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22212)

作品数:34 被引量:621H指数:17
相关作者:郑楚光张军营岑可法任建莉周劲松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化学工程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燃煤
  • 10篇痕量
  • 9篇痕量元素
  • 9篇
  • 8篇煤燃烧
  • 7篇燃烧
  • 6篇
  • 5篇吸附剂
  • 4篇燃煤过程
  • 4篇流化
  • 4篇流化床
  • 4篇锅炉
  • 3篇易挥发
  • 3篇中微量元素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微量元素
  • 3篇污染
  • 3篇结渣
  • 3篇固体吸附剂

机构

  • 24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清华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河南省电力公...
  • 1篇法国国家科学...

作者

  • 13篇郑楚光
  • 10篇张军营
  • 6篇周劲松
  • 6篇任建莉
  • 6篇岑可法
  • 6篇刘晶
  • 6篇陆继东
  • 5篇刘迎晖
  • 5篇张娟
  • 5篇曾汉才
  • 4篇余亮英
  • 4篇刘海明
  • 4篇孙俊民
  • 3篇王泉海
  • 3篇徐明厚
  • 3篇孟韵
  • 2篇游小清
  • 2篇程俊峰
  • 2篇许绿丝
  • 2篇邱建荣

传媒

  • 5篇燃烧科学与技...
  • 4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热能动力工程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动力工程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煤炭转化
  • 2篇环境科学
  • 1篇矿物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7篇2004
  • 9篇2003
  • 9篇2002
  • 7篇2001
  • 1篇200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中易挥发痕量元素赋存形态的分析方法及实验研究被引量:28
2003年
讨论并比较了煤中痕量元素赋存形态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范围.应用逐级化学提取法对3种典型煤进行浸提,根据易挥发痕量元素不同形态的溶解度,将煤中砷、汞、硒分为可交换态、硫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结果表明,砷在煤中主要以硫化物结合态存在,汞在煤中主要以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硒赋存在硫化物、有机物和残渣态中.不同煤种中易挥发痕量元素各种形态的分布不同.应用浮沉法将煤按不同密度分级后,分别测定了各级煤粉中砷、汞含量,表明砷、汞主要存在于煤的矿物质中.
刘晶郑楚光张军营王满辉
关键词:痕量元素赋存形态
燃煤过程中微量元素砷和硒形态转化的热力学平衡模拟被引量:12
2002年
砷和硒是煤中的易挥发有毒微量元素。由于砷和硒在燃煤烟气中的浓度极低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 ,目前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已成为预报烟气中砷和硒等有毒元素形态分布的主要理论分析方法。本文综述了热力学平衡分析方法应用于砷和硒在燃煤过程中形态转化和平衡分布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用于热力学平衡分析的是只含有砷或硒一种微量元素和煤中主量元素及氯元素的简单体系 ,并假设烟气中只有理想气体组成的气相和纯凝聚相的理想模型。然而是否考虑砷和硒与其他微量、主量或次量元素的相互作用 ,砷和硒所有可能存在的反应 ,以及在熔融相砷和硒与熔融物的结合会严重地影响模型的预报结果 ,因此 ,目前热力学平衡体系已发展成为含有包括砷和硒在内的多个微量元素和煤中所有主量、次量元素 。
孟韵张军营钟秦郑楚光王犇
关键词:燃烧燃煤过程微量元素
催化活性炭纤维脱硫除汞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1
2004年
采用活化后的活性炭纤维 (ACFs)作为吸附剂以脱除 SO2 和Hg。为增加其吸附效果 ,对 ACFs进行氨水溶液活化处理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氨水溶液 (8%和 1 3% ) ,利用 XPS和软件计算处理得到 ACFs表面元素分析和基本官能团的变化 ,通过动态脱除 SO2 和 Hg吸附试验 ,证明氨水溶液活化 ACFs是一种增加 SO2 和 Hg吸附的有效措施。试验表明 ,氨水浓度并非越浓越好 ,而是存在一个最佳值。
许绿丝钟毅金峰曾汉才
