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02054)

作品数:14 被引量:73H指数:5
相关作者:姚磊江童小燕程起有李斌陈刘定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西安邮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1篇复合材料
  • 11篇复合材
  • 9篇低速冲击
  • 6篇声发射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合板
  • 4篇层合板
  • 4篇值模拟
  • 3篇声发射技术
  • 3篇复合材料层
  • 3篇复合材料层合...
  • 2篇低速
  • 2篇低速冲击损伤
  • 2篇有限元
  • 2篇平纹编织
  • 2篇C/SIC
  • 1篇断裂韧度
  • 1篇英文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韧度

机构

  • 16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西安邮电学院

作者

  • 13篇姚磊江
  • 12篇童小燕
  • 10篇程起有
  • 5篇陈刘定
  • 5篇李斌
  • 3篇吕胜利
  • 2篇吕国志
  • 2篇皇甫劭炜
  • 2篇陈昊
  • 2篇郑洁
  • 1篇吕鹏
  • 1篇郑翔
  • 1篇徐绯
  • 1篇赵庆兰
  • 1篇吕毅
  • 1篇张沥
  • 1篇潘应雄
  • 1篇李自山
  • 1篇王景深

传媒

  • 5篇机械强度
  • 5篇机械科学与技...
  • 2篇飞机设计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红外和声发射的复合材料疲劳损伤实时监测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红外热像和声发射技术,实时同步监测2D C/SiC复合材料带孔板的拉-拉疲劳损伤过程,并利用疲劳过程中模量的变化、声发射信号和试样表面温度变化,讨论了带孔板疲劳损伤演变情况。结果表明:当外加应力低于疲劳极限时,疲劳损伤在循环初始阶段产生,损伤随循环数增加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当外加应力超过疲劳极限时,疲劳损伤在短时间内迅速产生,直至试样断裂。声发射信号和温度变化与模量变化吻合较好,表明可以采用这些无损检测手段实时同步监测这种结构材料的疲劳损伤过程。
李斌童小燕姚磊江程起有
关键词:红外热像声发射
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方法中断裂准则的引入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及其对偶形式最近点意义下的Voronoi图,提出一种粒子产生和消除技术解决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方法中的数值断裂问题。以此技术为基础,利用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方法的"核函数归一化特性"对粒子携带的应力重新进行分配,进而引入断裂准则最终解决数值模拟中材料出现断裂破坏的理论依据问题。通过典型数值算例的模拟分析并与实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粒子产生和消除技术对解决数值断裂问题是有效的;引入断裂准则使材料断裂破坏受到理论的约束与指导;与加入断裂准则前相比,程序计算结果在靶板变形区直径、深度和弹丸剩余速度三个重要指标上与实验结果具有更好的一致性。
陈刘定童小燕陈昊郑翔程起有姚磊江
关键词:数值模拟
航空先进复合材料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开发被引量:3
2008年
根据航空先进复合材料的数据特点,利用Oracle 10 g设计了合理的复合材料数据体系,建立了数据仓库。基于2层C/S与3层B/S的混合开发模式,开发了数据管理平台与用户界面。通过Java调用Fortran的DLL文件,解决了用户界面自设计计算程序的集成问题;利用PCL语言,开发了系统与MSC.PATRAN的接口。
赵庆兰吕毅
关键词:数据仓库接口
二维C/SiC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特性的表征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为研究二维C/SiC复合材料的低速冲击损伤性能,采用落锤式冲击试验机进行低速冲击试验,并利用声发射技术对试验进行动态监测以及冲击后试样的检测。结果表明:冲击能量的大小是造成C/SiC复合材料损伤模式不同的主要因素,同时,声发射参数可以很好地表征C/SiC复合材料的损伤模式和损伤演化过程。在较低冲击能量下(3 J以下),材料的低速损伤主要是基体开裂;介于3 J到9 J之间的冲击作用下,基体开裂和分层是材料损伤的主要模式;冲击能量一旦超过9 J,材料中出现大量纤维断裂。
姚磊江王景深张沥童小燕
关键词:SIC复合材料声发射低速冲击
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响应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针对低速冲击作用下的复合材料层合板,采用冲击接触定律、失效准则和材料性能退化技术,建立了冲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所建的模型对层合板的冲击过程进行分析,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本文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分析了层合板在不同冲击速度时的响应。
