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0934006)

作品数:27 被引量:76H指数:5
相关作者:陈颖肖小亭莫松平章凯温华典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东莞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广东省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气液分离
  • 6篇支管
  • 6篇内高压
  • 6篇内高压成形
  • 5篇冷凝器
  • 4篇两相流
  • 3篇多孔
  • 3篇三通管
  • 3篇数值模拟
  • 3篇纳米
  • 3篇纳米流体
  • 3篇管程
  • 3篇干度
  • 3篇值模拟
  • 2篇多通管
  • 2篇压降
  • 2篇液压
  • 2篇胀形
  • 2篇热工学
  • 2篇热力

机构

  • 25篇广东工业大学
  • 3篇东莞理工学院
  • 3篇清华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1篇广州联合冷热...

作者

  • 19篇陈颖
  • 11篇肖小亭
  • 7篇莫松平
  • 6篇温华典
  • 6篇章凯
  • 5篇陈名涛
  • 4篇陈雪清
  • 4篇郑文贤
  • 4篇钟天明
  • 3篇周梓荣
  • 3篇谭利广
  • 3篇李兴
  • 2篇贾莉斯
  • 2篇谭凯
  • 2篇段远源
  • 2篇杨庆成
  • 2篇刘志峰
  • 2篇何建春
  • 1篇王补宣
  • 1篇朱君悦

