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35040)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2
相关作者:杨秀荣汪尔康尹学博杨帆崔小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湘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电化学
  • 5篇电化学发光
  • 5篇化学发光
  • 3篇微流控
  • 3篇微流控芯片
  • 3篇毛细管
  • 3篇毛细管电泳
  • 2篇电化学检测
  • 2篇药物分子
  • 2篇微芯片
  • 2篇芯片
  • 2篇分子
  • 1篇蛋白
  • 1篇等离子体
  • 1篇铁蛋白
  • 1篇全分析
  • 1篇微全分析系统
  • 1篇芯片毛细管电...
  • 1篇毛细管电泳-...
  • 1篇免疫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湘潭大学

作者

  • 7篇汪尔康
  • 5篇杨秀荣
  • 2篇严吉林
  • 2篇邱海波
  • 2篇杜艳
  • 1篇沙宇芳
  • 1篇黎拒难
  • 1篇于萍
  • 1篇崔小强
  • 1篇尹学博
  • 1篇赵晓翠
  • 1篇杨帆
  • 1篇赵晓翠

传媒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化学进展
  • 1篇Chines...
  • 1篇第二届全国微...
  • 1篇第三届全国微...

年份

  • 1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芯片毛细管电泳电化学/电化学发光同时检测药物分子
提出了基于毛细管电泳芯片的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同时检测技术.在此芯片系统中,三联吡啶钌Ru(bpy)32+[Tris(2,2′-bypiridyl)ruthenium(Ⅱ)]既作为电化学发光(ECL)检测所需的发光试剂与被...
杨秀荣邱海波严吉林赵晓翠汪尔康
关键词:电化学检测
文献传递
SYNTHESIS OF BIMETALLIC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AND MAGNETIC-SILICA NANOCOMPOSITE MATERIALS
The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s with various shapes attracts considerable interests in recent years.Shape of ...
Xiurong YANGLei QIAN
Ru(bpy)32+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及与毛细管电泳联用微全分析系统的研究
<正>Ru(bpy)32+的固定化可有效克服昂贵的Ru(bpy]32+消耗。与液相电化学发光相比,Ru(bpy)32+的固定化具有实验装置简单、费用低等优点。我们实验室在Ru(bpy)32+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的研究方面开...
汪尔康杜艳
文献传递
微流控芯片电化学与电化学发光检测的某些进展
2004年
  近年来,微全分析系统(μTAS)发展很快[1~3],已有多种检测器被应用.电化学检测法具有微型和原位的特点,可为微环境提供高灵敏度的检测效果.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结合了电化学检测的微型、原位和化学发光的高灵敏度.据此,我们发展了微全分析系统.微流控芯片电化学与电化学发光检测研究的关键是发展实用电极.……
汪尔康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电化学电化学发光
微流控芯片电化学与电化学发光检测的某些进展
<正> 近年来,微全分析系统(μTAS)发展很快,已有多种检测器被应用.电化学检测法具有微型和原位的特点,可为微环境提供高灵敏度的检测效果.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结合了电化学检测的微型、原位和化学发光的高灵敏度.据此,我们发...
汪尔康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电化学电化学发光
文献传递
芯片毛细管电泳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脯氨酸
<正>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简称PDMS)和玻璃作为芯片材料,以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导电玻璃为工作电极设计了一种集成化的微芯片毛细管电泳固...
杜艳杨秀荣汪尔康
文献传递
应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传质控制下检测铁蛋白被引量:10
2005年
应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传质控制下对铁蛋白进行了检测.铁蛋白的分子量较高,传质较慢;通过增大抗体固定量和控制流速,使抗原-抗体间的反应在质量传输控制下进行.利用结合速率分析法对不同浓度的铁蛋白进行了灵敏检测,其线性范围为20~800 μg/L,显著宽于'三明治'分析法.本方法检出限为20 μg/L. 用pH 2.0 的甘氨酸-盐酸缓冲液再生,使同一传感片可重复使用50次以上.
崔小强沙宇芳杨帆于萍黎拒难杨秀荣
关键词:铁蛋白免疫检测表面等离子体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电化学发光及其微芯片技术被引量:18
2005年
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检测法技术简单、原位和高灵敏度的特点使其能用作毛细管电泳、微芯片毛细管电泳检测器。本文结合本实验室近年来的工作讨论了题示技术的最新进展。
尹学博杨秀荣汪尔康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微流控芯片电化学电化学发光
Determination of Enantiomeric Compositions of Tryptophan by Chemometric Analysis of the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Receptor-ligand Mixtures被引量:2
2006年
In this work, a novel method was constructed to determine the enantiomeric composition of tryptophan (Trp) by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based on the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the receptor-ligand mixtures coupled with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1) analysis. As a result the enantiomeric composition of Trp was accurately determined.
Yun Xia WANGFang ZHANGJing LIANGHua LIJi Lie KONG
关键词:TRYPTOPHAN
微芯片毛细管电泳电化学/电化学发光同时检测药物分子被引量:1
2004年
提出了基于毛细管电泳芯片的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同时检测技术.在此芯片系统中,三联吡啶钌Ru(bpy)2+3[Tris(2,2'-bypiridyl) ruthenium(Ⅱ)]既作为电化学发光(ECL)检测所需的发光试剂与被分析物反应,生成激发态的Ru(bpy)2+3*,从而产生电化学发光信号;又具有催化作用参与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从而得到增强的电流响应.电化学信号与电化学发光信号同时产生并被分别纪录,从而实现了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的同时检测.这种芯片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带有分离和进样通道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层和ITO(Indium tin oxide)工作电极底片.PDMS层与ITO电极底片采用可逆键合的方式组成芯片,该芯片大大简化了操作过程,提高了发光信号的采集效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ITO电极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可长时间多次使用.选用山莨菪碱和氧氟沙星两种药物分子作为被分析物,对芯片系统性能进行了表征.
杨秀荣邱海波严吉林赵晓翠汪尔康
关键词:电化学检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