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1187)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何峰梁甸农董臻黄海风马喜乐更多>>
相关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雷达
  • 4篇孔径雷达
  • 4篇合成孔径
  • 4篇合成孔径雷达
  • 2篇电扫
  • 2篇电扫描
  • 2篇多通道SAR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重建
  • 2篇三维成像
  • 2篇特征提取
  • 2篇雷达三维成像
  • 2篇方位向
  • 2篇SAR
  • 1篇多通道
  • 1篇信噪比
  • 1篇性能分析
  • 1篇压缩感知
  • 1篇阵列
  • 1篇阵列误差

机构

  • 8篇国防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空气动力...

作者

  • 8篇何峰
  • 7篇梁甸农
  • 6篇董臻
  • 3篇孙造宇
  • 3篇黄海风
  • 3篇马喜乐
  • 2篇陈祺
  • 2篇杨阳
  • 1篇何志华
  • 1篇刘让

传媒

  • 3篇国防科技大学...
  • 2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宇航学报
  • 1篇雷达科学与技...
  • 1篇雷达学报(中...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方位多通道SAR信号重建性能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方位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质量受系统参数、阵列误差以及信号处理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该文针对方位多通道SAR的信号重建性能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对信号模型进行完善,引入了重建系数的概念,从而使得多通道SAR信号重建网络的设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继而在数字波束形成的框架下对一系列重建方法进行了介绍。其次,在得到重建误差功率谱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信噪比与方位模糊比的解析表达式。最后,对各种算法的重建性能进行了定量评估与分析。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分析结果将为方位多通道SAR系统设计、信号处理以及图像质量预估提供有效支撑。
马喜乐孙造宇董臻何峰梁甸农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建性能分析
基于频域扩展和SPECAN的全孔径TOPSAR成像算法被引量:4
2012年
TOPSAR(Terrain Observation by Progressive scans SAR)是星载SAR的一种新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在保持ScanSAR宽测绘带优点的同时,解决了扇贝效应(scalloping)等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TOPSAR信号在时域和频域都混叠的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全孔径TOPSAR成像算法,算法利用频域扩展来解决TOPSAR的频域混叠问题,利用SPECAN(SPECtral ANalysis)技术来避免输出图像时域混叠,结构紧凑,处理效率较高。通过点阵目标和分布目标的仿真来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算法的计算量,通过与几种现有的全孔径成像算法对比,说明了算法的高效性。
陈祺黄海风何峰梁甸农董臻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
曲线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4
2015年
曲线合成孔径雷达(CLSAR)是当今雷达遥感研究的新领域,近年来针对CLSAR的研究多集中于3维点目标特征提取和曲线孔径设计。该文对已有的CLSAR 3维点目标特征提取算法和孔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类,在介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阐述了其中的关键问题。最后对CLSAR目标3维成像与特征提取、曲线孔径设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何峰杨阳董臻梁甸农
关键词:RELAX算法
方位多相位中心SAR信号重建误差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就方位多相位中心(Azimuth Multiple-Phase-Center,AMPC)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系统的阵列误差对信号重建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将阵列误差建模为随机过程,结合最小二乘(Least-Square,LS)算法,推导了AMPC SAR误差功率谱的解析表达式,进而得到了AMPC SAR的信噪比与方位模糊比的解析表达式。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分析指出,随着系统脉冲重复频率的升高,有必要通过减小重建系数以实现重建性能的提升。分析方法与结果对AMPC SAR系统设计以及图像质量预估提供有效支撑。
马喜乐董臻何峰孙造宇梁甸农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阵列误差信噪比
MC-SAR改进正交子空间相位误差估计算法被引量:1
2015年
方位多通道SAR用于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有着广阔的前景,然而通道失配引起的通道相位误差会较大地影响成像的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正交子空间(OS)算法用于校正通道相位误差。改进OS算法的通道相位误差估计考虑了天线方向图加权,并利用全部多普勒频点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的正交约束条件建立代价函数,从而得到相位误差估计的最优值。该方法有效克服常规正交子空间算法利用单个多普勒频点估计通道相位误差时的不稳健问题。基于机载实测数据的实验验证了改进OS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刘让马喜乐何峰孙造宇
方位向电扫描SAR系统参数设计与仿真验证被引量:2
2012年
方位向电扫描SAR(Terrain Observation by Progressive Scans,TOPSAR)是星载SAR的一种全新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通过天线波束在方位向扫描,在保持ScanSAR宽测绘带优点的同时,解决了扇贝效应(scalloping)问题。针对这种工作模式要求天线在方位向和距离向都进行扫描的特点,推导了方位分辨率与扫描周期的具体关系,进而分析了系统参数的约束关系,提出了适于工程设计的系统参数设计方法。最后,用TerraSAR-X的参数进行了一组设计,以该设计结果为输入参数,运用SBRAS(SpaceBorne Radar Advance Simulator)进行了信号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陈祺黄海风董臻梁甸农何峰
关键词:参数设计
压缩感知曲线SAR孔径优化和目标三维特征提取
2015年
在建立曲线合成孔径雷达回波信号稀疏表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压缩感知采样矩阵设计的不相关原则,给出了曲线孔径优化设计的评价准则,并利用基于全局优化的基追踪方法实现了目标三维特征提取。仿真结果验证了孔径优化评价准则的正确性和基追踪方法在目标特征提取处理中的有效性。
何峰杨阳董臻梁甸农
关键词:压缩感知特征提取基追踪雷达三维成像
分布式SAR相位同步误差的影响分析与试验验证被引量:3
2012年
相位同步是分布式SAR系统必须考虑的突出问题之一。建立了双向脉冲交换相位同步全数字仿真模型,仿真得到相位同步误差信号。基于全数字仿真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相位同步误差对InSAR测高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地面半实物仿真试验得到实际分布式SAR系统相位同步误差及其对InSAR测高的影响,实测相位同步误差标准差为2.6度,引起的InSAR相对测高精度损失在厘米量级;并且半实物试验结果与全数字试验结果一致,表明了相位同步方案及其影响分析的正确性。本文工作对分布式SAR相位同步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何志华何峰黄海风梁甸农
关键词:分布式SAR半实物仿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