关键词:环境工程SO2HG
煤中汞燃烧过程析出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64
2002年
在小型煤粉燃烧实验台架上进行煤燃烧后汞的燃烧形态转化试验研究 .采样过程中利用了美国EPA推荐使用的On tario Hydro方法进行煤样燃烧产物的取样 .研究认为 ,煤样燃烧后烟气中的气态汞总量在 10— 15 μg m3 范围内 ,其中二价汞在4 0 %左右 .较低的烟气冷却速率可以促进单质汞向二价汞的转化 .烟气中的气态汞占总汞的 70
任建莉周劲松骆仲泱岑可法
关键词:燃烧
燃煤烟气中汞形态分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4
2003年
在一维煤粉燃烧炉台架上采用EPA推荐的Ontario Hydro方法 ,测量了燃烧不同煤种排放的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情况 .结果表明 ,烟气中汞以颗粒态和气态汞的形式存在 .气态汞总量在 9— 2 3 μg·Nm- 3范围内 ,主要以单质汞的形式存在 ,占气态汞总量的 5 2 %—83 % ,而二价汞占 1 7%— 48% .飞灰中汞的浓度大大超过了底灰中汞的浓度 ,表明汞在飞灰中富集 。
刘晶刘迎晖贾小红王泉海张军营郑楚光
关键词:燃煤烟气
固体吸附剂对流化床燃烧中痕量元素控制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在煤燃烧过程中添加固体吸附剂来抑制痕量金属的排放被广泛认为是一项有前景的技术。为了研究固体吸附剂的吸附机理和对不同对象的吸附效果,在实验室小型机理性流化床实验台架上进行了固体吸附剂对痕量金属的吸附实验,实验温度稳定在 950℃。实验选用平顶山烟煤、焦作无烟煤和六盘水贫煤 3 种不同的煤种,以氧化铝、石灰石和高岭土作为吸附剂。研究发现高岭土对 Pb 有很好的吸附效果;3 种吸附剂对 Cr 都有吸附效果,在烟煤中效果尤为明显;但是对 Cd 的吸附不明显。
陆继东余亮英张娟
关键词:流化床锅炉燃烧固体吸附剂痕量元素物理吸附化学吸附
煤中吡咯型和吡啶型氮热解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运用Gaussian98程序 ,采用密度泛函法 ,在 6 311++G(2d ,2 p)基组水平上 ,对吡咯型氮和吡啶型氮这两种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态在热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自由基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计算 ,通过对这几种自由基热裂解反应的活化能的比较 ,表明吡啶型氮较吡咯型氮稳定 。
刘海明张军营郑楚光孟韵
关键词:热解自由基
燃煤砷污染和抑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02年
对煤燃烧过程中微量砷的污染和抑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概述了煤燃烧过程中微量砷的排放对环境产生的危害 .分析了煤中砷在燃烧过程中不同温度下的转化形态 ,烟气中砷的主要存在形态 ,以及煤中砷在燃烧产物中的配置和主要影响因素 .给出了美国不同电站的燃煤锅炉、工业燃煤锅炉以及民用燃煤锅炉砷的排放因子 .探讨了不同吸附剂与含砷化合物的作用机理 ,以及减少燃煤过程中砷污染的可行性 .
张军营郑楚光刘晶刘迎晖王泉海
关键词:吸附剂煤燃烧燃煤砷污染
燃煤锅炉中痕量元素排放因子的研究被引量:16
2002年
目前国内外对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的排放和控制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对痕量元素的排放因子的研究却鲜见报道。本文通过实验数据和一些经验数据对痕量元素排放因子进行了研究,了解了燃煤电厂锅炉容量和负荷对痕量元素排放因子的影响,并考察了除尘装置及脱硫装置等与痕量元素排放因子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容量锅炉痕量元素排放因子要相对小一些,且随着负荷降低,痕量元素排放因子会增加。
韩军徐明厚程俊峰乔瑜曾汉才
关键词:燃煤锅炉痕量元素排放因子
煤裂解或燃烧条件下汞的析出规律研究被引量:13
2002年
进行了加热时间、反应条件、煤种等因素影响煤中汞析出规律的试验研究。首先对煤样裂解或燃烧产物中残留汞进行分析 ,发现煤中汞在燃烧条件下能很快析出 ,而在裂解时则析出相对缓慢。其次利用管式炉系统 ,在还原性气氛 (载气为氮气 )或氧化性气氛 (载气为氮、氧体积比为 4∶ 1的混合气体 )下进行煤样裂解或燃烧后汞的析出及形态迁移转化试验。研究认为 ,煤在裂解或燃烧后 ,汞主要以气态方式进入烟气 ,烟气中的汞主要以二价汞(Hg2 + )和零价汞 (Hg0 )形式存在 ,且汞的形态分布与反应条件和煤种有关。随加热温度升高 ,烟气中的二价汞含量升高 ,零价汞含量降低 ;裂解与燃烧相比 ,燃烧时零价汞被氧化的程度更高。
周劲松骆仲泱任建莉岑可法
关键词:燃烧裂解烟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