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ZX027)

作品数:9 被引量:56H指数:5
相关作者:许志晋毛宝铭宋艳葵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民主
  • 2篇民主治理
  • 2篇可持续发展
  • 1篇循环经济
  • 1篇社会理性
  • 1篇协商
  • 1篇协商民主
  • 1篇历史考察
  • 1篇控制研究
  • 1篇技术创新
  • 1篇技术创新之路
  • 1篇公众
  • 1篇公众参与
  • 1篇和谐社会
  • 1篇风险控制研究
  • 1篇风险社会
  • 1篇创新之路

机构

  • 9篇吉林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许志晋
  • 4篇毛宝铭
  • 1篇宋艳葵

传媒

  • 2篇中国科技论坛
  • 2篇管理现代化
  • 2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中国软科学

年份

  • 2篇2007
  • 7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支撑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的适用技术共生创新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从"人与自然"或"自然—科技—经济—社会—人类"这一共生的大系统中来研究技术创新,就不能把技术创新仅仅视为一种经济过程,而必须把它看作是一种技术与经济、社会、人类、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整合的共生过程,这就是所谓的适用技术共生创新。它与以往传统的技术创新以及早期的适用技术创新,都有了质的不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适用技术共生创新真正表征和体现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关系,代表了技术创新的根本方向和基本过程,越来越成为我们构建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的正确的技术抉择和重要的技术基础。
许志晋
关键词:循环经济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
共识会议的实质及其启示被引量:7
2006年
作为一种科技风险的治理模式,共识会议赋予了专家与公众在面对科技风险问题时同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协商民主的规范原则,为科技风险的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许志晋毛宝铭
关键词:民主治理
适用技术共生创新的风险控制研究
2007年
适用技术共生创新作为一种具有极其复杂性和创造性的技术创新活动,同一切创新活动一样,具有风险性。对适用技术共生创新风险的含义、类型及其控制机制和方式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许志晋
论科技风险的产生与治理被引量:21
2006年
现代社会的风险主要源自科技发展副作用所导致的科技风险。科技风险是科技政策研究所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断裂。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所谓的科技风险民主治理模式已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而遵循公众参与性、共识性及民主规范性则是现代社会科技风险民主治理的基本原则。
许志晋毛宝铭
科技风险民主治理的基本观念与原则被引量:8
2006年
科技风险的治理危机主要表现为公众的信任危机和治理的合法性危机。传统治理模式是一种专家统治的治理模式,无助于化解科技风险治理的危机。促进公众参与的、以协商民主规范原则为基础的民主治理模式,是化解科技风险治理危机一种新的尝试。它对风险持建构论的观点,赋予公众在风险治理中与专家同等的地位,并对科技风险治理持有一种民主治理的观念。科技风险民主治理模式坚持公众参与原则和共识原则,并体现了协商民主的规范原则。
毛宝铭许志晋
关键词:协商民主公众参与
论风险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发展被引量:1
2007年
风险社会中的科学技术经历了由初级的科学化阶段到自反性科学化阶段的发展过程。正是自反性科学化的过程才使得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截然区分不再可能。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应当建立在科学与社会多元理性共识的基础上。
许志晋毛宝铭
关键词:风险社会社会理性
论适用技术共生创新被引量:7
2006年
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发展,“适用技术”也不断地改变着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作为与人类和自然“共生”的技术创新,“适用技术共生创新”代表了当代技术创新的根本方向。
许志晋
论适用技术共生创新能力被引量:3
2006年
适用技术共生创新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引入或开发适用技术来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并实现“共生”创新的能力。它是由不同层次或方面的能力要素相互关联组合而成的能力共生系统,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或灵魂。科学、系统地分析其构成要素和结构关系,这对于有效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许志晋
走可持续发展的共生的技术创新之路——来自于对国外适用技术创新理论的历史考察被引量:3
2006年
“适用技术”创新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殊途同归的发展结果,要求我们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共生”的技术创新———“适用技术共生创新”———之路。作为“共生”的技术创新,“适用技术共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之间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许志晋宋艳葵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