聚集现象,增殖不明显,分泌功能呈下降趋势。结论:体外培养的松果体细胞与微囊材料组织相容性好,囊内细胞活性和功能均优于直接消化包裹的细胞微囊。
廖华徐达传余磊邱小忠黄美贤刘晓静钟世镇
关键词:APA微囊松果体褪黑素
五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活性检测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构建pTARGETTM-AANAT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L6成肌细胞,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并初步探讨AANAT转基因细胞的生物活性。方法提取大鼠松果体组织mRNA,RT-PCR技术扩增五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基因(AANAT)cDNA,酶切连接pTARGETTM载体,脂质体法导入L6成肌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转化细胞体外存活、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TARGETTM-AANAT的基因表达产物及转化细胞的功能表达。结果酶切分析、DNA测序及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证实,pTARGETTM-AANAT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转化后的L6细胞表达AANAT mRNA,细胞具备AANAT蛋白的表达能力。结论成功构建pTARGETTM-AANAT的真核表达载体,转化的L6细胞株能表达AANAT蛋白活性。
廖华曹永英徐达传邱小忠余磊
关键词:RT-PCR
AANAT基因转染成肌细胞及其微囊化研究
2009年
目的:构建pTARGETTM-AANAT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L6成肌细胞,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制备pTARGETTMAANAT转基因细胞微囊,初步探讨AANAT转基因细胞微囊的生物活性。方法:RT-PCR技术扩增大鼠AANATcDNA,酶切连接pTARGETTM载体,脂质体法转染L6细胞并检测pTARGETTM-AANAT的基因表达产物;将高表达活性的L6细胞进行APA微囊化处理,倒置显微镜观察微囊形态,Western-blot检测囊内细胞AANAT蛋白表达活性。结果:酶切、DNA测序及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证实,pTARGETTM-AANAT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后的L6细胞表达AANATmRNA,胞浆中能检测到AANAT蛋白的表达。转染细胞微囊体外存活良好,微囊外形完整无粘连,大小较均一,囊内细胞清晰可见,体外培养两周后破囊检测证实囊内细胞具有AANAT蛋白表达活性。结论:pTARGETTM-AANAT真核表达载体在L6细胞中成功表达,转染细胞微囊体外存活良好,囊内细胞具备AANAT蛋白表达活性。
黄美贤廖华
关键词:AANATAPA微囊
微囊对大鼠松果体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微囊化处理后大鼠松果体细胞 5羟色胺 N 乙酰转移酶 (NAT)mRNA的表达及细胞微囊的免疫原性 ,进一步明确人工松果体组织的功能活性与免疫屏蔽效能。 方法 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生物微胶囊 (APA微囊 )包裹大鼠松果体细胞 ,采用RT PCR技术检测微囊与对照组松果体细胞的NATmRNA表达 ;运用3H标记胸腺嘧啶核苷 (3H TdR)掺入法比较微囊组、空囊组及游离松果体细胞的淋巴细胞转化值。 结果 不同培养时间对照组和微囊组松果体细胞的NAT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 ;微囊组淋巴细胞转化值明显低于游离的松果体细胞 (P <0 0 1) ,但仍高于空囊组 (P <0 0 5 )。 结论 微囊包裹不影响松果体细胞NATmRNA的表达 ,表明APA微囊内松果体细胞代谢正常 ,分泌功能旺盛 ;松果体微囊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应 ,但其隔离作用仍不完全。
廖华曹永英徐达传熊绍虎余磊刘晓静钟世镇
关键词:APA微囊免疫原性
大鼠松果体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了解体外培养条件下松果体细胞的形态、生长、增殖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无菌技术手术显微镜下剥离、收集乳鼠松果体 ,胰酶消化分离细胞 ,用含 1 0 %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 ,倒置显微镜观察 ,四唑盐比色测定细胞活性和增殖 ,Hortega染色及 5 -HT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松果体细胞及其功能状态。结果 :体外培养可获得生长旺盛的松果体细胞 ,细胞的生长倍增时间为第 9d ,第 1 0d达高峰。Hortega染色后松果体细胞呈黑色 ,5 -HT免疫阳性细胞占培养细胞的决大部分。在生存期内 ,阳性细胞数量恒定 ,不因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改变。结论 :体外培养可获得有增殖潜力的松果体细胞 ,细胞在体外功能活跃 。
廖华余磊熊绍虎徐达传钟世镇
关键词:ORTEGA5-HT免疫细胞化学生物学特性
微囊化大鼠松果体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研究微囊化大鼠松果体细胞在体外的生物活性与功能状态。 方法 采用胶原酶、胰酶双消化法获取大鼠松果体细胞并进行APA微囊包裹处理 ,体外培养细胞包囊 ,相差显微镜观察包囊及细胞形态 ,台盼蓝染色、5 HT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包裹细胞活性及分布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HPLC)检测囊内松果体细胞的褪黑素(MT)分泌状态及微囊的渗透能力。结果 微囊化松果体细胞存活良好 ,大多数细胞为 5 HT免疫反应阳性 ,HPLC检测证实微囊化松果体细胞MT分泌功能正常 ,对肾上腺素能激动剂作用敏感。结论 APA细胞微囊具备良好的渗透能力 。
廖华徐达传余磊黄涛霍霄鲲熊绍虎黄晓兰钟世镇
关键词:松果体APA微囊5-羟色胺褪黑素细胞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