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973006)

作品数:19 被引量:82H指数:6
相关作者:章永凡李俊篯周立新陈文凯王文峰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3篇密度泛函
  • 13篇泛函
  • 8篇密度泛函研究
  • 5篇电子结构
  • 5篇子结构
  • 5篇量子化学
  • 3篇密度泛函理论
  • 3篇金属
  • 3篇过渡金属
  • 3篇过渡金属碳化...
  • 3篇泛函理论
  • 3篇NIO
  • 3篇表面态
  • 2篇氧化镁
  • 2篇异构体
  • 2篇振动
  • 2篇振动频率
  • 2篇态密度
  • 2篇配合物
  • 2篇互变异构

机构

  • 19篇福州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福...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17篇章永凡
  • 15篇李俊篯
  • 8篇周立新
  • 5篇陈文凯
  • 5篇王文峰
  • 4篇项生昌
  • 4篇丁开宁
  • 2篇张明昕
  • 2篇李奕
  • 2篇许娇
  • 2篇徐艺军
  • 2篇李俊
  • 1篇颜志森
  • 1篇李俊籛
  • 1篇吴立明
  • 1篇游瑞云

传媒

  • 6篇Chines...
  • 5篇化学学报
  • 5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Chines...
  • 1篇2000'全...

年份

  • 1篇2006
  • 4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渡金属碳化物(111)面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方法对过渡金属碳化物MC(111)清洁表面构型和电子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与理想表面相比,表面弛豫导致表层金属原子和次表层碳原子分别朝体相和真空方向位移,从而导致层间距的收缩.由能带计算结果得知,紧邻或被EF穿越的活性表面态成分均为表面金属原子的dxz/dyz轨道.进一步考察了弛豫对表面态组成的影响,并对表面芯能级位移和功函进行了探讨.
章永凡李俊丁开宁陈文凯周立新
关键词:过渡金属碳化物表面弛豫表面态量子化学密度泛函
难熔固体MX(M=Sc,Ti,V;X=C,N,O)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 MX( M=Sc,Ti,V;X=C,N,O)固体的体相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对于金属原子相同的同一系列化合物 ,氮化物具有最大的体模量 ;进一步的研究可知 ,随着外界压力的增大 ,化合物由 Na Cl构型向 Cs Cl构型转变由易到难的顺序依次是氧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 .本文还首次用密度泛函方法系统地计算了各化合物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 ,并对该类型化合物的导电性能进行了探讨 .
李俊篯章永凡
关键词:过渡金属碳化物态密度力学性质过渡金属氧化物
O_2在MgO(001)完整和缺陷表面上的吸附(英文)被引量:1
2003年
在密度泛函理论的框架下,采用嵌入点电荷簇模型研究了O2在MgO(001)完整和缺陷表面上的吸附.用电荷自洽的方法确定了点电荷的值.计算结果表明,O2倾向吸附在低配位的角Mg2+端.并且发现,当O2为平躺吸附时,键长有较大的拉伸,将有利于O2的解离.同时,分别计算了使用裸簇和嵌入表观±2.0e点电荷簇模型时的吸附能,并与采用电荷自洽方法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电荷自洽方法更能有效反映簇周围的环境,得到的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与实验值吻合.最后,分别计算了不同吸附情况下O2的振动频率.
徐艺军李俊篯章永凡陈文凯
关键词:O2氧气氧化镁密度泛函理论MGO(001)
光催化剂TiO2(110)表面反应的轨道相互作用
<正>固体表面反应的实质是固体表面晶体轨道与反应分子(原子)轨道间的相互作用,UPS、XPS等实验提供了表面吸附催化反应中轨道相互作用的大量事实,然而由于表面结构的复杂性及表面态轨道难以确定,对固体表面轨道相互作用规律的...
