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842052)

作品数:33 被引量:290H指数:9
相关作者:沈军吴广明周斌张志华倪星元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里昂第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理学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化学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8篇溶胶
  • 13篇气凝胶
  • 12篇纳米
  • 10篇光学
  • 8篇多孔
  • 8篇溶胶-凝胶
  • 8篇纳米多孔
  • 8篇SIO
  • 7篇SIO2
  • 6篇SIO2气凝...
  • 5篇溶胶-凝胶技...
  • 5篇疏水
  • 5篇全息
  • 5篇隔热
  • 5篇光学薄膜
  • 5篇保温
  • 5篇保温隔热
  • 5篇常压
  • 4篇激光全息
  • 3篇修饰

机构

  • 39篇同济大学
  • 1篇里昂第一大学
  • 1篇上海市纺织科...
  • 1篇盐城工学院

作者

  • 37篇沈军
  • 30篇吴广明
  • 18篇周斌
  • 18篇张志华
  • 16篇倪星元
  • 8篇王珏
  • 7篇肖轶群
  • 5篇姚兰芳
  • 4篇刘枫
  • 4篇薛辉
  • 4篇吴兆丰
  • 3篇谢志勇
  • 3篇汪国庆
  • 3篇魏建东
  • 3篇徐平
  • 3篇罗爱云
  • 3篇付甜
  • 3篇黄耀东
  • 3篇秦仁喜
  • 3篇杨帆

传媒

  • 10篇同济大学学报...
  • 6篇材料导报
  • 3篇功能材料
  • 3篇原子能科学技...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塑料工业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薄膜技术学术...
  • 1篇第六届全国表...
  • 1篇第五届中国功...

