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013)

作品数:22 被引量:68H指数:5
相关作者:曾凡星赵华朱晗张国华贺道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体育大学天水师范学院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骨骼肌
  • 10篇蛋白
  • 10篇MTOR
  • 9篇大鼠骨骼肌
  • 6篇信号
  • 5篇雷帕霉素
  • 5篇雷帕霉素靶蛋...
  • 5篇靶蛋白
  • 4篇蛋白合成
  • 4篇翻译调控
  • 4篇AMPK
  • 4篇哺乳动物雷帕...
  • 3篇低氧运动
  • 3篇跑台
  • 3篇阻断
  • 3篇阻断剂
  • 3篇P70
  • 3篇LY2940...
  • 3篇大鼠运动
  • 3篇PI3K

机构

  • 23篇北京体育大学
  • 11篇天水师范学院
  • 6篇三峡大学
  • 5篇首都体育学院
  • 4篇长江大学
  • 2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扬州大学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 1篇西安体育学院

作者

  • 22篇曾凡星
  • 12篇赵华
  • 7篇朱晗
  • 6篇张国华
  • 6篇贺道远
  • 5篇欧阳芡
  • 4篇朱一力
  • 2篇张漓
  • 2篇叶鸣
  • 1篇李晓红
  • 1篇刘霞
  • 1篇翟昕元
  • 1篇姜涛
  • 1篇王伟明
  • 1篇郝鑫鑫

传媒

  • 8篇北京体育大学...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西安体育学院...
  • 2篇沈阳体育学院...
  • 2篇中国体育科技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体育科学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年份