传媒

  • 4篇锻压技术
  • 4篇热加工工艺
  • 4篇热科学与技术
  • 3篇制冷学报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化工学报
  • 2篇机床与液压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功能材料
  • 1篇Journa...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液冷凝器中气液分离过程的理论分析
针对分液冷凝换热器的气液分离流动过程,建立了稳定流动情况下的一维数学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静压,重力,表面张力,切应力,孔径和孔数的影响。考察了在稳定状态下孔径,孔数及其组合方式对气液分离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入口干度和流量...
谭凯陈颖
关键词:气液分离孔径干度
文献传递
多管程微通道冷凝器热力性能计算方法被引量:3
2015年
多管程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的管程设计方案对换热器管内热力性能影响较大。针对各管程工质流量可变、平均干度可变的多管程平行流冷凝器管内热力参数提出一种分程计算方法:在假设管壁温度不变及同管程内流量均匀分配的前提下,采用Koyama和Wang提出的冷凝传热模型,以及Zhang和Koyama提出的摩擦压降模型,建立了壁温与热流量之间的关系式,通过迭代求得管内平均传热系数和压降的理论值。以一个商用R134a、流程分配为12-8-8-6微通道冷凝器作为示例,用理论和实验方法分别得到了其管内冷凝平均传热系数和压降。结果表明,二者的偏差均落在30%以内。其中Koyama和Zhang提出的模型预测偏差较小,分别为-4.96%~11.31%,0.42%~25.14%。
陈颖郑文贤钟天明杨庆成华楠
关键词:平均传热系数压降
分液隔板结构对分液冷凝系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分液冷凝器(liquid-vapor separation condenser LSC)是一种带分液隔板的平行流换热器,它可实现在冷凝过程中分段排出冷凝液,提高冷凝区域的制冷剂干度。利用标准焓差实验室,对比研究了采用不同分液隔板结构的分液冷凝器对整个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在保持室内侧工况不变(干/湿球温度为26.7℃/19.4℃)条件下,改变室外侧干球温度29~41℃,分别考察了3个具有不同分液隔板结构冷凝器的壁温和压降、系统耗功、制冷量及能效比(EER)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发现具有不同孔径结构分液隔板的冷凝器可以具有不同的热力性能,也可以具有相近的热力性能,设计合理的分液隔板可使冷凝器的冷凝段壁温几乎不变,且端压降最小。其系统的制冷剂流量最大,且制冷量和EER最高。由此可见,汽液分离的效果会使冷凝器获得更均匀的流量分配,降低两相流动阻力,提高制冷系统整体性能。
郑文贤陈颖钟天明罗跃斌万月华
关键词:冷凝器制冷系统系统性能
单侧双排四通管液压胀形壁厚与补料规律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以单侧双排四通管液压胀形工艺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加载参数条件下单侧双排四通管液压胀形支管高度、壁厚分布和补料情况,得出单侧双排四通管液压胀形壁厚分布和补料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单侧双排四通管液压胀形以两支管外侧主管补料为主,支管间内侧主管补料很少。加载参数对支管高度和外侧主管补料影响较大,对最大、最小壁厚值和内侧主管补料影响很小。内侧主管壁厚分布比较均匀,厚度分界线在外侧主管且靠近支管区域。
章凯肖小亭温华典陈颖
关键词:液压胀形壁厚补料数值模拟
轴向加速度对单侧双排四通管内高压成形规律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以单侧双排四通管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内压、平衡冲头速度和挤压冲头平均速度相同时,不同轴向加速度对单侧双排四通管内高压成形壁厚、支管高度和主管补料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挤压冲头加速度增大,最大壁厚和最小壁厚值变化较小,最大壁厚值变化略大于最小壁厚值变化;支管高度和主管端部轴向位移明显增加;挤压冲头加速度增大明显增加外侧主管补料,但是对内侧主管补料影响较小。这些规律为四通管加载路径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章凯肖小亭温华典陈颖
关键词:轴向加速度内高压成形壁厚轴向位移
毛细作用气液分离过程的理论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分液冷凝换热器的毛细作用气液分离流动过程,建立了稳定流动情况下的一维数学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静压、重力、毛细压力、切应力的影响;考察了在稳定状态下孔径、孔数以及其组合方式对液膜高度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入口干度和流量对液膜高度的影响;发现孔径和孔数对液膜高度影响基本相同,都是随着数值的增大而液膜高度减小.孔径为1.3 mm、孔数为8时液膜高度都分别为零,气液分离失效,但是干度和流量的对液膜高度影响趋势却相反.在干度为0.5、流量为0.058 kg/s时液膜高度也都分别为零,气液分离失效.
谭凯陈颖吴迪
关键词:气液分离孔径干度毛细作用
多孔泡沫镍分液隔板的气液分离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通过水与空气模拟两相流来探究多孔泡沫镍分液隔板的分液性能,测试不同工况下分液隔板分液能力的大小,总结分液隔板分液性能随入口空气流量以及水流量的变化规律,并且用达西渗流定律对多孔材料的渗流率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分液隔板的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再冲陈颖莫松平陈雪清
关键词:气液分离多孔材料两相流
纳米流体沸腾核化的热力学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基于经典的核化理论,将纳米流体看成是一个均匀的体系,不考虑颗粒的团聚及其在壁面处的富集和沉积,仅考虑体相纳米颗粒的影响。将纳米颗粒类比为大分子溶质,基液类比为溶剂,则纳米流体便可看作是浓度极稀的溶液,借用溶液热力学的相关理论,并假设气液界面处的颗粒是单层嵌入的方式且排布均匀,分别建立了纳米流体的均相和非均相核化模型,分析探讨颗粒对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在界面处的吸附可减小核化的平衡胚泡半径,降低沸腾核化势垒,有利于核化的发生。
李启明王补宣段远源
关键词:势垒纳米流体
空调联箱多支管的顺序液压成形方法
2012年
以空调联箱多支管件为研究目标,探索适合生产多个支管的顺序液压成形方法。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变形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分析不同成形方案支管的高度和壁厚的分布情况,由此得出最佳的工艺方案。结果表明:运用顺序液压成形方法生产空调联箱多支管是可行的,支管的高度和数目都能达到要求。
温华典肖小亭谭利广章凯陈颖
关键词:数值模拟
多管程布置微通道分液冷凝器的热力性能被引量:2
2015年
分液式微通道冷凝器(LSMC)是一种新型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并实验验证了不同管程布置方案LSMC的管内换热系数和压力降,并采用惩罚因子(PF)对其综合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管程数(NP)和每管程换热管数(TNPP)对平行流冷凝器的热力性能都有明显影响。在完全分液效果下,优化的4、5管程LSMC的换热系数分别比3管程LSMC提高了5.7%和13.8%,而4、5管程LSMC的压降也分别比3管程LSMC增大超过23.5%和138.7%。与此比较,LSMC的传热系数和压降在不同TNPP的变化较小,说明优化区间内管程数比每管程换热管数对LSMC单一的热力性能影响更大。此外,实现完全分液的LSMC比部分分液的LSMC热力综合性能好。与实验值比较,LSMC理论传热系数和压降的最大偏差分别为25.6%和20.8%。
钟天明陈颖郑文贤乐文璞罗向龙杨庆成
关键词:惩罚因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