年份

  • 4篇2007
  • 6篇2006
  • 10篇2005
  • 13篇2004
  • 6篇2003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F_(2400)-SiO_2疏水复合光学薄膜制备及其表征
2006年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低折射率二氧化硅(SiO2)增透薄膜,用AF2400(Telflon)对薄膜进行表面处理得到AF2400-SiO2疏水复合光学薄膜.对薄膜的表面形貌、疏水性能、光学性能等进行测试,结果显示AF2400-SiO2复合光学薄膜表面平整,折射率为1.21,疏水角可以达到110°~120°.
汪国庆沈军谢志勇吴广明
关键词:光学薄膜溶胶-凝胶工艺
水热法制备高折射率的HfO_2光学薄膜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制备了HfO2胶体,用旋涂法镀制了单层HfO2介质膜.采用多种仪器设备对薄膜进行性能测试和表征,并用输出波长为1.06μm、脉宽为10 ns的电光调Q激光系统产生的强激光测试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研究表明,水热合成技术制备的HfO2薄膜具有较高的激光损伤阈值、折射率和较好的平整度.对HfO2薄膜激光损伤形貌和成因进行了研究.
王生钊沈军罗爱云刘春泽
关键词:HFO2薄膜高折射率激光损伤阈值
V2O5掺杂对TiO2纳米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钛酸丁酯Ti(OC4H9)4、V2O5粉末为原材料制备了纳米结构的TiO2-V2O5复合薄膜.使用XRD、AFM、UV-VIS-NIR分光光度计等方法研究了V2O5对TiO2纳米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V2O5掺杂使复合薄膜表面颗粒尺寸增加,但仍具有纳米孔洞结构;随V2O5含量的增加,TiO2晶相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的转变率大大提高,使金红石完全转变温度降低了200℃左右;复合薄膜在紫外区域的吸收显著增强,吸收边缘发生了红移.复合薄膜定域态宽度随V2O5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光学带隙随V2O5的含量增加而减小.
夏长生吴广明沈军张志华
关键词:五氧化二钒二氧化钛晶相转变光学带隙
碳气凝胶的微结构控制被引量:6
2007年
探索新型纳米多孔材料碳气凝胶的微结构控制,研究常压条件下纤维增强型碳气凝胶的制备,以及催化剂浓度、质量分数、纤维表面特性、溶胶注入纤维前的老化时间等制备参数对其微结构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孔径分布和电阻率测量等测试手段,发现可通过制备参数实现碳气凝胶从纳米到微米量级的控制.
沈军薛辉吴广明周斌
关键词:碳气凝胶纤维增强微结构
高比表面的SiO2纳米多孔气凝胶制备及表面特性研究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气凝胶SiO2呈纳米多孔状固体。利用超临界干燥或常压干燥的方法能使SiO2内部的孔洞率最高可达90%以上;体积密度仅为3.03cm3/g,;孔径尺寸20nm左右;表面积约1000cm2/g。通过使用...
倪星元张志华沈军周斌吴广明
关键词:比表面SIO2气凝胶表面特性
文献传递
聚对二甲苯/S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聚对二甲苯是一种可应用于光学器件和晶体保护的新型高分子材料。采用真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聚对二甲苯薄膜,并通过提拉镀膜法在其表面镀制一层SiO2增透膜,可提高薄膜的透射率至90%以上。用FT-IR、紫外-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XPS对聚对二甲苯/SiO2复合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并初步研究了薄膜受紫外光辐照而产生光氧化现象的机理。
刘枫沈军秦仁喜吴广明周斌肖轶群吴兆丰
关键词:聚对二甲苯光氧化
SiO_2气凝胶的常压制备及其热传输特性被引量:32
2004年
以相对廉价的多聚硅 (E - 4 0 )为硅源 ,通过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了SiO2 气凝胶 .采用以三甲基氯硅烷(TMCS)为表面修饰剂 ,硅油为干燥介质的表面修饰工艺 ,实现了在常压条件下的制备 .气凝胶热导率的测试采用的是瞬态热线法 ,同时还采用BET(brunaner emmett teller)方法 ,对气凝胶的孔径等特性进行了测试 ,系统研究了密度、温度、气压、湿度及掺杂物等因素对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
沈军汪国庆王珏邓忠生
关键词:二氧化硅气凝胶表面修饰热导率
SiO_2纳米多孔材料制备及其保温隔热特性研究被引量:23
2004年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SiO2纳米多孔材料。通过采用先酸后碱二步法催化等多种优化工序,使材料具有多孔纳米结构,气孔率和比表面积增高,孔径和热导率降低,其孔洞率最高可达95%以上,孔径约20nm,比表面积1120cm2/g,体积密度0.003g/cm3,500℃时的热导率低于0.023W·m-1·K-1,成为保温性能最佳的固态材料。探讨了相关的保温隔热机理,认为低热传导系数硅材料,当具有很高的孔洞率和很低的体积密度时能更有效地阻隔热量的固体传导和气体传导。当孔径小于红外波长时,绝热效果有本质上的突变和提高。进行了纳米多孔材料和硅酸钙及有机硅复合的研究,制备了兼有很好保温性能和机械性能的保温隔热块体和柔性薄膜。
倪星元张志华黄耀东周斌沈军吴广明沈波
关键词:SIO2气凝胶绝热保温
常压下低折射率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被引量:12
2003年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有机醇盐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技术,通过酸/碱二步法控制实验条件,结合低表面张力溶剂替换以及甲基非活性基团置换修饰、超声振荡等,在常压下成功地制备出折射率在1.11~1.27范围内的二氧化硅纳米多孔光学薄膜。制备过程中充分注意到稀释、老化、有机修饰表面、热处理和提拉条件对薄膜都有很大的影响,利用这些因素可以对该纳米薄膜的孔洞率、折射率进行控制,尤其是能制备低折射率薄膜,从而为该薄膜的应用开发奠定基础。采用椭偏仪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薄膜中高的孔洞率、低的折射率归结于最终干燥阶段中的弹性回跳。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修饰薄膜的表面形貌具有明显的多孔结构。耐磨实验表明所制备的薄膜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姚兰芳沈军吴广明王珏
关键词:表面修饰常压
二氧化碳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碳气凝胶被引量:6
2005年
以间苯二酚-甲醛为原料,常压干燥条件下制备传统的碳气凝胶,通过活化工艺成功地将其比表面积提高了3倍以上.用比表面积测试及孔径分布、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优化了工艺参数.
侯今强沈军薛辉吴广明周斌倪星元
关键词:碳气凝胶常压干燥活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