  • 5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动激活骨骼肌5′-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的分子机制
2007年
运动导致骨骼肌细胞内的能量平衡状态被破坏,因此,机体恢复与维持能量状态的平衡对运动能力有重要影响,5′-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5′-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作为细胞内的能量监控器具有这种作用。AMPK在一次性运动中能以强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激活,其机制主要与运动中AMP/ATP比值改变有关,AMP通过3条途径激活AMPK:直接别构激活;使AMPK成为上游激酶的更适底物;阻遏蛋白磷酸酶对AMPK的抑制,ATP与AMP的作用相拮抗。其他能量状态的变化如磷酸肌酸、肌酸、葡萄糖和肌糖原也对AMPK的激活产生影响。阐明运动激活AMPK的分子机制对理解骨骼肌在运动中的能量代谢具有一定意义。
张国华曾凡星
关键词:磷酸肌酸骨骼肌
外源性IGF-I和PI3K阻断剂对运动骨骼肌mTOR及下游信号的影响
2011年
目的:通过对大鼠外源性注射IGF-I及LY294002,结合运动训练,观察骨骼肌mTOR及其下游信号在IGF-I和运动介导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安静组(S)、IGF-I组(SI)、阻断剂组(SL)、IGF-I+阻断剂组(SIL),运动组(E)、运动+IGF-I组(EI)、运动+阻断剂组(EL)和运动+IGF-I+阻断剂组(EIL)。对大鼠进行1周的跑台训练(20m/min,10%,60min/d)。每天训练后即刻对SL、SIL、EL、EIL组腹腔注射LY294002,对SI、SIL、EI、EIL组小腿内侧皮下注射IGF-I。最后一次训练后6小时取注射侧腿腓肠肌,用Bradford法测试肌肉总蛋白浓度,用Western Blot法测定骨骼肌mTOR(Ser 2448)、p70S6K(Thr389)和4EBP1(Thr37/46)蛋白磷酸化表达。结果:(1)1周外源性注射LY294002抑制了mTOR及其下游信号,使各信号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2)1周注射IGF-I使mTOR及其下游信号表达水平显著升高。(3)1周耐力运动增加了mTOR及其下游信号表达水平。(4)运动和IGF-I共同作用使大鼠mTOR及其下游信号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单纯运动或单独注射IGF-I。结论:(1)外源性IGF-I对mTOR及其下游信号具有强激活效应,这可能是IGF-I介导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机制之一。(2)LY294002对mTOR及其下游信号有阻断效应,且运动、IGF-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抗LY294002对mTOR及其下游信号的阻断效应。
曾凡星朱晗赵华欧阳芡
关键词:IGF-ILY294002骨骼肌
4周低氧运动对骨骼肌mTOR/p70^(S6K)通路的时程影响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研究4周低氧运动中mTOR/p70S6K通路的时程变化特征,以探讨低氧训练中的蛋白合成代谢情况。方法:以12周龄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常氧安静对照组(NS组)、常氧耐力运动组(NE组)、低氧安静对照组(HS组)和低氧耐力运动组(HE组)。采用动物跑台训练,低氧刺激为常压低氧(氧浓度13.6%,相当于3500m海拔)。检测大鼠趾长伸肌的总蛋白含量及mTOR、p70S6K和p70S6K(Thr389)磷酸化表达。结果:在第3天时,低氧因素对mTOR(P<0.05)和p70S6K(P<0.05)有显著抑制效应。在第7天时,运动显著促进mTOR(P<0.01),而低氧显著抑制mTOR(P<0.01)和p70S6K(P<0.01)。在第14天时,低氧显著抑制mTOR(P<0.01)和p70S6K(Thr389)磷酸化(P<0.01),而运动显著促进p70S6K(P<0.01)。在第28天时,低氧显著抑制mTOR(P<0.05)和p70S6K(Thr389)磷酸化(P<0.01),而运动显著地促进了mTOR(P<0.01)和p70S6K(P<0.05)。结论:耐力运动促进mTOR/p70S6K通路的表达,进而促进肌肉蛋白合成;单纯低氧暴露可通过抑制mTOR/p70S6K表达,而抑制肌肉蛋白合成;低氧耐力运动可削弱低氧对mTOR/p70S6K表达的抑制作用。低氧运动对mTOR及p70S6K的影响有时程变化,且有时程差异。
赵华曾凡星张漓
关键词:低氧运动蛋白合成MTOR
IGF-Ⅰ对大鼠运动骨骼肌mTOR及上游信号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1周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样子(IGF-Ⅰ)和跑台运动对mTOR及其上游信号的影响,以深入探讨IGF-Ⅰ对运动骨骼肌蛋白合成信号的影响机理。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训练后分为4组:安静组(S)、IGF-Ⅰ组(SI)、运动组(E)、运动+IGF-Ⅰ组(EI),每组6只。运动方式为跑台运动(坡度为10%,跑速20m/min,60 min),每天1次,共7 d。外源性IGF-Ⅰ为小腿后侧肌肉隆起处的皮下注射。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腓肠肌MHC、PI3K蛋白、Akt(Ser473)和mTOR(Ser2448)磷酸化表达。结果 1周后,外源性IGF-Ⅰ显著促进骨骼肌湿重和MHC的表达,骨骼肌PI3K蛋白和Akt(Ser473)、mTOR(Ser2448)的磷酸化表达显著增加。运动显著促进Akt(Ser473)和mTOR(Ser 2448)磷酸化的表达。结论 (1)1周外源性IGF-Ⅰ注射明显促进骨骼肌蛋白合成,且明显强于运动的促合成效应;(2)1周外源性IGF-Ⅰ注射明显促进运动骨骼肌mTOR及其上游信号的活性,运动与IGF-Ⅰ具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骨骼肌肥大。
曾凡星朱晗赵华
急性跑台运动后大鼠骨骼肌PKB和mTOR蛋白表达的变化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耐力运动对骨骼肌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坡度5°上坡跑,速度20 m/min、60 min/次的跑台运动后12 h,采用ELISA方法测定腓肠肌IGF-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测定PKB、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1次急性跑台运动后大鼠骨骼肌IGF-1、PKB、mTOR蛋白表达显著上升。结论:急性耐力运动后骨骼肌mTOR信号增加。
贺道远曾凡星叶鸣
关键词:翻译调控
