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BMA070012)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谢梦邓佑玲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舞蹈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艺术
  • 1篇艺术价值
  • 1篇少数民族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转型
  • 1篇社会转型时期
  • 1篇审美
  • 1篇审美教育
  • 1篇土家族
  • 1篇西兰卡普
  • 1篇民族
  • 1篇教育

机构

  • 1篇北京舞蹈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篇谢梦
  • 1篇邓佑玲

传媒

  • 1篇民族教育研究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西兰卡普与土家族女性的审美教育被引量:4
2010年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传统的手工织锦,是土家族女性进行自然、社会、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织锦活动包含了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也富有民族审美取向、道德风尚等文化教育内涵。其传承多以家庭教育为单位,由女性长辈口传身授。其审美教育活动有利于求真、求善、求美,以及社会和谐、理想人格的塑造。
谢梦
关键词:土家族西兰卡普审美教育
社会转型时期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价值与功能被引量:1
2012年
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急剧变革时代,面临诸多问题:一是物的问题,突出体现在经济上的发展方式、产业结构问题及隐含其中的高能耗、低技术、低附加值等核心竞争力缺失等问题;二是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日益物质化、功利化、金钱化,造成人性的单向度发展、人性异化的问题。在经济主导一切的社会氛围中,国民的人文价值观、文化精神家园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思和重建。核心是解决人的问题。中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可为后工业社会中人性的恢复和心灵的救赎提供资源和回望的精神家园。社会转型呼唤文化转型,民族复兴需要文化上的复兴,以便使国民在经济主导一切的社会氛围中不断摆脱金钱与物的奴役,恢复情感、审美等非功利的、非物质的人性价值,构建新时代的文化精神家园。
邓佑玲
关键词:社会转型少数民族艺术价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