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083101)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董熙平陈方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寒武世
  • 1篇早寒武世
  • 1篇中寒武世
  • 1篇亲缘
  • 1篇亲缘关系
  • 1篇内部结构
  • 1篇解剖学
  • 1篇化石
  • 1篇海绵骨针
  • 1篇海绵骨针化石
  • 1篇寒武纪
  • 1篇PUNCTA...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3篇董熙平
  • 2篇陈方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应用同步加速器X射线层析扫描显微(技术)揭示早寒武世化石胚胎Olivooides的内部结构被引量:8
2009年
在陕西省宁强县石钟沟剖面的早寒武世宽川铺组细晶至中晶磷质石灰岩以及泥晶磷质石灰岩中,通过酸解处理得到了大量化石胚胎Olivooides,及其孵化后的幼年个体,未成年个体和成年体化石(后二者即Punctatus).通过同步加速器X射线层析扫描显微(Synchrotron X-ray Tomographic Microscopy)技术,用Amira4.0软件复原了Olivooides和Punctatus三维的内部结构.对它们的星状结构进行了统计和形态功能学分析,认为此结构是为了适应快速固着生活而产生的,可能用于分泌黏液.对Punctatus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探讨,认为部分标本中出现的卵状结构并非卵或者其他生物本身的结构,而是一种产生在生物体埋葬之后,矿化之前或矿化过程中的埋葬结构.Punctatus的内部结构由横板组成,可能类似于珊瑚中的横板,软躯体生长在横板上.
陈方董熙平
关键词:早寒武世PUNCTATUS内部结构
湖南西部中寒武世形态变异海绵骨针化石被引量:1
2008年
报道湖南西部王村剖面中寒武世灰岩中产出的海绵骨针化石组合。这些海绵骨针化石以二轴四射针、T型针、三轴五射针和五轴五射针为主。骨针形态完整,保存了轴管构造。描述了罕见的,形态变异性极大的(highlymodified)一个新属眩目海绵属Speciosuspongia,两个新种湖南眩目海绵Speciosuspongia hunanensis和王村眩目海绵Speciosuspongia wangcunensis。眩目海绵的主要特点为:两侧对称,硅质,五轴五射,中轴与一条针射重合,另外4条针射分为两对,与中轴重合的针射比其他4条针射粗大。其中,湖南眩目海绵Speciosuspongia hunanensis前射基部或整体膨大成骨板,这一变异体现了海绵骨针的典型变异形态自早寒武世向晚寒武世的过渡,具有重要的演化意义。
陈方董熙平
关键词:中寒武世海绵骨针
寒武纪化石胚胎的解剖学、亲缘关系以及发育序列被引量:4
2009年
Bengtson和Yue首次确定Olivooides和Markuelia为化石胚胎,建立了Olivooides的胚胎和胚后发育序列,并且提出Olivooides的亲缘关系是刺细胞类(Bengtson and Yue,1997;Yue and Bengtson,1999)。在过去的10年中,许多论述寒武纪化石胚胎的文章问世,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认识。其中,Steiner等识别出Pseudooides为化石胚胎,并且推想了Pseudooides的发育序列(Steiner et al.,2004a,b)。基于在中国湖南西部中、上寒武统发现的许多精美保存的标本,对Markuelia进行了解剖学、亲缘关系和支序分析研究,限定Markuelia的亲缘关系为Scalidophora(动吻动物门、兜甲动物门和曳鳃动物门的统称)的干群。尝试性地建立了Markuelia的发育序列,特别是预孵化阶段的发育序列,即从吻刺形成的最早时期直至即将孵化的最后时期的发育序列。因为最近发现了保存完美的Olivooides预孵化阶段、孵化阶段以及未成年个体阶段(Olivooides和Punctatus之间的过渡类型)的标本,重新建立了Olivooides的胚胎和胚后发育序列。尽管Olivooides的亲缘关系仍然有争议,但多数作者支持其亲缘关系为刺细胞类。然而,迄今所描述的大多数寒武纪化石胚胎的亲缘关系,特别是谜一般的化石胚胎——Pseudooides的亲缘关系仍然不得而知。由于Markuelia孵化后的幼虫、未成年个体或成年个体的标本还未发现,其胚后发育序列则无从谈起,令人信服的原肠胚阶段的化石胚胎也未见报道。今后,可靠的原肠胚阶段的化石的发现很可能要借助于同步加速器辐射X射线层析显微技术。总之,寒武纪化石胚胎的研究还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董熙平
关键词:解剖学亲缘关系寒武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