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451051501001174)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莉梁刘萍罗仁后桂荣周再高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加味玉屏风颗粒对接触性皮炎小鼠模型的干预及TNF-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CHS)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对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DNFB诱导建立小鼠CHS动物模型,分为生理盐水组,氢化可的松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国家药典人体用量的10倍、20倍、40倍),测量给药后的小鼠耳片厚度差、重量差、局部炎细胞浸润以及血清中TNF-α的改变。结果加味玉屏风颗粒组小鼠耳厚度(0.1387±0.0183、0.1116±0.0243、0.0913±0.0173)、重量(5.802±0.9610、3.747±1.2831、2.956±1.1214)的改变均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局部单一核细胞及多核细胞计数明显减少,血清TNF-α(154.9217±21.6511、137.4770±15.0718、104.5124±16.6126)亦低于对照组(204.5643±35.7699)(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颗粒可有效抑制CHS小鼠皮肤炎症,其作用机制与其下调TNF-α相关。
- 李莉罗仁周再高
- 关键词:加味玉屏风颗粒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 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对ACD小鼠IL-10和IL-18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IL-10和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ACD模型,分组给药,采用ELISA技术对各组外周血清IL-10和IL-18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加味玉屏风颗粒中高剂量组外周血IL-10、IL-18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抑制小鼠AC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机体的IL-10及IL-18相关。
- 李莉梁刘萍罗仁
- 关键词:加味玉屏风颗粒变应性接触性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8
- 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及其对外周血TNF-α的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作用及对外周血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组给予加味玉屏风颗粒,服用28d后分别对其起效时间、疗效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并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TNF-α的改变.结果:加味玉屏风颗粒组起效时间[(2.65±0.93)d]大于对照组[(1.84±0.90)d,P<0.05],其治疗有效率(90%)与对照组(96%)无统计学差异,但其复发率(33.3%)明显低于治疗组(64.0%)(P<0.05).同时,经治疗后两组外周血TNF-α均有明显下降,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味玉屏风颗粒可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且复发率较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组低,并明显抑制外周血TNF-α的表达.
- 李莉梁刘萍
- 关键词:加味玉屏风颗粒慢性荨麻疹肿瘤坏死因子-Α
- 加味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分组给药,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各组局部皮肤NF-κB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小鼠在NF-κB染色强度、染色面积及表达阳性率等方面与生理盐水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颗粒可有效抑制NF-κB的表达相关。这可能是其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之一。
- 李莉梁刘萍后桂荣罗仁
- 关键词:加味玉屏风颗粒变应性接触性皮炎NF-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