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2009G167)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张玉明张振孙绪德王君高昌俊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脊髓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干细胞
  • 3篇细胞
  • 3篇基因
  • 3篇间充质
  • 3篇骨髓
  • 2篇低氧
  • 2篇低氧诱导
  • 2篇低氧诱导因子
  • 2篇转染
  • 2篇细胞治疗
  • 2篇基因转染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 2篇干细胞治疗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电转染

机构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王君
  • 4篇孙绪德
  • 4篇张振
  • 4篇张玉明
  • 3篇高昌俊
  • 2篇柴伟
  • 2篇吕海港
  • 2篇吕苗苗
  • 2篇田丽颖
  • 2篇蔡承魁
  • 1篇张志培
  • 1篇肖志斌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鼠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将大鼠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基因转染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为后续基因修饰的BMSCs移植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直接贴壁法分离,传代培养出纯化的大鼠BMSCs;用电穿孔的方法将构建好的大鼠HIF-1α基因表达载体转染入BMSCs中;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HIF-1α能否成功转染进入BMSCs;RT-PCR检测转染前后HIF-1α在细胞中的表达效果。结果:直接贴壁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BMSCs;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转染后BMSCs内充满蓝紫色深染颗粒;RT-PCR结果显示,转染后细胞内HIF-1α基因表达量明显增高。结论:大鼠HIF-1α基因通过电穿孔方法可成功转染到符合试验标准的BMSCs中,并且稳定表达,为进一步研究修饰后HIF-1α基因对BMSCs增殖带来的影响以及治疗相关疾病等方面奠定基础。
王君张振张玉明吕苗苗肖志斌高昌俊孙绪德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电转染
HIF—1α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
2013年
目的评价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135只,2月龄,体重20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n=20)、缺血再灌注组(I/R组,n=20)、BMSCs组(n=20)和HIF-1α基因修饰BMSCs组(HIF-1α—BMSCs组,n=75)。采用阻断腹主动脉45min行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术后3h时HIF-1α—BMSCs组鞘内注射HIF-1α修饰的BMSCs1×10^6个/5脚,BMSCs组给予BMSCs 1×10^6个/5脚。分别于治疗后1、3、7、14、28d时进行BBB运动等级评分,然后取k。;脊髓组织,测定HIF—la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治疗后1、3、7、14、28d时BBB运动等级评分降低,BMSCs组和HIF-1α—BMSCs组治疗后1、3、7、14d时BBB运动等级评分降低(P〈0.05);与I/R组比较,BMSCs组和HIF-1α—BMSCs组治疗后3、7、14、28d时BBB运动等级评分升高,脊髓组织HIF-1α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BMSCs组比较,HIF-1α—BMSCs组治疗后3、7、14d时BBB运动等级评分升高,脊髓组织HIF-1α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HIF-1α基因修饰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较好。
田丽颖王君吕苗苗张玉明张振吕海港蔡承魁张志培高昌俊柴伟徐礼鲜孙绪德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间质干细胞移植脊髓
HIF-1α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中的治疗作用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肾动脉下方夹闭法造成大鼠SCII模型。55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n=5)只暴露腹主动脉;SC组(n=25)SCII3h后髓内注射5μl生理盐水;HIF-1α基因修饰的BM-SCs组(HB组,n=25)SCII3h后髓内微量注射5μl含1×106个/ulHIF-1α-BMSCs的悬液。SC组和HB组连续检测治疗后(sham组于假手术后)2、6、12、18、24h脊髓组织内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治疗后2、6、12、18hSC组和HB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6、12、18、24hSC组和HB组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SC组比较,治疗6、12、18hHB组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HIF-1α基因联合BMSCs移植治疗SCII,可通过减轻组织缺氧,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保护脊髓组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田丽颖吕苗苗张玉明王君吕海港张振蔡承魁高昌俊柴伟孙绪德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HIF-1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SCII的展望被引量:1
2010年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SCII)作为原发性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害是造成神经细胞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基因和细胞移植治疗SCII尚处于探索阶段。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产生并处于缺氧应答的关键环节,在缺血后细胞凋亡及微循环的重建等方面起关键作用,用其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进行细胞移植治疗SCII,可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王君张玉明张振孙绪德
关键词:脊髓低氧诱导因子间充质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