程起有童小燕姚磊江吕胜利吕国志
关键词:低速冲击层合板冲击响应有限元
低速冲击下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损伤的数值模拟被引量:7
2009年
为了分析冲击载荷作用时层合板的损伤情况,建立"子板—弹簧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在该模型中将连续铺层相同的单层作为一层合子板,相邻子板间采用弹簧单元连接。采用该模型对一层合板的冲击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结合失效准则预测失效模式,然后定义对应的弹簧单元失效来实现材料性能参数的衰减。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
程起有童小燕姚磊江吕胜利吕国志
关键词:层合板有限元
声发射技术在复合材料低速冲击过程中的应用
采用声发射设备对复合材料低速冲击试验过程进行动态监测。低速冲击试验在落锤冲击试验机上完成,冲击过程中采用声发射采集系统采集损伤所产生的声发射信号,然后通过对冲击过程中的声发射累积能量、计数和频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以及能量和...
程起有童小燕陈刘定姚磊江李斌
关键词:声发射复合材料低速冲击
文献传递
复合材料层合板损伤的声发射试验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利用声发射技术对T300/QY8911树脂基复合材料不同铺层角度层合板的静态拉伸,静态拉伸中的分段加卸载,低周疲劳试验进行全程监测,通过声发射多参数分析法综合分析了试样在3种试验中的损伤形式以及损伤演变过程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铺层角度决定了试样的拉伸强度,不同铺层角度的试样对应着不同的损伤破坏过程和声发射信号特征。加卸载试验分段再现了静态拉伸中试样的损伤演变过程,弗利西蒂比(Felicity)的变化反映出的试样损伤情况与静态拉伸试验中试样声发射事件的幅值和能量变化所反映出的损伤破坏情况类似。试样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声发射事件数和声发射能量值表明第一循环相当于同等应力水平的静态拉伸作用。主要损伤集中在前100循环,产生大量的声发射事件和较高的能量。
皇甫劭炜童小燕姚磊江李斌潘应雄
关键词:声发射技术树脂基复合材料
平纹编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低速冲击特性及冲击后的压缩强度(英文)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落锤冲击试验系统对平纹编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平板试样进行低速冲击,冲击能量为1.5~9J。冲击试验后,采用超声C扫描得到冲击损伤的大小。对含冲击损伤的试样进行压缩试验,通过与未冲击试样的压缩强度比较,得到冲击试样的剩余压缩强度。并对比了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和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结果显示: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冲击力峰值、复合材料损伤面积和凹坑深度明显增加,到达峰值冲击力的时间减小。冲击能量的增加会导致冲击损伤面积的增加,而损伤面积的增加会导致剩余压缩强度的明显降低。相对于编织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编织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损伤阻抗较低,但损伤容限较高。
程起有童小燕陈刘定姚磊江李斌
关键词:陶瓷基复合材料平纹编织低速冲击
复合材料损伤的声发射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声发射设备对二维、三维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及不同铺排方式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静拉伸试验进行全程监测,采集了四种试样在拉伸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通过对声发射参数(能量、计数和幅值等)和应力-应变曲线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这些复合材料的拉伸损伤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材料拉伸过程中的声发射参数分析,能够有效分析材料的损伤形式及其演化过程,不同基体的复合材料其拉伸过程中的损伤演化有所不同,编织方式和铺排方式对于损伤演化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郑洁姚磊江程起有李斌陈刘定
关键词:声发射技术复合材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