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BE2009603)

作品数:5 被引量:107H指数:5
相关作者:范成新张雷申秋实钟继承古小治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沉积物
  • 3篇水界面
  • 3篇沉积物-水界...
  • 2篇生物扰动
  • 2篇太湖
  • 2篇磷迁移
  • 2篇河蚬
  • 1篇氧气
  • 1篇源性
  • 1篇湿地
  • 1篇湿地沉积物
  • 1篇水丝蚓
  • 1篇水团
  • 1篇酸根
  • 1篇通量
  • 1篇硝酸
  • 1篇硝酸根
  • 1篇磷形态
  • 1篇扩散通量
  • 1篇湖泊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5篇张雷
  • 5篇范成新
  • 4篇申秋实
  • 3篇古小治
  • 3篇王兆德
  • 3篇钟继承
  • 1篇邵世光
  • 1篇尹洪斌
  • 1篇胡海燕
  • 1篇严少华
  • 1篇商景阁
  • 1篇柏祥
  • 1篇刘国锋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湖泊科学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河蚬(Corbicula fluminea)扰动对湖泊沉积物性质及磷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8
2011年
为探讨河蚬(Corbicula fluminea)扰动对湖泊沉积物性质及磷在沉积物-水界面迁移转化过程,以太湖西岸富营养化湖区大浦口为对象,开展室内培养实验,利用Rhizon间隙水采集器获取实时间隙水,测定溶解活性磷(soluble reactive phosphorus,SRP)在沉积物-水界面通量、分析沉积物基本性质.结果表明,河蚬扰动破坏了沉积物表层原有结构、混合了沉积物原有分层,增加氧气在沉积物中的渗透深度、沉积物含水率与总微生物活性.上覆水伴随河蚬活动下渗,氧化了表层间隙水中Fe2+,减小了间隙水中Fe2+浓度.氧化生成的水合铁氧化物吸附间隙水中SRP,减小表层沉积物中间隙水SRP浓度.水合铁氧化物吸附的磷沉积到沉积物中,增大了沉积物铁结合态磷含量.河蚬同时促进了沉积物中SRP向上覆水的释放,且释放通量随河蚬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河蚬自身代谢可能对促进SRP向上覆水释放具有主导作用.
张雷古小治邵世光胡海燕钟继承范成新
关键词:生物扰动磷形态太湖
河蚬扰动沉积物界面效应及其在水中代谢速率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河蚬扰动对沉积物耗氧速率与营养盐通量的影响及河蚬在水中的呼吸与排泄速率.结果表明,河蚬增大了沉积物耗氧速率与溶解活性磷(SRP)、NH4+、NO3-向上覆水释放通量.河蚬在沉积物-水系统中产生NO3-速率与其在水中产生NO3-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河蚬在水中呼吸速率是其在沉积物-水中所产生净耗氧速率的4.3倍,河蚬在水中排泄SRP、NH4+速率分别为其在沉积物-水中所产生净SRP、NH4+释放速率的7.3倍与20倍.这些显著差异可能是由于河蚬在水中与沉积物中的活动形态不同.
张雷商景阁王兆德申秋实范成新
关键词:河蚬沉积物-水界面氧气氨氮硝酸根
藻源性黑水团环境效应:对水-沉积物界面处Fe、Mn、S循环影响被引量:42
2010年
通过室内静态实验培养装置模拟了蓝藻细胞大量聚集、沉降死亡后对水-沉积物界面处Fe、Mn、S循环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藻细胞沉降到沉积物表面50min内,溶解氧就消耗殆尽,形成厌氧、强还原环境,使得界面处大量的铁锰氧化物和硫化物发生厌氧还原.实验进行到第4d沉积物-水界面处Fe2+、Mn2+含量达到峰值,含量分别为4.40mg/L、2.35mg/L;实验结束时Fe2+含量表现下降,浓度仅为3.37mg/L;Mn2+急剧降低,浓度为0.97mg/L.而S2-含量变化则表现为第2d达到最高,含量为0.63mg/L;此后浓度一直降低,实验结束后浓度为0.12mg/L.在实验结束后测定的0~1cm处沉积物的ORP值为-150mV,表明沉积物处于强还原状态.藻体死亡引起的黑水团现象,在驱动沉积物中Fe、Mn、S发生强烈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同时,也将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
刘国锋何俊范成新张雷申秋实钟继承严少华
湿地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的定量估算被引量:7
2011年
为有效控制湖泊内源营养盐的释放,探讨了不同物理改良措施(覆沙、底质疏松)对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的释放通量控制效果。利用原位孔隙水采样技术(Peeper)来获得沉积物孔隙水剖面,对改良后湿地沉积物孔隙水营养盐的垂向分布及其扩散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改良后沉积含水率、孔隙率分别提高了91%和54%。水土界面附近,随剖面深度增加,孔隙水中PO43-、NH4+、NO3-及NO2-浓度分布符合指数关系,PO43-、NH4+在8 cm左右达到最大值。种植芦苇后沉积物孔隙水中PO43-、NH4+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改良措施能有效降低表层弱结合态磷在总磷中比例但增加铁磷的比例,种植芦苇可强化这一效应。运用F ick第一定律对剖面孔隙水营养盐的扩散通量进行估算,发现沉积物经疏松后,NH4+、PO43-的扩散通量由57.47~72.19μg/(m2.d)和2.55~3.21μg/(m2.d)变为-95.54^-130.94μg/(m2.d)和1.50~2.05μg/(m2.d),可考虑疏松沉积物-水界面附近沉积物来作为控制湖泊内源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古小治张雷柏祥申秋实王兆德范成新
关键词:湿地沉积物扩散通量
水丝蚓(Tubificid worms)扰动对磷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迁移的影响被引量:35
2010年
为探讨水丝蚓(Tubificid worms)扰动对磷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间迁移的影响,选取太湖梅梁湾与大浦口两富营养化湖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利用Rhizon间隙水采样器等技术,研究了水丝蚓扰动对太湖沉积物-水界面理化性质及溶解活性磷(SRP)在界面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丝蚓扰动能够增大表层沉积物含水率、氧化还原电位,减小间隙水中Fe2+浓度.水丝蚓没有显著改变梅梁湾间隙水中SRP浓度,同时促进了梅梁湾沉积物中SRP向上覆水的释放;但水丝蚓显著减小了大浦口间隙水中SRP浓度,并抑制了大浦口沉积物中SRP向上覆水的释放.水丝蚓扰动对磷在沉积物-水界面间迁移的不同影响可能是由沉积物中Fe2+含量差异较大造成的.
张雷古小治王兆德申秋实范成新钟继承尹洪斌
关键词:生物扰动磷迁移太湖水丝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