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825106)

作品数:34 被引量:886H指数:23
相关作者:董鸣陈玉福于飞海罗学刚宋明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0篇克隆
  • 17篇植物
  • 16篇克隆植物
  • 10篇沙地
  • 7篇毛乌素沙地
  • 7篇分株
  • 6篇羊柴
  • 6篇种群
  • 6篇克隆构型
  • 5篇植被
  • 5篇鄂尔多斯高原
  • 5篇半灌木
  • 4篇蛇莓
  • 4篇土壤
  • 4篇种群特征
  • 4篇克隆生长
  • 4篇分株种群
  • 4篇分株种群特征
  • 3篇植被盖度
  • 3篇生境

机构

  • 33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武汉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作者

  • 33篇董鸣
  • 13篇陈玉福
  • 8篇于飞海
  • 4篇宋明华
  • 4篇罗学刚
  • 3篇张淑敏
  • 3篇于丹
  • 3篇张称意
  • 3篇刘凤红
  • 2篇何维明
  • 2篇李凌浩
  • 2篇陈劲松
  • 2篇刘建
  • 2篇刘庆
  • 1篇杨持
  • 1篇刘丛强
  • 1篇廖明隽
  • 1篇邢雪荣
  • 1篇王其兵
  • 1篇叶学华

传媒

  • 13篇生态学报
  • 9篇植物生态学报
  • 7篇Acta B...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1篇2002
  • 7篇2001
  • 6篇200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照强度和基质养分对匍匐茎草本金戴戴克隆生长和克隆形态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4
2003年
在深度遮光 (光照强度为高光条件的 6 .2 5% ,约为自然光照的 5.3% )或低养分条件下 ,金戴戴 (HalerpestesruthenicaOvcz.)生物量、初级分株叶面积、分株总数、匍匐茎总数和总长度均显著减小 ,而比节间长和比叶柄长显著增加。在低养分条件下 ,金戴戴匍匐茎平均节间长显著增加 ,而匍匐茎分枝强度和分株数显著减小。这些结果与克隆植物觅食模型相符合 ,表明当生长于异质性生境中 ,金戴戴可能通过以克隆生长和克隆形态的可塑性实现的觅养行为来增加对养分资源的摄取。在深度遮光条件下 ,金戴戴平均间隔子长度 (即平均节间长和平均叶柄长 )均显著减小。这一结果与以往实验中匍匐茎草本间隔子对中度和轻度遮光 (光照强度为高光条件的 1 3%~ 75% ,>1 0 %的自然光照 )的反应不同。这表明 ,在深度遮光条件下匍匐茎克隆植物可能不发生通过间隔子可塑性实现的觅光行为。光照强度和基质养分条件的交互作用对许多性状如总生物量、匍匐茎总数和总长度、二级和三级分株数、分株总数、初级分株叶面积以及分枝强度均有十分显著的效应。在高光条件下 ,基质养分对这些性状有十分显著的影响 ;而在低光条件下 ,基质养分条件对这些性状不产生影响或影响较小。这表明 ,光照强度影响金戴戴对基质养分的可塑性反应。在深度遮光?
于飞海董鸣
关键词:克隆生长觅食行为光照养分
鄂尔多斯高原风蚀沙化梁地克隆植物的分布及其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被引量:23
2002年
采用样线法和点样法对鄂尔多斯风蚀沙化梁地上的植物进行了调查 ,研究了梁地上克隆植物的分布、克隆植物在群落中的重要性及其与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在梁顶的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和梁底的滩地盐生植物群落中克隆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较高 ,而在梁坡的沙生植物群落中较少 ,非克隆植物物种在梁顶出现频率较高 ,在梁坡和梁底较少 ;密集型克隆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与非克隆植物相同 ,游击型克隆植物在梁顶植物群落中没有出现 ,在梁坡群落中也很少 ,而在梁底的滩地中较多。 