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E64B06)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相关作者:金锡标杨珊珊赵丰年周思辰刘勇弟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亚硝酸盐反硝化颗粒污泥的二次启动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接种0—4℃贮存2个月亚硝酸盐反硝化颗粒污泥,以甲醇为电子供体、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在USB(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内进行二次启动。结果显示,在逐步提高进水负荷下,约46d完成了反应器二次启动,污泥床负荷达到3.43gN/(L·d),NO2-N去除率为99%;在稳定运行阶段,当进水NO2-N浓度为50mg/L、负荷从1.7gN/(L·d)逐步提高至5.1gN/(L·d)时,NO2-N去除率均大于98%;当表观流速为2.68m/h、进水负荷逐步提高至8.0gN/(L·d)时,脱氮率下降至63%,过程中污泥床最大去除速率约为5.7gN/(L·d)。研究认为,亚硝酸盐颗粒污泥床具有稳定和去除效率高等特点。
- 张云辉金锡标周思辰杨珊珊
- 关键词:颗粒污泥亚硝酸盐脱氮
- 降低负荷以提高反硝化颗粒污泥的稳定性被引量:6
- 2009年
- 在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SB)内,接种好氧活性污泥,以甲醇为碳源,NO3^-为电子受体,经过40多d培养,得到良好的反硝化颗粒污泥,粒径2~3mm,MLSS为36g/L,氮去除速率和COD去除速率分别在0.15gNO3-N/(gVSS·d)和0.8gCOD/(gVSS·d)。当负荷提高至6.44gNO3-N/(L·d)继续运行1周后,观察到反应器内颗粒污泥出现上浮,浓度降低,颗粒粒径多数在3~5mm,外观呈乳白色。为恢复反应器稳定运行,当负荷降至3.86gNO3-N/(L·d)时,上浮现象减轻,当负荷降至2.57gNO3-N/(L·d)时,上浮现象消失,颗粒污泥密度由不稳定时的1.0018g/cm^3提高到1.0126g/cm^3,颗粒粘连现象基本消失,污泥氮去除速率在0.19gNO3-N/(gVSS·d),连续运行30d,系统保持稳定。分析认为,颗粒污泥表面微生物生长速度过快是导致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较长的泥龄有利于系统稳定。
- 杨珊珊赵丰年金锡标徐宏勇刘勇弟
- 关键词:反硝化颗粒污泥稳定性
- 碳源对反硝化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分别以甲醇、葡萄糖、甲醇-葡萄糖(1∶1)为碳源进行反硝化颗粒污泥的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以甲醇为碳源时,当NO3--N负荷提高到6 g/(L·d),污泥上浮、流失;以甲醇+葡萄糖为碳源时,当NO3--N负荷提高到6 g/(L.d),污泥发白,结构松软,出现上浮;以葡萄糖为碳源时,当NO3--N负荷提高到6 g/(L.d),反应器内颗粒粒径分布均匀,运行稳定。分析认为,低生长速率碳源有利于颗粒污泥生长密实,有利于系统稳定运行。
- 别红梅王锋金锡标杨珊珊
- 关键词:反硝化颗粒污泥碳源
- 味精精制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与运行被引量:2
- 2018年
- 某味精精制废水处理工程采用缺氧好氧工艺设计,取得了良好而稳定的运行效果。对该系统为期100 d的连续监测显示:进水流量为1 270±335 m^3/d,COD_(Cr)、TKN分别为1 724±897 mg/L和93.5±41.5 mg/L;出水COD_(Cr)、TKN和TN分别为10.4±5.1 mg/L、0.6±0.4 mg/L和7.2±1.5 mg/L;COD_(Cr)、TK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9.4%、99.4%和91.7%。该工程的显著特点:一是出水COD_(Cr)与氨氮低,TN去除率高,指标远优于GB 8978—2002规定的直排值(一级A);二是过程简洁,操作简便,投资与运行费用低,非常适合小型污水处理站。
- 周思辰卓宁泽金锡标
- 关键词:总氮脱氮
- 小型化A/O工艺处理肉类加工废水被引量:1
- 2009年
- 某肉类加工厂废水采用A/O工艺处理,运行结果显示,系统进水CODCr为1 300~1 500mg/L、TKN为120~150 mg/L,出水CODCr为20~40 mg/L,NH3-N<0.2 mg/L,TN去除率为85%~90%,且系统保持高生物量(MLSS达6~6.2 g/L)与低污泥负荷[(0.075 gCODCr/(gSS.d))]。
- 赵丰年金锡标周思辰
- 关键词:废水处理肉类加工厂废水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