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03224)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游丽琴杨洪金冬刘铁榜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康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工作倦怠
  • 4篇工作压力
  • 2篇社会支持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心理
  • 1篇社会心理学
  • 1篇理学
  • 1篇会心

机构

  • 4篇深圳市康宁医...

作者

  • 4篇游丽琴
  • 3篇刘铁榜
  • 3篇金冬
  • 3篇杨洪

传媒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社会支持对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关系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企业员工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工作压力量表、MBI-GS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和社会支持量表,随机抽取深圳市3家大型企业1 068名员工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和复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检验水准α为0.05。结果企业员工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显著正相关(r=0.39),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与工作倦怠显著负相关(r=-0.31,-0.30,-0.16)。简单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压力对情绪衰竭(男β=0.62,女β=0.84)、消极怠慢(男β=0.47,女β=0.72)和专业低效能感(男β=0.18,女β=0.45)均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对女性员工的影响力度高于男性。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引入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后,工作压力对工作倦怠、情绪衰竭、消极怠慢和专业低效能感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下降(男β由0.41、0.62、0.47、0.18分别降为0.31、0.50、0.41、0.09,女β由0.55、0.84、0.72、0.45分别降为0.50、0.78、0.68、0.38)。在同等压力状态下,高客观支持和高主观支持员工的工作倦怠水平显著低于低客观支持和低主观支持的员工,工作压力由低到高,高、低客观支持差值分别为0.43、0.45、0.34,高、低主观支持差值分别为0.33、0.35、0.47。结论工作压力是工作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支持是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的有效调节变量,女性员工的工作压力和社会支持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大于男性。
游丽琴
关键词:工作压力工作倦怠社会支持
深圳市企业员工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的总体水平,探讨工作压力各维度和工作倦怠各维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压力量表和MBI-GS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随机抽取深圳市3家大型企业1 068名员工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平均值为3.92,工作压力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工作倦怠平均值为1.9,总体倦怠水平不高,其中以情绪衰竭维度平均值得分最高。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呈显著正相关,工作压力各维度对情绪衰竭、消极怠慢和专业低效能感有正向预测作用,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序是:职业发展、组织因素、人际关系和社会压力;期望对工作倦怠各维度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工作压力是工作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应重视员工工作压力管理,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防治工作倦怠的发生。
游丽琴金冬杨洪刘铁榜
关键词:工作压力工作倦怠
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工作倦怠的效应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企业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3家大型企业1068名员工,应用工作压力量表、MBI-GS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应对方式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和消极应对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r=0.39,0.21),积极应对、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r=-0.30,-0.31,-0.30,-0.16)。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显示,工作压力对工作倦怠具有正向预测力,总体效应为0.61,直接效应为-0.50,通过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产生的间接效应为1.11。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工作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路径系数分别为-1.29和-0.22)。结论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均是影响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中有显著的调节和中介作用。
游丽琴金冬杨洪刘铁榜
关键词:工作压力工作倦怠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工作压力量表(OST)、工作倦怠量表(MBI-GS)通用版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随机抽取深圳市3家大型企业1068名员工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企业员工工作压力、消极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工作倦怠显著负相关。简单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压力对情绪衰竭(男β=0.62,女β=0.84)、消极怠慢(男β=0.47,女β=0.72)和专业低效能感(男β=0.18,女β=0.45)均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对女性员工的影响力高于男性。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引入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后,工作压力对工作倦怠及其各维度的回归系数均下降。在同等压力状态下,高积极应对和低消极应对员工的工作倦怠水平显著低于低积极应对和高消极应对的员工。结论工作压力是工作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对方式是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有效调节变量,其中积极应对的调节作用更显著。
游丽琴金冬杨洪刘铁榜
关键词:工作压力工作倦怠社会心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