2 )梁底群落中克隆植物的重要值高于梁顶和梁坡群落中克隆植物的重要值 ,梁顶与梁坡群落中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高于梁底群落中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 ;在梁坡与梁底群落中 ,克隆植物的重要值都高于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 ,而在梁顶群落中克隆植物与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之间无差异 ;梁顶与梁坡群落中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高于梁底群落中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 ,而游击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在梁底群落中较高 ;在梁顶与梁坡群落中 ,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分别高于游击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 ,而在梁底群落中 ,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低于游击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 3)梁顶的典型草原植物群落中 ,群落物种多样性随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
宋明华陈玉福董鸣
关键词:鄂尔多斯高原克隆植物物种多样性
毛乌素沙地群落动态中克隆和非克隆植物作用的比较被引量:24
2002年
毛乌素沙地的克隆植物适应当地的沙化环境 ,并对沙化景观具有积极的改造作用。对克隆植物群落和非克隆植物群落内裸地斑块植物入侵的野外对比观测实验表明 ,克隆植物群落内裸地斑块入侵植物所占的格子数显著地大于非克隆植物群落 ,克隆植物可以提高沙化景观的自我恢复能力 ,在沙化景观的恢复重建中是一种值得利用的生物资源。
陈玉福董鸣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克隆植物植物群落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不同生境中羊草的克隆构型和分株种群特征被引量:56
2002年
克隆植物的形态可塑性在基株和种群水平上分别表现为克隆构型和分株种群特征的变化。研究对象为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地、林地、沙地 3种生境下的羊草 (Leymuschinensis)种群 ,通过对羊草根茎节间长度、间隔子长度、分枝强度、分枝角度、株高和分株密度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 ,对这 3种不同生境中羊草的克隆构型及分株种群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草克隆构型相关特征 ,如 ,根茎节间长度 ,根茎节间长度频次分布格局、间隔子长度、间隔子长度频次分布格局 ,在不同生境差异较大。同时 ,羊草的分枝角度在不同生境间差异显著。而每间隔子所包含的节数和分枝强度在 3种生境间却无显著变化。总的来说 ,草地和沙地羊草的克隆构型趋于游击型 ,而林地羊草趋于密集型。表现分株种群特征的分株高度和密度在不同生境也具有较大差异。最后结合克隆植物对资源的利用对策 ,对不同生境中的不同克隆构型 ,分株种群特征进行了讨论。
廖明隽王其兵宋明华董鸣
关键词:锡林河流域羊草克隆构型种群特征
毛乌素沙地景观的植被与土壤特征空间格局及其相关分析被引量:102
2001年
对毛乌素沙地景观不同尺度和生境中的植被盖度、植物物种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空间格局和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尺度和生境中的植被盖度与植物物种数之间 ,以及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含量之间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在 5 0~ 5 0 0 0 m的尺度上 ,植被盖度与植物物种数之间 ,以及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含量之间具有相似的空间格局 ,但植被特征 (植被盖度与植物物种数 )与土壤特征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含量 )具有不同的空间变化格局 ,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在小于 5 0 m的尺度上 ,固定沙丘中的植物物种数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半固定沙丘中的植物物种数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 ,在小于 5 0 m的尺度上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格局制约了植被格局 ,但在 5 0~ 5 0 0 0 m的尺度上却没有。
陈玉福董鸣