低氧运动应激和适应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低氧、运动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运动组、低氧运动组,每组各20只。实验第1、28 d分别取材,放免法测试骨骼肌睾酮含量,荧光定量PCR测试AR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R蛋白表达,EMSA测试AR与DNA结合能力,BCA法测试骨骼肌总蛋白质含量。结果:1)28 d运动组比对照骨骼肌睾酮含量下降,ARmRNA和AR蛋白表达升高,AR与DNA结合能力明显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骨骼肌总蛋白质含量升高,有显著性差异。2)28 d低氧组比对照组骨骼肌睾酮含量下降,有显著性差异,ARmRNA升高,AR蛋白表达降低,AR活性升高,骨骼肌蛋白质含量升高。3)28 d低氧运动组比运动组骨骼肌睾酮含量明显降低,ARmRNA、AR蛋白表达、AR活性和骨骼肌总蛋白含量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运动后进行低氧暴露比单纯运动可能通过睾酮-AR含量-AR活性各水平抑制蛋白质合成。2)单纯低氧暴露、运动或运动后进行低氧暴露通过睾酮水平调节AR,最终影响骨骼肌蛋白含量。
叶鸣贺道远刘霞曾凡星姜涛
关键词:低氧睾酮
运动与注射IGF-1对大鼠骨骼肌mTOR、AR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运动、注射IGF-1对大鼠骨骼肌内IGF-1含量、mTOR、AR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IGF-1对mTOR、AR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安静+IGF-1注射组(CI)、运动组(E)、运动+IGF-1注射组(EI),每组6只。运动方案为60 min/d,强度20 m/min,坡度10%,持续一周的跑台训练。每天训练后大鼠小腿后侧皮下注射IGF-I,对照组注射安慰剂。最后一次运动后6 h取胫骨前肌,测定IGF-1含量、mTOR、AR蛋白表达。结果:1)与C组比较,E、EI组骨骼肌内IGF-1含量、mTOR蛋白表达显著升高;2)C、CI、E、EI组骨骼肌内AR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1周耐力运动可导致肌肉内IGF-1含量、mTO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而肌肉中AR蛋白表达却呈现出下降趋势,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郝鑫鑫曾凡星赵华欧阳芡
关键词:骨骼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雄激素受体
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骨骼肌AMP/ATP比值和AMPK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大鼠腓肠肌AMP、ATP含量及AMPK活性,旨在阐明不同强度运动时AMMP/ATP的比值和AMPK的变化特点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将62只雄性SD大鼠分为4大组:安静对照组、小强度运动组、中强度运动组、大强度运动组,其中运动组又各分为3小组,分别在运动后即刻、1 h和6 h取材。小、中和大强度一次性跑台运动的速度分别为10 m/min、18 m/min、26 m/min,坡度10°,时间60 min。AMP、ATP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AMPK活性测定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法。结果:小强度运动后AMPK活性不变,中到大强度运动后即刻分别增加50%(P<0.01)和1.8倍(P<0.01)并持续至1 h,6 h回到安静水平;中到大强度即刻AMP分别增加16%(P<0.05)和62%(P<0.01),AMP/ATP分别升高33%(P<0.05)和89%(P<0.01),均在1 h回到安静水平;不同强度运动后即刻AMPK与AMP/ATP呈显著正相关(r=0.89)。结论:1)AMPK在小强度运动时未激活,中到大强度运动时呈强度依赖性升高;2)运动激活AMPK的机制主要受AMP/ATP比值升高调控,而比值的升高主要依赖于AMP的增加而不是ATP的减少;3)运动后AMPK活性的恢复滞后于AMP/ATP比值的恢复。
张国华朱一力曾凡星
关键词:AMPK动物实验
高住低训抑制大鼠骨骼肌mTOR蛋白表达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运动和低氧影响骨骼肌生长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6组:1)28 d组,包括对照组、常氧运动组、低氧暴露组、高住低训组;2)复氧7 d组,包括低氧暴露复氧7 d组、高住低训复氧7 d组,每组6只。常氧运动组进行4周的跑台运动。低氧暴露组白天与对照组在常氧下生活,晚上在氧浓度13.6%低氧舱内低氧暴露12 h;复氧7 d组进行低氧暴露后复氧7 d。高住低训组每天运动后1 h进行低氧暴露。实验后取腓肠肌称重,采用western blot测定mTOR蛋白表达。结果:1)28 d常氧运动后骨骼肌mTOR蛋白表达明显上降(p<0.05);2)28 d高住低训后骨骼肌mTOR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复氧7 d后显著回升(p<0.05)。结论:运动和低氧调节骨骼肌mTOR蛋白表达,提示高住低训抑制骨骼肌生长可能与运动、低氧调控骨骼肌mTOR信号并影响蛋白翻译过程有关。
贺道远曾凡星王伟明
关键词:低氧高住低训翻译调控
大鼠骨骼肌雷帕霉素靶蛋白mRNA表达与4周耐力运动的影响
2008年
背景:已有研究提示,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调控骨骼肌蛋白翻译过程,在运动引起的蛋白质合成变化中起作用。目的:观察耐力运动对骨骼肌雷帕霉素靶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雷帕霉素靶蛋白在运动诱导骨骼肌生长中的作用途径。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10/12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雄性、SPF级2月龄的SD大鼠12只,体质量180~200g,随机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方法:运动组先进行适应性训练:上坡跑,坡度为5°,速度分别为10,15,20m/min强度递增的跑台运动,30min/次,1次/d,共6d;然后进行正式运动:上坡跑,跑台坡度5°,速度20m/min,60min/次,1次/d,6d/周,共4周的跑台运动。②对照组均不运动,其他生活条件与运动组相同。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腓肠肌雷帕霉素靶蛋白mRNA表达,采用BCA方法测定腓肠肌总蛋白含量。结果:实验纳入的12只大鼠全部完成训练,均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①运动组腓肠肌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67.0±11.7,46.8±7.9;P<0.05)。②运动组雷帕霉素靶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表达量(0.43±0.04,0.25±0.03;P<0.05)。结论:耐力运动后大鼠腓肠肌总蛋白含量上升,骨骼肌雷帕霉素靶蛋白mRNA表达上升,提示雷帕霉素靶蛋白可能参与肌肉生长对运动适应的调控。
贺道远曾凡星
关键词:翻译调控雷帕霉素靶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