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12S001)
- 作品数:3 被引量:73H指数:3
- 相关作者:郭照冰刘凤玲刘杰卢霞吴梦龙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粒径分布特征被引量:22
- 2014年
- 采用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南京市区和工业区不同粒径颗粒物中OC、EC的含量,分析了OC、EC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市区和工业区四季OC、EC在<0.43μm粒径段中平均质量浓度最高,市区四季OC所占比例分别为20.9%、21.9%、29.6%、27.9%,EC比例分别为24.0%、23.5%、31.4%、22.6%;工业区四季OC比例分别为18.6%、45.8%、26.6%、25.9%,EC比例分别为16.7%、60.9%、26.3%、24.3%;两地OC、EC主要存在于细粒子中且市区细粒子中OC、EC在夏季所占比例最高,而工业区无明显季节变化规律.市区和工业区细粒子中SOC污染严重且在夏季达到高值,粗粒子SOC季节变化规律不明显,可能与各污染源贡献率及气象因素有关.相关性和OC/EC分析表明,南京地区细粒子中OC、EC主要来自尾气排放和燃煤,粗粒子中OC、EC还与生物质燃烧及烹调排放关联.
- 吴梦龙郭照冰刘凤玲刘杰卢霞姜琳娴
- 关键词:有机碳元素碳粒径分布
- 硫氧同位素示踪南京北郊大气PM_(2.5)中硫酸盐来源被引量:12
- 2015年
- 采用EA-IRMS联用技术对2014年1月南京北郊大气细粒子(PM2.5)中硫酸盐的硫和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合大气颗粒物化学组成,追溯南京北郊大气PM2.5中硫酸盐的来源,并评估了各污染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2014年1月南京北郊硫酸盐气溶胶的硫同位索组成(δ34S)范围为2.7‰~6.4‰,平均值为5.0‰±0.9‰(n=16);氧同位素组成(δ18O)值范围为10.6‰~16,1‰,平均值为12.5%。±1.37%。(n=16).通过气溶胶与可能污染源的δ34S值对比和后向轨迹分析,得出结论:研究区域大气中硫同位素组成主要受当地燃煤中硫的影响,其次是远距离传输硫.此外,有低δ34S值硫源存在,但贡献比较小,可能来自生物成因硫.绝对主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人为成因硫和远距离传输硫贡献率分别为46.74%和31.54%.
- 魏英郭照冰葛鑫祝胜男姜文娟石磊陈姝
- 关键词:硫同位素氧同位素源解析
- 南京大气细粒子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39
- 2014年
- 利用2011年1月、4月、7月和10月在南京市区和北郊采集的气溶胶样品,研究了南京大气细粒子中Zn、Pb、Hg、As和Cd 5种重金属的污染水平,通过元素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细粒子中这些重金属的污染来源进行了初步解析。结果表明,南京大气细粒子及其重金属污染严重,北郊普遍比市区严重;As严重超标,Cd在南京北郊超标约5倍,Zn在市区与北郊的质量浓度均高于其他重金属元素。每种重金属的浓度均随季节而变化。市区细粒子中,As和Zn可能主要与燃煤、轮胎灰尘和建筑扬尘等有关,Pb、Hg和Cd主要来自交通尘、城市垃圾焚烧等。北郊细粒子中,As、Hg和Zn主要来源于燃煤、钢铁冶炼等工业,Pb和Cd主要与农作物秸秆燃烧、汽车尾气、道路扬尘等影响有关。
- 刘凤玲卢霞吴梦龙刘杰任玉锐郭照冰
- 关键词:重金属细粒子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