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2005264)
- 作品数:7 被引量:183H指数:5
- 相关作者:孙铁珩李海波李晓东马铮铮李培军更多>>
- 相关机构:沈阳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低温处理生活污水的复合厌氧工艺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两相厌氧技术与复合厌氧工艺的发展,使得低温(低于20℃)厌氧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成为可能。设计了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和滤层反应器为主体,添加污泥回流装置的两相复合厌氧处理新工艺,在室温(16~18℃)下处理生活污水。该两相复合厌氧处理工艺大大缩短了常规两相厌氧工艺的启动时间。在启动40d后即能使低浓度生活污水的CODCr降低70%以上,SS去除率也能达到75%左右。该工艺的后续处理,建议选用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技术。
- 李晓东孙铁珩李海波马铮铮王松
- 关键词:环境工程生活污水污泥回流
- 人工湿地除磷研究进展被引量:134
- 2007年
- 从人工湿地除磷机理着手,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湿地基质、湿地植物及微生物强化除磷的研究机理以及进展。深入研究多种基质组合对磷素的吸附与解析机理,可以从理论上推进诸多高效除磷基质的实际应用进程;植物间接净化作用及其与湿地水力停留时间的关系,是影响湿地植物选种和种植的重要依据;植物根际微环境以及植物与微生物的耦合作用可能是人工湿地除磷的主要途径之一;强调湿地的污水净化功能而忽视其生态服务功能,是湿地运行中普遍存在的认识错误。最后指出:湿地运行应采取高水力负荷、低污染负荷的方式,强调强化一级处理的重要性。
- 李晓东孙铁珩李海波王洪
- 关键词:人工湿地除磷基质生态功能
- 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的吸附剂性能被引量:8
- 2008年
- 通过基质磷素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砂子、水淬渣、钢渣3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的效果.结果表明: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上述基质磷素吸附的过程,其磷素理论饱和吸附量依次为钢渣12 500 mg.kg-1,水淬渣3 333 mg.kg-1,砂子270 mg.kg-1.基质吸附饱和后,磷素解吸实验表明:水淬渣磷素解吸率最低,为0.68%;砂子的解吸率最高,为7.59%.虽然钢渣的吸附量最大,但其水溶液pH显强碱性,不适合湿地植物的生长;水淬渣作为一种工业废料,磷素吸附量为砂子的12倍左右,解吸率为砂子的1/10,而且对植物生长无明显危害,是一种比较有应用前景的湿地除磷材料.
- 李晓东李海波马铮铮孙铁珩
- 关键词:人工湿地基质水淬渣
- 好氧微生物在硝基苯污染河水原位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在好氧条件下,从长期受硝基苯污染的化工厂排污口底泥和河道底质中分离得到3株对硝基苯有明显降解作用的优势微生物。为了比较这些优势菌的降解效果,作了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50mg/L、25mg/L、12.5mg/L、6.25mg/L、3.13mg/L等不同梯度下的模拟修复实验,并且检验了单一菌与混合菌的降解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当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时,优势菌作用不明显,硝基苯的去除主要依靠自然挥发作用;当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为3.13mg/L时,混合菌对硝基苯的降解能力较强,72h的去除率达到99%,而此时空白对照(CK)的去除率仅为60%。分析实验结果得到,混合菌可能存在协同作用;由于产物中未检出NO2-,所以硝基苯降解途径中可能存在部分还原历程。
- 李晓东李海波孙铁珩李培军胡筱敏
- 关键词:环境生物学硝基苯降解菌好氧
- 厌氧菌对硝基苯污染河道底泥的修复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在厌氧条件下,以长期受硝基苯(NB)污染的化工厂排污口底泥和河道底泥混合为菌源,分离纯化出4株能厌氧降解硝基苯的细菌。其中菌株N-O在低温(10℃)条件下可以快速去除20 mg.L-1的硝基苯。在松花江(吉林市段)底泥中分别接种10 mL.L-1、20 mL.L-1、30 mL.L-1、40 mL.L-1(菌悬液/处理溶液)N-O菌进行NB降解研究,结果表明接种30 mL.L-1时,N-O菌对底泥中NB的降解效果明显,72h内达到了NB的完全去除;但是该菌对降解副产物苯胺(AN)几乎没有去除效果,寻求在厌氧环境下同步降解NB、AN的优势菌,将非常迫切。
- 李海波李晓东孙铁珩
- 关键词:硝基苯降解菌底泥修复
- 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固定Microbacterium sp.S_2-4的微环境分析被引量:15
- 2007年
- 以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和海藻酸钠(sodiumalginates,Na·Alg)作为包埋载体,以五硼酸铵和氯酸铁、氯酸铝溶液作为交联剂,固定微杆菌Microbacteriumsp.S2-4,制备得到固定化球形颗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在去除污染地表水COD过程中固定化球形颗粒的微环境变化,指出物理阻隔、吸附和种群排斥联合作用是固定化微环境对不利外界环境的主要屏蔽机理;同时还指出了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固定化颗粒存在的结构缺陷。
- 李海波杨瑞崧李培军巩宗强孙丽娜孙铁珩
- 关键词:固定化微生物微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污染地表水
- 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08年
- 分析了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的现状,指出了集中式处理模式和分散式处理模式的不足。依据人工湿地、地下渗滤为主的土地生态处理技术的特点,提出小区污水处理采取土地生态处理模式的构想。通过分析污水土地生态处理技术的特征及其运行局限性,建议土地生态处理技术应重视强化预处理,采取低进水污染物浓度,高水力负荷的运行方式。
- 李晓东孙铁珩李海波马铮铮胡筱敏
- 关键词: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人工湿地地下渗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