李俊篯
NiO(001)面吸附NO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用嵌入点电荷的簇为模型,采用B3LYP方法研究了NO在NiO(001)面上不同吸附位置和不同吸附方式的电子结构,并计算了振动频率。结果表明在完整表面上最稳定的吸附方式是N端歪斜吸附在Ni位,这与实验结果相符;而在缺陷表面上,NO以直线方式吸附在角位上最为稳定。振动频率计算表明,NO吸附后NO振动频率红移约50cm-1。我们根据价轨道电子密度图解释了NO吸附后振动频率红移的原因,这个解释完全不同于传统认为的3d对2π的反馈键理论。
王文峰章永凡李俊篯丁开宁
关键词:氧化镍一氧化氮电子结构B3LYP振动频率
环丙基卡宾重排为环丁烯机理的密度泛函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采用 B3LYP 方法,用 6-311G(d)基组计算了环丙基卡宾重排为环丁烯的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能量和振动频率,并用 IRC 计算验证了过渡态。结果表明环丙基卡宾的重排机理不同于通常碳正离子重排采用的亲核重排机理,而是一个亲电重排机理。
王文峰丁开宁李奕李俊篯
关键词:过渡态密度泛函B3LYP基组碳正离子
2-羟基吡啶与水氢键作用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1
2002年
本文采用量子化学的Hatree-Fock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G(d)水平上,研究了2-羟基吡啶分子(Hy)及其酮式互变异构体2(1H)-吡啶酮(Py)与水的相互作用。考察它们之间在形成Hy…H2O,Py…H2O,Hy…Hy,Py…Py和Hy…Py等复合物前后的能量变化和分子结构参数变化特点。计算结果表明,在这些复合物中都形成了较强的氢键作用,在水合物中,Py与水形成复合物时能量降低较多,与实验结果一致。经过零点振动能(ZPVE)和基组叠加误差(BSSE)校正后的复合物离解能分别为38.3,40.8,73.0,82.7和71.1 kJ/mol(B3LYP/6-31G(d)),水合物的离解能远小于二聚体复合物,而酮式结构的二聚体的离解能最大。
陈文凯许娇章永凡章永凡周立新
关键词:量子化学氢键互变异构体相互作用密度泛函
氰酸根桥联双核铜配合物磁构效关系的密度泛函研究
2002年
在密度泛函理论的框架下,采用对称性破损态方法,以{Cu2(C2H4N2)2(N, N-μ-NCO)2}2+为模型化合物,研究氰酸根EO方式桥联双核铜配合物的磁构效关系,进一步证实了通过CuNCu间的三中心d-p-dσ反键的超交换作用与磁偶合构效关系的本质联系. 计算了氰酸根桥联配合物磁交换偶合常数J与桥联角θ的关系,并与叠氮酸桥联配合物进行了比较.
项生昌李俊篯章永凡周立新
关键词:密度泛函量子化学
化合物Mo(CO)_n^+(n=1~6)构型和键解离能的密度泛函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采用DFT/B_3LYP方法研究了化合物Mo(CO)_n^+(n=1~6)的基态可能构型,对于各n值,基态可能构型(电子态)依次为:直线型(~6∑^+),直线型(~6∑_g^+),C_(2v)(~2A_2)或D_(3h)(~6A_1),D_(4h)(~4A_(lg)),C_(2v)(~2B_2)或 C_(4v)'(~2B_1),D_(3d)(~2A_(lg)).计算结果表明,对于n≥3时,碎片离子的构型与体系自旋多重度关系敏感.进一步计算了Mo-CO键的逐级解离能,计算值与实验结果能较好吻合,并从Mo原子4d和5s轨道杂化角度来解释该键解离能随n值的非单调变化.
章永凡项生昌李俊篯
关键词:密度泛函键解离能树型
MgO缺陷和不规则表面吸附CO的能带和电子结构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采用从头算程序优化MgO表面三种不同配位位置吸附CO构型,并用扩展休克尔紧束缚(EHT)晶体轨道方法对MgO的缺陷和不规则表面吸附CO的可能构型进行能带计算,讨论了能带结构及组成,不同构型吸附前后能带和成键性质的变化,以及吸附前后的电荷转移和吸附键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发现,CO的C端更有利于在MgO固体表面的吸附,具有氧缺陷结构的MgO更有利于吸附分解CO.
李奕李俊篯吴立明章永凡周立新
关键词:氧化镁一氧化碳从头算吸附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