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0SM48)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于琳华任淑婷李恒力冯学亮赵文宝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肾病
  • 3篇IGA肾病
  • 3篇病理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发病
  • 2篇发病机制
  • 2篇肝炎
  • 2篇肝炎病毒
  • 2篇病毒
  • 1篇蛋白尿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阴性
  • 1篇肾间质
  • 1篇肾小管
  • 1篇肾小管上皮
  • 1篇肾小球
  • 1篇肾小球肾炎
  • 1篇肾炎

机构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于琳华
  • 5篇李恒力
  • 5篇任淑婷
  • 3篇冯学亮
  • 2篇蒋娜
  • 2篇国荣
  • 2篇赵文宝
  • 2篇徐长福
  • 1篇韩水平
  • 1篇柴云
  • 1篇靳辉
  • 1篇杨维娜
  • 1篇郭尚温
  • 1篇钱亦华
  • 1篇郑黎明
  • 1篇解晓慧

传媒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IgA肾病肾组织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致IgA肾病肾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 4 8例IgA肾病肾穿刺组织 ,参照Meadow病变分级标准分为Ⅰ -Ⅴ级 5个实验组 ,应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级肾组织内HBsAg和HBcAg ;同时用直接IS -PCR技术检测其中 18例IgA肾病肾组织内HBVDNA。结果 :4 8例IgA肾病肾组织内HBcAg和HBsAg总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75 0 0 % (36 / 4 8)和 4 3 75 % (2 1/ 4 8) ;18例IgA肾病肾组织内HBVDNA阳性检出率为 6 1 .11% (11/ 18) ;3者均表现为肾小管阳性检出率高于肾小球 (P <0 .0 5 ) ,但各级之间 ,HBcAg、HBsAg和HBVDNA检出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 . 0 5 )。结论 :HBV参与了IgA肾病的发生 ,其导致肾组织损伤的机制可能主要是由细胞免疫或一系列细胞因子介导 ,并非病毒直接所致 ;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能是HBV感染的靶对象。
任淑婷于琳华徐长福李恒力冯学亮
IgA肾病肾组织AT1、AT2表达与肾小管上皮表型转化及肾间质血管病变发生学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IgA肾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及肾间质、肾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常规病理学、透射电镜等技术,观察15例Ⅱ级、15例Ⅲ级和20例Ⅳ-Ⅴ级共50例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肾活检组织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肾组织内AT1、AT2、-αSMA和TGF-β的表达。结果50例IgAN中28例有肾小管-间质损害(占56%);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细胞和肾小球系膜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AT1、AT2和TGF-β表达,-αSMA除在小球外细小动脉壁表达外,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细胞和肾小球系膜细胞也都有表达。IgAN肾组织AT1(r=0.9977,P=0)、AT2(r=0.8367,P<0.05)和TGF-β(r=0.9901,P=0)的表达强度与肾间质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AT 1及AT 2的表达与IgAN的肾小管和小球外小动脉病变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AngⅡ参与了肾间质和球外血管病变的形成。
蒋娜于琳华任淑婷李恒力郭尚温韩水平
关键词:IGA肾病表型转化AT1AT2
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动态变化及其足细胞数量和nephrin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足细胞数量及nephrin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SD大鼠64只分为两组,模型组40只和对照组24只。模型组大鼠间隔2周两次尾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对照组大鼠相同时间尾静脉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注射后1周、4周、8周、12周检测血、尿的生化指标,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足细胞数量及nephrin的表达变化。【结果】①根据肾脏病理变化模型可分为两期:急性期(1~4周)和慢性期(5~12周)。光镜检查4周末可见肾小球足细胞肿胀,8周末出现球囊粘连,12周末部分肾小球节段性轻、中度硬化。②1周末足细胞nephrin表达减弱(P<0.05),8周末足细胞数量减少(约是对照组的84%,P<0.05)。③nephrin、足细胞数量与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呈负相关关系;足细胞数量与nephrin呈正相关关系。【结论】①经改良间隔2周两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0.004mg/g,可成功建立急性和慢性阿霉素肾病模型,急性模型病理学改变类似人的微小病变性肾病,慢性模型病理学改变类似人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②足细胞nephrin的表达减少和分布方式改变可能是大量蛋白尿发生的重要因素。③FSGS发生时足细胞数量减少了约16%。
杨维娜于琳华钱亦华靳辉郑黎明柴云
关键词:阿霉素肾病足细胞蛋白尿NEPHRIN
陕西地区IgA肾病的病理和流行病学特点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了解陕西地区15年来IgA肾病的病理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18例IgA肾病的流行病学和病理特点.结果本地区IgA肾病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年龄为16~40岁,发病占同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32.46%,病程较短;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肾病综合征最多见,肉眼血尿随年龄增加而减少,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随年龄增大而增多;小球内固有细胞的增生程度、新月体形成和小管间质病变对肾功能影响明显;肾功能不全与年龄、病程和病变之间无明显的规律性对应关系.结论陕西地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IgA肾病所占比例高,男性多见;IgA肾病某些临床表现在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IgA肾病的小球病变与肾小管、间质及血管病变程度不一定平行,依据病理变化制定有个性化特点的IgA肾病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于琳华任淑婷国荣李恒力解晓慧蒋娜赵文宝冯学亮
关键词:IGA肾病流行病学病理变化
血清HBV标志物阳性和阴性肾炎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对肾小球肾炎 (GN)的致病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2 8例血清HBV阳性和 1 2例HBV阴性组患者肾组织内HBV抗原(HBAg)存在的状况 ,并着重对比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肾组织病变特征。结果 HBV标志物阳性组HBAg检出率较高 (71 .43 % ) ,肾小球内增生病变较重 ,但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在临床表现和病变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BV可能直接感染肾组织细胞导致肾炎的发生。
任淑婷徐长福李恒力于琳华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肾炎病理
糖尿病性肾损害发病机制的病理学证据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对比非糖尿病性肾疾病(Non-diabeticrenaldisease,NDRD)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的病变特点,为进一步探索NDRD的发病机制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对43例糖尿病患者的肾穿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形态学、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检查。先分别由肾内科和病理科高级职称医生背对背诊断,最后结合临床统一诊断。结果:43例糖尿病肾穿组织NDRD占65.1%(28/43)。与DN比较,NDRD病变有以下特点:①显示多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组织类型,其中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最多、占32.14%(9/28),其次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占17.86%(5/28)。②透射电镜检查见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basementmembranes,GBM)不均匀性增厚,这与DN肾小球基底膜均匀性增厚明显不同。③免疫荧光检查发现71.43%(20/28)NDRD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有两种以上呈颗粒或团块状的免疫球蛋白沉积。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较高的NDRD发生率,其病理变化、免疫病理和超微结构均与DN有显著不同,提示NDRD与DN有不同的发病机制。为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肾损害的发生机制、临床早期诊断和介入相应的康复治疗手段提供病理学依据。
于琳华任淑婷李恒力国荣赵文宝冯学亮
关键词:发病机制病理学超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