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6517120001)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吴顺华郑玉建姚芹汤红英吴军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医科大学北京地坛医院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无机砷
  • 3篇亚砷酸钠
  • 3篇酸钠
  • 3篇染毒
  • 3篇纤维细胞
  • 3篇成纤维细胞
  • 2篇代谢物
  • 2篇蛋白
  • 2篇亚慢性
  • 2篇亚慢性染毒
  • 2篇人皮肤
  • 2篇人皮肤成纤维
  • 2篇人皮肤成纤维...
  • 2篇皮肤
  • 2篇皮肤成纤维细...
  • 2篇小鼠
  • 1篇代谢产物
  • 1篇凋亡
  • 1篇荧光

机构

  • 9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吴顺华
  • 5篇郑玉建
  • 3篇汤红英
  • 3篇姚芹
  • 2篇成军
  • 2篇马艳
  • 2篇吴军
  • 2篇陈文军
  • 1篇谢谦
  • 1篇张海亭
  • 1篇钟彦伟
  • 1篇韩俊洋

传媒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6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AsTP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细胞中的定位
2010年
目的分析三氧化二砷反式激活基因1(AsTP1)的结构及细胞定位。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AsTP1结构进行真核生物细胞定位预测;利用融合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 protein,GFP)定位的方法,通过构建pEGFP-C1-AsTP1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pEGFP-C1-AsTP1转染Jurkat T细胞和HepG2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sTP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AsTP1蛋白为胞内定位,大多数定位在细胞核,部分在细胞质内。有2个可能的酪蛋白激酶II磷酸化位点分别在26 aa和38 aa;1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在40aa。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AsTP1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在细胞质中也有表达。结论初步明确了AsTP1的蛋白亚细胞定位,为进一步研究AsTP1基因的功能建立基础。
吴顺华谢谦郑玉建成军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绿色荧光蛋白生物信息学
无机砷及其代谢产物诱导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无机砷(iAsⅢ)、单甲基胂酸(DMAⅤ)、二甲基胂酸(MMAⅢ)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通过直接细胞计数法和噻唑蓝(MTT)还原法检测iAsⅢ、DMAⅤ、MMAⅢ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1、1~13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形态;与对照组比较,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经不同浓度的iAsⅢ、DMAⅤ、MMAⅢ诱导后,吸光度值均有改变,存在剂量-效应关系(P〈0.05)。0.5~5.0μmol/L浓度的iAsⅢ、DMAⅤ、MMAⅢ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增殖作用,而10~15μmol/L浓度的iAsⅢ、DMAⅤ、MMAⅢ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毒性比较MMAⅢ〉iAsⅢ〉DMAⅤ。MMAⅢ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增殖作用,且峰值出现在0~1μmol/L。结论低浓度无机砷及其代谢产物刺激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高浓度具有细胞毒性。
张海亭郑玉建吴军吴顺华
关键词: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
无机砷及其代谢产物与DNA甲基化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10年
砷及其化合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1]等诸多国际权威机构公认为人类已确定的致癌物,无机砷(inorganic arsenic,iAs)可通过体内的甲基化进行生物转化作用。
张海亭郑玉建吴顺华
关键词:DNA甲基化无机砷代谢产物世界卫生组织致癌物
筛选肝细胞p53启动子结合蛋白的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筛选p53启动子结合蛋白,探讨p53对肝细胞调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p53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5轮"吸附-洗脱-扩增"过程,经噬斑的PCR扩增后,构建克隆载体,最后对所筛选克隆进行D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噬菌体经5轮富集后,成功构建了噬菌体p53展示文库,该文库包含与p53结合的肝细胞蛋白有17种。其中2个克隆编码未知功能蛋白;其余的克隆分别编码人α2HS糖蛋白(AHSG)、人D4、锌指蛋白家族2(DPF2)、凋亡反应锌指基因(REQ)、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结合蛋白、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1、磷酸化酶激酶、酪氨酸氨基转移酶、酪蛋白激酶细胞周期素激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组蛋白结合蛋白3、跨膜蛋白2、血清黏蛋白2、有核红细胞白血病病毒癌基因2、毛细管扩张失调症突变基因,涉及到细胞发育和代谢、细胞外基质、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细胞凋亡以及原癌基因。结论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成功筛选出了肝细胞p53启动子结合的多种类型和功能蛋白。
吴顺华钟彦伟成军郑玉建
关键词: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P53肝细胞
