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8002)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丁洁然崔有为李晶陈叶菲苏贺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SBR工艺除磷过程控制与种群监测策略被引量:1
- 2010年
- 现有SBR的时序过程控制无法应对水质的波动,已经造成了能源的无效输入和水质管理的失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开发了以节能和优化处理效能为目标的SBR除磷过程实时控制策略.试验中建立了3个具有不同除磷种群结构的SBR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系统内厌氧放磷和好氧吸磷过程中磷的动力变化及其在线ORP和pH值的特征曲线,确立了ORP和pH作为除磷过程在线控制参数的控制策略.研究发现,厌氧pH曲线变化趋势对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可以建立预测系统内聚糖菌和聚磷菌的相对数量的监测诊断系统.
- 崔有为丁洁然张立东王蕊
- 关键词:实时控制强化生物除磷种群结构
- 野生型嗜盐混合菌群处理高盐生活污水的硝化性能被引量:4
- 2011年
- 由于渗透压和无机盐生物毒性的影响,淡水活性污泥无法在高盐环境下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生物处理高盐废水受到极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采集入海口河底泥培养嗜盐活性污泥,并考察了该污泥的硝化性能。研究采用实际高盐生活污水探讨了嗜盐处理系统的启动、氨氮负荷和盐度冲击对系统硝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9d适应期,嗜盐污泥开始硝化高盐生活污水中的氨氮。氨氮负荷及其负荷的稳定性对氨氮去除率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确定了嗜盐硝化系统的耐盐范围为10~60g.L-1,而最优盐度在40g.L-1左右。由于该嗜盐混合菌群是由海洋菌和中度嗜盐菌组成的,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抗盐度冲击能力和硝化活性。尽管实验采用的操作条件不会对亚硝酸氧化菌构成抑制,但是研究中却发现显著的亚硝酸盐积累现象。该研究为实现高盐废水生物处理提供了有益探索。
- 崔有为丁洁然李晶苏贺陈叶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