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522102)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李蓝玉葛林尹铁超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伍尔夫
  • 2篇小说
  • 1篇短篇
  • 1篇短篇小说
  • 1篇意识流
  • 1篇意识流小说
  • 1篇译者
  • 1篇音乐
  • 1篇隐喻
  • 1篇隐喻研究
  • 1篇语言工具论
  • 1篇乔伊斯
  • 1篇主体性
  • 1篇工具论
  • 1篇翻译
  • 1篇翻译观

机构

  • 3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作者

  • 2篇李蓝玉
  • 1篇尹铁超
  • 1篇葛林

传媒

  • 1篇外语学刊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外语研究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伍尔夫意识流写作中的音乐隐喻研究——以短篇小说《闹鬼的房子》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伍尔夫在意识流小说创作上对音乐的借鉴源于瓦格纳音乐理论与象征主义美学的影响,同时也是她创作思想的反映。客观上,音乐隐喻的运用是意识流文学体裁的本体要求,音乐与文学之间的思维同构也使音乐隐喻的运用成为可能。在其短篇小说《闹鬼的房子》中,音乐隐喻是叙事声音和词语的音乐对位类比。它是意识流作品呈现人物意识活动的表现形态,能够建构意识流文本复杂的叙事结构。基于音乐对位法的音乐主导动机在作品中以循环模式不断演绎深化主题,使文本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达到统一。通过音乐隐喻,伍尔夫的这部意识流小说在诗学与美学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李蓝玉
关键词:伍尔夫
乔伊斯与伍尔夫意识流小说创新形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乔伊斯与伍尔夫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创作观念上都追求形式创新,解构传统叙事结构,同时通过各种技巧进行共时性写作。他们通过主观的、非理性的写作,以力求最大限度地反映人物的心理真实,从而更好地展示小说人物的意识活动,揭示生活的本质与人性,以此构建小说内部世界可能的平衡与和谐。乔伊斯与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建立了新的美学形式观,为文学阅读提供了新视角与新的审美经验。乔伊斯与伍尔夫的作品代表了英国小说艺术的一种极致。
李蓝玉
关键词:意识流小说乔伊斯伍尔夫
走出误区:对于工具性翻译观的反思被引量:2
2010年
工具性翻译观将翻译固化为静止的、被动的传输工具。随着当代哲学、诠释学由工具性语言观向本体性语言观转变,翻译行为与翻译成品作用日益普遍,重新审视工具性翻译观的定势对于推动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一问题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从翻译本体论的角度剖析工具性翻译观论断的性质、成因及弊端,认为翻译不是工具,而是具有鲜明语言文化个性的交往主体,呼吁研究者进行必要的甄别和考察,从另外一个角度研究翻译的本质与功能。
葛林尹铁超
关键词:翻译语言工具论主体性译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