亚砷酸钠亚慢性染毒对小鼠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亚慢性染毒对小鼠肝脏和肾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亚慢性毒性实验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低剂量组(L)、中剂量组(M)和高剂量组(H)4组,每组15只,分别自由饮用蒸馏水、0.125 mg/kg0、.5 mg/kg和2.0 mg/kg的亚砷酸钠水溶液,连续染毒90 d,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肝、肾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采用RT-PCR法检测GSTO1 mRNA表达。结果小鼠肝脏和肾脏组织中GST活力随着砷染毒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随后降低的趋势(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肾GSTO1 mRNA表达上调(P〈0.05~0.01)。结论小鼠经不同剂量的亚砷酸钠染毒后,肝脏、肾脏GSTO1 mRNA表达与GST活力变化一致,提示砷对GST活力的影响与GSTO1 mRNA表达有关。
姚芹吴顺华汤红英马艳郑玉建
关键词:亚砷酸钠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表达
亚砷酸钠亚慢性染毒对小鼠肝脏肾脏的损伤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亚砷酸钠亚慢性染毒对小鼠不同脏器的毒性作用及砷在不同脏器中的蓄积情况。方法采用亚慢性毒性实验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低剂量组(L)、中剂量组(M)和高剂量组(H)4组,每组15只,分别自由饮用蒸馏水及0.125 mg/kg0、.5 mg/kg和2.0 mg/kg的亚砷酸钠水溶液,连续染毒90 d,实验结束后光镜下对各组小鼠肝脏和肾脏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小鼠肝、肾组织砷含量。结果不同剂量的亚砷酸钠能破坏小鼠肝、肾脏器的正常结构,肝脏和肾脏组织砷含量随着砷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结论小鼠经不同剂量的亚砷酸钠染毒90 d后,可出现肝脏、肾脏等脏器损伤,推测砷在脏器的蓄积是造成损害作用的物质基础。
姚芹吴顺华汤红英马艳吴军张杰
关键词:亚砷酸钠肝脏肾脏
亚砷酸钠染毒对大鼠皮肤及其他脏器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亚砷酸钠(NaAsO2)对大鼠皮肤和脏器的毒性损伤。方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自由饮用蒸馏水、12.5、25和50 mg/L的NaAsO2水溶液,连续染毒90 d后取材,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大鼠皮肤和心、肝、脑、肾主要脏器中的砷含量,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大鼠皮肤表皮结构及心、肝、肾、脑脏器的组织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砷染毒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脏器系数升高、体内各组织中砷蓄积量增高的亚慢性砷中毒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的NaAsO2染毒组大鼠皮肤及心、肝、脑、肾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结论 NaAsO2对大鼠皮肤及心、肝、脑、肾各脏器存在明显的损伤作用。
汤红英郑玉建吴顺华姚芹
关键词:砷中毒亚砷酸钠脏器
无机砷及其代谢物诱导人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用无机砷及其代谢物进行染毒,观察染毒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从8例7~11岁的健康儿童志愿者中,取包皮组织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将无机砷及其代谢物作用于培养至第10代的人成纤维细胞后,通过四唑盐比色法、流式细胞仪观察无机砷及其代谢物能否诱导人成纤维细胞凋亡。结果四唑盐比色法证实,当无机砷及其代谢物为0~10μmol/L时,对人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凋亡不明显;而10~25μmol/L浓度时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对人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结论无机砷及其代谢物对人成纤维细胞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而低浓度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有增殖效应。
陈文军李静吴顺华
关键词: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细胞凋亡
无机砷及其代谢物对DNA修复相关基因的体外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无机砷及其代谢物致细胞中毒及自我修复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从8例6~10岁的健康儿童志愿者中,取包皮组织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分别以无机砷化合物亚砷酸钠(Sodium Arse-nate,Na2AsO2)、二甲基胂酸(Dimethylarsinic arsenical,DMAⅤ)、单甲基胂酸(Monomethylated arsenical,MMAⅢ)进行染毒,混匀分组为4组,即高、中、低剂量染毒组及对照组。在72h后,MTT法检测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eal-Time PCR检测XPA、XPC、PARP1、ERCC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人真皮成纤维细胞通过MTT比色法检测得出结果:与对照组对比,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经不同浓度的iAsⅢ、DMAⅤ、MMAⅢ刺激后,吸光度值发生变化,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05);用0、5、15、25μmol/L的iAsⅢ、DMAⅤ、MMAⅢ的浓度作用人真皮成纤维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5),G2/M期和S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高、中剂量iAsⅢ、DMAⅤ、MMAⅢ处理组细胞G1期细胞所占百分数增多,提示细胞在G1期出现阻滞的趋势,G2和S期细胞所占百分数较少。XPA、XPC、PARP1、ERCC3在iAsⅢ、DMAⅤ、MMAⅢ药物作用下,mRNA在0~15μmol/L浓度的表达量出现上升趋势,而随着iAsⅢ、DMAⅤ、MMAⅢ药物作用浓度的增加,在15~25μmol/L浓度的mRNA表达量显示有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无机砷及其代谢产物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高浓度具有细胞毒性。
陈文军李静韩俊洋吴顺华
关键词:真皮成纤维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