关键词:植被土壤毛乌素沙地景观生态学
毛乌素沙地根茎灌木羊柴的基株特征和不同生境中的分株种群特征被引量:70
2000年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常见的豆科根茎灌木羊柴的基株和分株种群的调查研究 ,揭示植物的克隆生长的生态适应意义。研究表明 :1)根茎灌木羊柴具有合轴型分枝类型和游击型基株构型。多年生根茎在沙基质中形成多层密集网络结构 ;2 )固定沙丘的羊柴分株种群与半固定沙丘比具有较大的密度和较长的根状茎节间 ,较小的平均株距 ,但两种生境中的分株高度是相似的。固定沙丘的种群生物量和对根茎与花果生物量的投资也都高于半固定沙丘上的种群。本项研究结果为克隆植物觅食行为理论提供了又一例证。
陈玉福董鸣
关键词:羊柴根状茎克隆生长分株种群
贵州河流河水的锶同位素与喀斯特地区化学风化作用被引量:15
2000年
韩贵琳刘丛强
关键词:河流锶同位素喀斯特地区化学风化作用河水
鄂尔多斯高原沙地植被和两种优势克隆半灌木的空间格局被引量:25
2004年
群落优势种重要值的变化可以表征植被的演替状况。研究了鄂尔多斯高原飞播后不同演替阶段的沙地植被 ,以及两种优势克隆植物羊柴 (H edysarum laeve)和油蒿 (Artemisia ordosica)种群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 :在调查的尺度内 ,群落水平上 ,演替前期和演替中期的植被盖度空间自相关发生的尺度远小于演替后期。随着植被的演替和发育 ,小于抽样尺度 (<1m)的随机变异逐渐增加。暗示着植被盖度空间格局的变化与羊柴种群和油蒿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的变化有关。种群水平上 ,小尺度的空间自相关控制着羊柴种群在 3个演替阶段的空间格局 ;处于前 2个演替阶段的油蒿种群 ,空间格局受更大尺度的过程控制 ,并在自身为建群种的群落随机分布。对于 3个演替阶段的油蒿种群而言 ,发生在小于抽样尺度 (<1m)的随机变异都高于相应的羊柴种群。这两种克隆半灌木的种群空间格局的差异可能与二者克隆构型和克隆性的不同有关。
刘凤红刘建董鸣
关键词:油蒿克隆植物鄂尔多斯高原羊柴
根茎禾草沙鞭的克隆生长在毛乌素沙地斑块动态中的作用被引量:40
2001年
毛乌素沙地沙化景观是由众多不同类型和大小的斑块镶嵌而成的 ,许多生态学过程影响着这些斑块的动态 ,根茎禾草沙鞭的克隆生长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对有沙鞭生长的 3块 1 hm2 风蚀样地的野外调查和染料饲喂实验 ,研究了沙鞭的克隆生长在毛乌素沙化景观斑块动态中的作用。每块样地均被划分为 62 5个 4 m× 4 m的格子 ,在 3块样地的流沙斑块出现的植物中 ,沙鞭占据了最多的格子数。沙鞭根茎扩展的主要方向是从半固定斑块到流沙斑块 ,染料饲喂实验测量了沙鞭扩展到风蚀流沙斑块中的分株数、根茎分枝数、根茎长度和地上生物量。将不同斑块土壤含水量和沙鞭根茎在土壤中的分布进行比较发现 ,在沙鞭根茎分布集中的地下 3 0~ 5 0 cm处 ,流沙斑块的土壤含水量显著地高于半固定斑块。
陈玉福于飞海张称意董鸣
关键词:克隆植物风蚀毛乌素沙地根茎禾草
毛乌素沙地优势克隆半灌木生物量配置对小尺度植被盖度变异的响应被引量:18
2005年
克隆植物根据其构型可以分为游击型和密集型。游击型克隆植物的间隔子长,分株在水平空间的扩展范围大,可以利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资源,其通过克隆生理整合作用发生的非局部反应的能力强。由此可以得出的推论之一是,小生境斑块的环境发生变化,生长于其中的密集型克隆植物的反应可能会更灵敏。这种反应可能会体现在生物量以及配置格局的变化上。以毛乌素地区沙生半灌木群落中两种优势克隆植物羊柴(H edy sarum laeve)和油蒿(A rtem isia ord osica)为研究对象,前者是典型的游击型克隆植物,后者是密集型克隆植物。采取野外调查的方式,观测在不同植被盖度的小生境斑块内二者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二者的克隆构型和生活史特征试图探讨产生这种格局的原因。结果表明:羊柴的地上各部分生物量对植被盖度变化的响应不如油蒿敏感。这或者是因为羊柴的游击型克隆构型决定其可以跨越小尺度斑块实现克隆生理整合,可以利用不同小生境斑块的资源导致的。油蒿只能利用小生境斑块内的资源,当小生境斑块的条件改变,其生物量以及配置方式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繁殖方式上,羊柴的有性繁殖结构以及有性繁殖投资显著小于油蒿。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对一种繁殖方式的投资常常会削弱另一种繁殖方式。羊柴主要依靠克隆繁殖,这或者符合并支持配置理论的观点。
刘凤红刘建董鸣
关键词:油蒿羊柴毛乌素沙地生理整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